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传送符,万寿果”
织田信苌对这两样东西十分在意。
上次,织田信苌有幸获得一个三年万寿果,服用后震惊莫名。
年轻了几岁不说,而且去除了一身病痛。
就是神果
多多益善
织田信苌希望获得更多的万寿果。
有传送符在,织田信苌有了后路,野心便更大了。
对于一统岛国,信心更强
“有机会,可以去其他人的世界看看。”
织田信苌打算着。
殊不知,他虽然进入历史聊天群,但并不知道未来的历史。
他的部将明智光锈已经生出背叛之心。
历史上岛国的“魂断本能寺之变”快要到来,织田信苌是否能躲过这一届还不知道。
想想,因为有历史聊天群的存在,织田信苌也许很可能会失败,但应该很容易保命,利用传送符随时可以离开。
历史聊天群。
楚霸王项羽突然上线。
然后就急切的开口问道:“群主在不在”
自从在群里知道刘邦很可能会杀害自己后,楚霸王项羽越来越疑神疑鬼。
到现在,楚霸王项羽开始有些害怕了。
他看不起刘邦
认为不可能输给刘邦
只要稍作休息,便能一举击败刘邦
但是,为了范增的辅佐,加上群里有个汉高祖刘邦这让楚霸王项羽越来越不安。
最终忍不住,想要知道未来的历史,于是想通了,来找群主王宇兑换“华夏历史”。
第199章:局势紧张
楚霸王项羽所属世界。
公元前203年,十月末。
刘邦与项羽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刘邦一方。
“大王,不可退兵。现在我方兵锋正盛,应乘胜追击,不能让项羽有喘息的时间啊,不然会失去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的。”
陈平苦口婆心的劝刘邦不能退兵,并且想趁楚,汉同盟刚达成,项羽放松戒备,一举击败项羽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
刘邦心里激动,怎么会不动心,可是又觉得为难,皱眉道:“不妥吧楚汉同盟刚结成,若是撕毁盟约,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本王,岂不是会大失人心”
如此纠结,无非是想要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
也就是,陈平的话不足以说服刘邦。
刘邦看向萧何,询问道:“萧何,你怎么看”
萧何本来一直在后方主持“后勤”工作,这不,楚汉达成盟约,他才过来。
对于刘邦的想法和顾虑萧何自然清楚,应道:“楚汉刚达成盟约,现在就撕毁,的确不妥。不过,陈平说得没错,而今项羽和楚军无心战事,归乡心切,士气不高,急需修整,要是等项羽和楚军缓过来,将对大汉极为不利。
眼下,的确是难得时机。若是能击败项羽,便能快速统一天下”
见萧何支持自己的意见,陈平连忙说道:“大王,现在的项羽,是最弱小的霸王,而且没了范增,他就是个武夫,岂能抵挡千军万马
只要稍微用计,加上韩信,灌婴,彭越等将军在,定能一举击败项羽,夺取天下
此乃天赐良机,为了天下百姓,大王不可犹豫啊”
范增已死,项羽没了军师,无疑已断一臂。
可是,项羽是楚霸王,永远不可小觑,要是等项羽和楚军恢复过来,刘邦不一定打得过。
陈平虽然嘴上贬低项羽,但是心里十分重视,不然也不会劝刘邦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去袭击项羽。
可是刘邦还是犹豫不决,他怕,怕打不过项羽项羽的恐怖,刘邦心里十分清楚。
撕毁盟约袭击项羽,要是一不小心逼得项羽再来个“背水一战”,可是吃不消的。
见刘邦还犹豫,陈平看了看萧何,两人对视,然后同时看向一旁坐着的张良。
张良可是军师,若是他能劝说刘邦,多半能成。
不过,两人不知道张良心是如何打算的。
同时呢,又怕张良功劳太大,将来刘邦一统天下后会重用张良。
坐在上方的刘邦也在注视着张良,如果张良反对出兵,刘邦很可能认同张良的想法。
韩信虽然用兵如神,但也只是战术上,张良可是战略上的大才。没有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走不到今天。
而且张良不太看重功名利禄,这让刘邦比较放心。不像韩信,彭越等人,让刘邦感觉难以掌控,担心这些握有兵权的将军们功高盖主,要是反叛就麻烦了。
注意到刘邦,陈平,萧何三人在看着自己,张良起身,先是朝刘邦行礼,然后开口道:
“大王,臣也认为此时是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与楚军相比,我军有三大优势。
其一:大王知人善任,仁德天下,得民心。而项羽太过霸道,刚愎自用,手下能人不少,但却不能懂得唯才是用,对百姓来说,项羽很残暴,不得民心。
其二:我军粮草比楚军充足,士气也高,上下一心。而楚军刚经过败仗,士气低,粮草断绝,加上盟约已定,项羽和楚军归心似箭,无心为战。
其三:天下大势再统一,百姓期望安定。因此,大王为了天下百姓,违背盟约,是顺应天下民心,定能得到谅解和支持。反之,若是让项羽和楚军恢复过来,战争将会无休止下去,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王这边,此时出兵,是最好时机”
张良刚说完,陈平紧接着添油加帝时,任河东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