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百姓是质朴的,承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这一点李昊毫不怀疑。
之所以要特地嘱咐要把方法传播开,是因为他实在没有时间来进行这样的事情。
渭州陇西县距离长安还有不短的距离,如果没有人帮心,靠他一个人到处传播如何抗旱只怕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他也到不了长安。
等到众人平静下来,李昊先安排端木建章把那些猪羊牲畜全都还回去,接着将几个略懂些木匠活的百姓叫到了一起“你们中间有人会制作车轮么?“
“我,我会。”一个年轻的后生犹豫着举起手。
身边立刻有人夸赞道“刘家后生是我们这一带手艺最好的木匠,世子需要打造什么,只管吩咐就好。”
刘姓后生被这么一夸,立刻闹了个大红脸,连连摆手“不,不是的,我比我师傅差多了,大,大家千万别乱说。”
李昊的目光在后生满是茧子的手上掠过,不着痕迹的点点头“刘家大哥,你也不要谦虚了,咱们抓紧时间,我先把我的要求说一下。”
“世子您说。”可能是过于紧张吧,刘家后生忽略了李昊对他的称呼。
不过想想也是,作为陇西县的一个普通百姓,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端木建章这个六、七状的结构。
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对抗旱灾,所以陇西的百姓没有人出来闹什么幺蛾子,让干啥就干啥,有些人忙完了自己地里的工作就会去帮忙挖主渠。
工程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渭河边一架筒车被竖了起来,在河岸上无数百姓希翼的注视下,筒车被缓缓流淌的渭水推动着慢慢转了起来。
一只只横挂在巨大转轮四周的木桶随着筒车的转动慢慢被灌慢了水,再随着筒车的继续转动将水提出水面。木桶中溢出的河水落到下面一排排用来引水的木质水槽,再顺着水槽流入沟渠。
慢慢的,原本干透的沟渠被河水浸湿,又过了一会儿,沟渠里的水开始慢慢流淌。
河岸上紧张到不行的端木建章呆呆看着沟渠一点点被水浸湿,看着里面的水越来越多,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仰天狂吼道“来水了,我陇西县再也不缺水了!”
‘轰……’原本还在控制着情绪的百姓瞬间炸了,站在他们不眠不休挖出来的沟渠边上疯狂的跳着,叫着,庆祝着。
从今天开始,他们终于不用再为缺水而担心了,有了水,干涸的土地将会再次结出累累硕果,有了水,明年将不会举家逃难,有人水,就有了希望。
兴奋过后,人们很快醒悟过来,忘记了数日来的疲惫,农人再次拿起了铁锨,匠人再次拿起了工具。
河岸的边上,灯火通明彻夜不息,一架又一架水车被打造出来,架到渭河的河面上,地上的沟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拓展。
端木建章更是以最快的速度连夜派人去渭州府报喜,同时将陇西县的经验以书面形式向渭州所有的县城传递。
这是之前答应过李昊的,陇西人绝不食言。
此时已经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李昊并不知道陇西县发生的事情,自从踏入京畿的那一刻起,他就被眼前的荒凉惊呆了。
整个关中可以称得上处处荒芜,百姓木然的站在原本应该瞒眼绿色的田地里,干裂的嘴唇代表着不仅仅是田地无法耕作,甚至连饮水都成了大问题。
望着那一双双失去往日神采的麻木双眼,李昊的脾气变的越来越坏“该死的,这些地方官府都在干什么,百姓已经困顿成这个样子,他们难道都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