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 2)

目前,汉高祖刘邦获取影响力值多是靠他的政策推广,与匈奴作战还有种植玉米,红薯,土豆,带来的影响值不是太多。

“数千万容易”

唐高祖李渊笑道:“刘邦,你还真敢说。不知,现在累计影响力值达到多少了,恐怕不超过五千万吧”

刚加入历史聊天群时,汉高祖刘邦的累计影响力值只是接近一千万。唐高祖李渊,也只有一千多万。

现在,加入历史聊天群已经两年多,唐高祖李渊的累计影响力值也才五千多万点。他不相信刘邦能超过他多少,甚至还不如他。

“现在,朕的累计影响力值增长越来越快,用不了多久便能达到一亿。”

汉高祖刘邦看了看自己那三千多万的累计影响力值,心里叹气,没好意思说出来。不过,行为政策的累计效果,以及其他措施,现在累计影响力值增长越来越快,刘邦相信累计影响力值达到一亿应该不远了。

女皇武则天沉声,开口道:“唉,朕的累计影响力值才不到千万,不知何时才能达到一亿啊”

坐在旁边的群主王宇看了看武则天,眼皮一跳,没想到堂堂女皇武则天还有如此一面。

如此说,不是扎心吗

群主王宇看了看自己的累计影响力值,还不错,快到千万点了。

明太祖朱元璋淡然道:“快千万了,不错啊其实,要获得一亿累计影响力值,很容易。朕的累计影响力值,算上兑换邀请卡消耗的一亿,现在还有一亿七千万,再次达到两亿,也快了。”

燧皇,张仪,鲁班,李清照,李白,扁鹊等人看着自己才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的累计影响力值,默默无语。

心感叹:还是皇帝获得累计影响力值容易啊

新加入的老子,孔夫子,韩非,项羽,张衡,戚继光等人的累计影响力值也只有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

商纣王帝辛,慈禧太后,名声不好,但影响力值不看好坏,他们两人的累计影响力值可观,商纣王帝辛近两千万累计影响力值,慈禧太后更是多达近五千万

至于织田信苌,已经是倭国战国的大人物,累计影响力值有数千万

而作为帝王的秦始皇嬴政累计现在只有五千多万,想必当初的一千多万,已经翻了数倍。

这还得益于战争,政策,纸张推广,新建大秦学宫,公塾,筹办报纸,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等等。

尤其是报纸,自从在华夏帝国见到群主王宇的做法后,回到大秦,秦始皇嬴政可是进行了大胆改制,最大限度的发挥报纸的影响。

不像汉高祖刘邦,新朝王莽,晋武帝司马炎,后周皇帝柴荣,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不知道群主王宇和朱元璋是如何发挥报纸的作用的,因此报纸对他带来的影响力值有限。

隋帝杨坚除外,他前往明太祖朱元璋的世界,学到报纸的“精锐”。如今,在大隋,大隋报随处可见,更有宣官四处宣。

目前,隋帝杨坚的影响力值已经近千万。在历史聊天群,算是第四多的。

对于朱元璋的轻描淡写,群主王宇吐槽道:“明太祖,你这般说,老扎心,知不知道。尤其是,对于那些只有数百万累计影响力值的群成员来说,他们要想获得影响力值太难了,恐怕数年,数十年甚至一辈子都达不到一亿你说你,多扎人心啊

唉,本群主好歹是群主,华夏帝国的大明王,含辛茹苦,现在也只有区区五千多万累计影响力值而已,唉太难了”

众人很是无语。

群主,你这般说,难道就不扎心了

老扎心了,好不好

第168章:搞事情

公元1645年,月。

华夏帝国,京城,大明王王宇的王宫{皇宫内}。

因为最新一批新成员加入历史聊天群,让历史聊天群内热闹几日。

之后,有开始恢复平常。一般每日在群里公共频道聊天的人不多。不过,相互间若是要联系,基本都是通过私信来完成。

女皇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只是在华夏帝国待了两日,期间重点看了看华夏帝国的“华夏报”是如何运行的,玉米,红薯,土豆又是如何推广的,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

虽然只有两日时间,但也让武则天有了许多感触。

当然,这次没有从王宇这里换到一辆汽车,有些失望。还有不少她看重的东西,也就是王宇从现代世界带来的东西,即使王宇送些给她,没有快递功能也带不回去。

临走前,女皇武则天鼓励王宇:“群主,争取早日让累计影响力值达到一亿,到时候朕便可以与群主交换些物品。

朕,随时恭候群主来大周做客。”

上官婉儿也跟着离开了,没有换到汽车,而且王宇不一定有空教她学车。更重要的事,武则天第一次带她来到其她世界,不放心让她就在这里。

这一次的经历,无疑是让上官婉儿十分震惊的,心里有许多疑惑。她希望武则天能告诉她,但不指望武则天能告诉她太多。

新加入历史聊天群的人,商纣王帝辛,老子,孔夫子,韩非,项羽,张衡,戚继光,织田信苌,慈禧太后。

其,商纣王帝辛,张衡,戚继光,织田信苌四人一直没有在群里说话。

这次王宇虽然没有获得万寿果,但卖出五份华夏历史和世界地图,也就是四十万积分,总算有些收获。

老子和孔夫子的是白送的,韩非,项羽,康熙皇帝,慈禧太后四人是兑换的。最后,出乎意料的是李白私信王宇,也换了一份。

历史聊天群恢复日常,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也离开了。

王宇又进入华夏帝国大明王的角色。继续忙于处理各种朝政事务。

鲁班大师呢,还在华夏帝国,短时间恐怕不会离开,因为这里有许多他感兴趣的东西等待着他去研究学习。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到了七月旬。

内阁议事。

由吏部尚张良主持。

户部尚诸葛亮等人还在南京处理南方的事情。

吏部尚张良正在向大明王王宇回报近来部一院以及战事的情况,他说道:

“目前,部在南京,折江,福健,江茜,湖广,两广的事情已经基本理清,各地主要的官吏也得到了补充,民心已经安定,能恢复农耕的已经恢复。各地的以工代赈,救济流民的一直在做,直到所有人安定下来后才会结束,虽然玉米的推广已经告一段落,但工部修缮各地水利的任务依然坚决,尤其是南方已经进入了雨季,防洪防旱还需要加强”

“镇西大将军孙尚香,镇东大将军吴三桂,镇南大将军郑芝龙,联合击败张献忠兵马与城都。张献忠大败退走重庆府,我军正在追击南方战事已定。”

“北面,镇北大将军王永吉防守清兵南下,一次次将其击退。如今张献忠败局已定,我军可全力北上,相信清军得到消息后,会选择暂时罢兵。”

面对孙尚香,吴三桂,郑芝龙的三路大军,加上前明朝在川云的将领投诚华夏帝国,多年夹击,张献忠溃败得很快。

若是张献忠不投降,恐怕会战死在重庆府。

北面的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