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2 / 2)

刘校长说话虽然难听,但很大程度上都是实话。

一中集中了全县最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全县最好的。

每年能考上三十来个大学生,占全县考入大学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多。

不过,这个升学人数,还要分怎么看。

一中集中了全县最好的学苗,全县将近三十所初中的尖子生,都集中到了一中。

一年只考上三十来个大学生,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资本。

“至于喝酒,就免了吧。我们城里人,还不差你们农村人一顿饭”。

“另外,郭老师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工作”。

“至于你们是否缺少英语老师,还是到局里去,请局里解决吧。对不起,要下班了,我要回家吃饭了,告辞”。

刘校长说完,没等两人起身,自己就先出去。

“他刘小鬼儿有什么了不起的,跟咱们装癫,冷嘲热讽的”。

“算了,老钱,看来这回是把他们彻底得罪了,走吧”。

两人从一中灰溜溜出来,找了个小饭馆儿,一人要了一盘饺子。因为下午还要开会,见领导,也没敢喝酒。

下午开会的时候,又见到了刘校长。刘校长假装不认识他们,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

开完会,两人找到了左局长。

“嘿嘿,局长,我俩犯错误了,来给您检讨了”。

“呵呵,老曾,老钱,你俩犯什么错误啦”

“嘿嘿,不就是英语老师被气走的事儿嘛”。

“哼,你俩还好意思来啊你说你们两个,也是老人儿了,怎么能办这么糊涂的事儿呢”

“现在外语人才非常缺乏,上回把郭老师借给你们,还是我在刘校长那里求爷爷告奶奶,我自己又掏腰包,请他吃了一段饭,他才答应借给你们”。

“你们那个孙同,我也听说了,水平也就一般嘛,据说还不如郭存刚。哪个学校都有几个天才,几个八年级的学生,偶尔有一次比复课生考得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是是是,这事儿千错万错,都是我俩的错。这不就来给你检讨了么。还请局长看在三百多名复课生的份儿上,尽快再给我们派个英语老师去”。

“算了,你们也不容易。那个郭存刚,我也多少了解一些,傲气了一点儿。我尽快给你们解决。不过你们也知道,现在外语老师不好找,所以在思想上还要有所准备”。

左局长说的也是实情,两人也就只好回去。

坐在火车上,两人还是垂头丧气的。

“唉,没想到,这件事儿竟然闹到了这个地步,这个孙同,做事儿太欠考虑”。

钱主任不禁抱怨道。

“算了,孙老师也不容易。以前在城里的时候,因为不会奉迎,被排挤到乡下来。到了乡下,一身本事用不上,天天种地,修理地球,也够委屈他的。咱们把他请来,他也算干的尽心尽力,只是不是科班出身,总是差了一层火候”。

“孙老师人倒是不错,就是,唉,那个郭存刚也是的,总是瞧不起孙老师,所以孙老师得了几个宝贝,才报复他一下”。

啪,曾校长拍了一下茶桌。

“我想起来了,这几个学生,不就是去年开学的时候,马二和老裴他们请咱们吃饭那几家的孩子么”

“是啊,马达是马二的姑娘,周冰是老裴的外甥。林嘉玲是那个林乙卯的姑娘”。

“老钱,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这几个孩子,我记得是跟林驹住在一块儿的”。

钱主任瞪大了眼睛。

“曾校长,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几个是林驹教出来的对啊,孙同哪有这个本事啊”

“嘿嘿,林驹这个小王八犊子,这回给我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你还想跑”

“校长,你的意思是,让林驹代替郭存刚”

“嘿嘿嘿,一会儿回去吓唬一下孙同,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再说”。

“哈哈哈,校长,看来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刘小鬼儿,你想看我们的笑话,办不到”。

两人下车回到学校,立刻就找来孙同。连唬带蒙,不到两个回合,孙同就全都招了。

为了表示衷心,还颠儿颠儿地跑回办公室,把林驹给他的那套新概念英语拿了出来,证明自己没有撒谎。

两人虽然不懂英语,但一看书里没有一个汉字,装帧精美,此前林驹又到过南方,弄过来电子表和麦克镜,哪里还会怀疑孙同的说法

“孙老师,因为你的冲动,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是,二位领导,我现在也有些后悔”。

“但是,复课班的英语老师问题,必须解决。现在给你个机会,今晚请我俩到你家里喝酒,我俩就帮你想想办法”。

“行,晚上就到我家喝酒”。

“不过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把林驹也请去,就说你请他喝酒,先不要说我俩也去”。

“好,没问题”。

从曾校长那里回来,孙老师还在纳闷儿。

缺老师,不是该校长想办法么,怎么倒成了替我想办法呢

郭存刚那个鳖犊子,走就走了,大不了复课班的课,老子兼了。

第133章高考工厂

林驹到了孙老师家里,一看见曾校长和钱主任在这里,心里就明白了十之七八。

“林驹来了,快快快,上炕坐,咱们好好聊聊”。

钱主任急忙下地,把林驹扶到炕上。

“来,到炕头来坐”。

曾校长让出了炕头的位子,自己坐到后窗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两个家伙,今晚肯定是又要算计我。

炕头就是靠近锅灶的一端,因为比较热乎,在当地的习惯中,属于尊位。

一般是家里老人或者一家之主住的地方。

来了客人,也要把炕头的位置,让给客人坐,以示尊重。

现在曾校长把炕头位置让给林驹,就说明他很尊重林驹。至少表面上如此。

林驹也不客气,就在炕头坐下。

正好他也要找曾校长和钱主任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些想法,从他年前叫水木棉给买新概念英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不过那个时候,他想的还比较简单,只是为了情怀和成就感,想让三道河能多考出一些大学生出去。

后来,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才在心里逐渐成型。

那就是象他前世的高考工厂一样,把三道河中学打造成一个象莫坦厂中学那样的超级高考工厂。

这个高考工厂,不仅可以吸收本地的复课生来入学,还可以吸引来自外地的复课生入学。

外地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到来,将产生围绕着高考的大量衍生经济活动。

比如餐饮,交通,住宿,房屋出租等等。届时,林驹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商业机会和利益。

同时,他还想办一所自己的实用技术学校。

这就是教育产业的范畴了,纯粹的绿色产业。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三道河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过关。

在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高考升学率。

现在高考的录取率,在全国来说,是百分之四、五。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丰富一些,录取率自然更高。

到了县一级甚至农村学校,能达到平均录取率,就很不错了。

对于三道河中学来说,现在有三百来名复课生,如果达到百分之十的录取率,能考上三十个大学生,就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