我来卖别墅(2 / 2)

他也不关心,他就心痛自己掏了七十块钱被人当猴耍。

陈凤霞心里不比丈夫好受,可求人不就是这样。

别说现在,以后他们求人的时候多着呢,自己可以凑合着对付,孩子上学找工作,哪件事不要想办法求人。

人家要打耳光,他们有求于人,就得巴巴地把脸凑过去,还得赔着笑。

陈凤霞舀了西红柿鸡蛋汤给丈夫,招呼道:“吃吧,别浪费了。就当我们一家自己下馆子吃顿好的。”

郑国强有些惊讶,他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妻子埋怨无能的准备。

他甚至在心里盘算好了,要是陈凤霞跟他吵架,他也是要回嘴的。当初他就不愿意找马兴元,这人从小就是损人不利己的货色,就爱看人倒霉。

要不是这么缺德,80年代的中专生也不会在银行混了十多年也升不上去。

结果陈凤霞没骂他,还开口安慰他,倒是让他一下子不晓得该怎么接话,只能闷头扒饭。

他再抬起头的时候,就看见妻子正在喂儿子吃饭,赶紧伸手接小孩:“我来吧,你也吃。”

陈凤霞老实不客气,感觉自己跟《陈焕生上城》里头的陈焕生一样,人家花五块钱住县招待所,她家花了七十块钱下馆子,怎么能不吃饱了?

菜不够,饭管饱就行,菜汤油水多,拌饭吃最香。

她一口气干掉了两大碗饭,才感觉今天的精气神补充的差不多了。

瞧见丈夫正盯着桌子发呆,吃饱了饭的女儿也垂着脑袋,陈凤霞倒是笑了:“你们干嘛呢,不就是叫狗咬了口嘛,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不帮忙,我们就不买房了?”

郑国强奇了怪了:“你找到借钱的门路了?”

刚才他听妻子的口气,不像是要从娘家借钱的意思。

可他们老郑家,他妈手上肯定有钱,但还是不要指望的好。当年他结婚起房子,他妈都没掏钱。

对,他妈就是这样的人。

郑国强自己不让人说,可心里头不失望也是不可能的。

陈凤霞还没说话,郑明明先欢喜地喊出声:“是啊,爸爸,妈妈说要两套,我跟弟弟将来一人一套,再买套大的,我们一家人一起。”

郑国强大吃一惊:“你哪儿来的这多钱?”

现在他家一套房的钱都拿不出来。

“那边房子便宜。”陈凤霞连最后一口西红柿蛋汤也没放过,愣是捧着汤碗倒进了自己碗里头喝掉了,“两套房才五万六。”

郑国强发懵,感觉妻子在讲笑话。他找的房子最便宜的一套也五万六。妻子买的怕不是房子,而是鸽子笼吧。而且还不晓得是哪个旮旯角落里头的鸽子笼。

这回郑明明可不乐意了,她跟着妈妈跑了好久呢。

房子明明就很好,在上元,公交车一开就到。

郑国强这回彻底变了脸色,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坚决反对:“不行,去上元买房还不如回老家盖楼房。”

五万六两套房便宜?回老家能起三层楼,阔气又敞亮,什么都方便。

有这钱,他还继续在江海当农村人,他图什么啊?江海的农村人不还是农村人吗。

小刀手扫了眼她身上的穿戴,鼻孔中发出意味不明的嗤笑,连秤都没上,直接将肉塞进塑料袋,丢给她:“拿着吧。”

反正这种肥泡泡肉现在也没人要,大家都爱吃瘦肉。除非他切成小块,一人硬搭点儿,否则肯定卖不掉。

陈凤霞倒是不卑不亢,掏出一块五毛钱,拎着袋子就走。

其实袋子到手的时候,她心中就一阵雀跃。

这哪里是三两肉,起码得有七八两重,可以跟捡来的大白菜叶子一块儿炖一锅了。再下点儿灰灰面,连饭都省的煮了。而且不用起煤炉,电饭锅就能做。

只是五点钟前她要赶到老年活动中心,做晚饭这事儿就只能交给丈夫了。

陈凤霞手脚麻利,回家就将肥泡泡肉切成小块,在电饭锅里加了勺炒菜用的菜籽油,然后倒入肥膘肉,按下煮饭键。

这种老式电饭锅当然没有那么多什么诸如煮肉之类的功能,猪油开始往外冒的时候,它就自动跳档了。

陈凤霞拿厚纸板卡住了煮饭键。这招她还是跟大女儿学的。

郑明明上大学实习时,嫌单位伙食费太高,自己带饭吃。一个小小的电饭锅,煎炸蒸煮炒,愣是让她发挥到了极致。

这会儿郑明明还没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正在旁边一边看着扶床板学习走路的弟弟,一边替母亲担忧:“妈,我起个煤炉吧。”

用电饭锅炸猪油渣,她还是头回见呢。

陈凤霞笑着回头看了眼小大人一样的女儿,安慰她道:“你等着,马上就好了。你想吃油渣拌白糖还是吃咸的?”

郑明明瞪大了眼睛,她吃过油渣烧青菜,感觉比红烧肉还香。红烧肉对她来说太腻了,她胃浅,受不住。可油渣拌白糖,这又是个什么吃法?

“好吃呢。”陈凤霞不时翻炒猪泡泡肉,防止油渣被炸焦了。

等到炸出的油不再增加,肥泡泡肉也缩成一团团发硬的小块,她捞起了油渣,放在一旁沥干,又夹了几块撒了点儿白糖拌了拌,递给女儿:“吃吧,小心别烫嘴。”

不能都拌了白糖啊。否则晚上的饭菜要怎么办。

陈凤霞等电饭锅里头的猪油凉了些,倒进了瓷盆里,然后搁到厨灶中。

猪油到底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是有害,她不知道,反正她晓得猪油做菜特别香。

尤其猪油拌饭,热米饭上加点猪油,然后再倒点酱油拌一拌,什么菜都不用,光这味道就能干掉一大碗米饭。

陈凤霞小的时候,家里头被割资本主义尾巴,连院子里开辟的那点菜地上的几颗青菜都叫红小兵铲光了。

明明是农村人,结果青黄不接的季节,家里头居然连根菜叶子都看不到。偏偏外头野菜也不能吃了。

她弟弟吃盐水泡饭哭着闹脾气,不肯动筷子。她妈就拿家里宝贝的不行的那点猪油给他拌饭吃。

当时那个香味啊,陈凤霞到现在想起来还淌口水。

就因为没她的份,她想了好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嫁出门,能当家做主的时候,她趁着丈夫出差,赶紧自己做了一回。结果叫婆婆看到了,又指桑骂槐冷嘲热讽了一顿,八辈子没吃过肉的馋嘴。

唉,女人为什么要结婚嫁人?不就是想早点儿自己当家做主吗。结果上头还有个婆婆,比在娘家更惨十头八倍。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农家乐,1986年,徐纪元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了一座三合院式川西民居。擅长种养花卉苗木的他,还很有创意地在房前精心修了花台,房子四周则遍植园林树木。后来,随着徐纪元的出名,这座周边农村面积最大、环境最好的房屋也名气渐大,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参观。不少来村里购买苗木的外地商贩,都会在他家小住。

“因为我家的环境不错,所以当时来了村上的客人,就会到我家来吃饭,”徐纪元回忆道,那时,凡是有客人来,我们家都会准备可口的农家饭免费招待。后来乡里的领导建议他将自家的庭院对外开放,鼓励个人勤劳致富。这便成为了第一代“农家乐”的前身。

后来,徐家不仅只接待苗木生意伙伴,不少外地游客来村里玩,也开始在他家品尝地道川菜,甚至居住一晚。“1992年,四川省一位老领导在农科村调研时,为徐家大院题写了‘农家乐’的字幅。这时候‘农家乐’这一旅游业态才有了正式的名称。”徐纪元说,从那时起,农家乐这个名字正式叫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