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在史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来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如今梁红玉与韩世忠已有一个几岁大的儿子,感情不错。
“只要官家能坐镇扬州,安定民心,此战便能守住。”
韩世忠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不怎么善于政治。
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
“官人,坐下喝口茶,妾身已经命人准备热水,前后服侍官人沐浴。”
梁红玉到了一杯茶递上,问道“官人能守在扬州”
原本梁红玉还可能相信,但自从看过从李清照,詹雅茹,独孤伽罗,武则天等人秘密发行的报纸后,就开始怀疑起来。
“官人,虽然仁慈了些,但也知轻重。为了,大宋江山,我相信官人能做到。”
上次韩世忠他们劝住宋高宗赵构,现在对他们和赵构有了更多信心。
“官人,你看。”
梁红玉把报纸拿出来,给韩世忠看。
“这是邸报”
乍一看,韩世忠还以为是朝廷的邸报。
邸报,就是官府简单的简报,供内部看的。
“不是。”
梁红玉说道“像以前的那种小报,但又很不同。”
“小报”
韩世忠不屑道“民间小报,竟是些鸡鸣狗盗之事,惹人眼球,不值得看。”
“官人误会了。”
梁红玉解释道“这不是小报,用一种新的叫法,这是报纸,报道天下事,让天下人知晓。
这报纸是妾身无意间发现的,现在在扬州街市,有不少。我觉得这报纸上面说的有些道理,于是就收集了一些。官人,不防看看。”
应该说,这些报纸报道的事情,有些令梁红玉难以置信,有些令她恍然大悟,有的令她担心不已。
“报纸”
“报道天下之事,让天下人知晓”
“好大的口气”
韩世忠来了兴致“我倒要看看,能说出什么所以然来。”
接过报纸,看起来。
梁红玉坐到一旁,看着韩世忠,说道“这报纸不知是谁所作,不过现在在江南各处都能找到,不少人喜欢看。官人看的报纸,上面有时间,是月的报纸,我这里还有十月,十一月的,这个月的倒是还没有看到。”
韩世忠正在看的月发行的报纸,上面主要是报道金兵南下的报道。对金兵的兵力,将领,作战风格,武器优劣,野心等等做了评判。
“倒是有几分见解。”
韩世忠开始看得起劲,道“金人,野心最大者,莫过于兀术此人,亡我之心不死
这次,金兵南下就是由他主导的。”
梁红玉点头道“报纸上除了特别报道兀术此人外,其对金兵的火器做了分析,说金兵的火器要强于我们,官人认为可是真的”
韩世忠愣了好一会儿,叹道“是的。”
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不过,打仗最重要的不是武器,而是在于人。”
韩世忠自信道“只要,朝廷上下,君臣一心,何愁敌人不灭。”
想法很好。
“官人,这是十月的报纸,是对此金人的国力,兵力,将领,武器等来评判大宋的情况。”
梁红玉递上报纸,担忧道“若是上面所言不虚,大宋未来堪忧。”
韩世忠看过后,也是皱紧眉头,道“困难总是暂时的,眼下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方可御敌。”
“我也觉得这报纸有些太夸大其词。”
梁红玉递上最后一份十一月的报纸,说道“这一份报纸,竟然笃定金兵一旦破楚州等防御,官人就会往南逃到杭州去,甚至逃到海上去”
“岂有其理”
韩世忠一听就生气,把所有报纸揉成一团丢掉,大声道“这种所谓的报纸,多半是有心所为,切不可相信。如今局势混乱,千万要谨慎。”
他倒是说对了一点,这报纸就是别有用心。
然而,有不少人看了就贪心害怕,有的更是相信。
比如扬州城行宫里的那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
赵构看了太监从外面带回来的报纸,才更加觉得金人原来如此可怕,更加担心金兵开春后会攻破楚州等防线,直接来扬州活捉他。
就像之前被俘虏的宋钦宗赵桓一样。
害怕不已的赵构,赶紧找来心腹王渊,问道“爱卿,前往杭州之事,可办理妥当”
要是能够,赵构希望马上离开扬州,前往杭州躲躲。
“官家,基本已经准备妥当,局势一旦有变,可马上离开。”
王渊知道赵构皇帝的心思,当然是顺着来说。
“很好”
“爱卿办事,朕放心。”
赵构在殿里转了半响,还是觉得不妥当,突然想起那报纸上有个注意不错,于是对王渊说道“光是准备杭州还不能万,万一兀术带金兵追着朕不放,该怎么办
陆地上不一定安,你命人准备好海船,万不得已,朕就去海上。金人不适水性,更别说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