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1 / 2)

d”

说完,大明王王宇直接启动引擎。

院子的出口已经做过修改,从这里出发,直接可惜到东门,出了东门就是大道,石板路,完全没问题。

“小安子”

车子刚出院子,大明王王宇就喊在外面等着的小太监吕安。

“这是什么”

吕安吓一跳,要不是大明王王宇在车上,他肯定以为那越野车是什么妖魔鬼怪。

“大明王。”

吕安小心而忐忑的走了过来,心里许多问题,但不敢问。

“别害怕,此乃本王的座驾,你就把它当作自己会动的马车就行。”

用不着跟吕安解释越野车是个什么东西,不让对方太害怕就行。大明王说道:“你去通知卫队,一部分前面开道,一部分骑马跟在本王的座驾后面。”

带着卫队,不仅是为了防止刺客。

更重要的是怕越野车突然出现在街道上,恐怕真会被百姓当作妖魔鬼怪给“消灭”了。

要是那样就悲剧了。

这辆越野车,可没有防弹玻璃,经不起砸

今日,正好也是华夏帝国那条数公里的水泥路完全完工的日子,准备开车去试试。

许多管道,只要不下雨,还是能让越野车通过的。

越野车开始驶向皇宫的东门,沿途守卫们无不目瞪口呆。

吕安骑在马上,喊道:“看什么看,此乃大明王的最新座驾,是马车无法相比的”

大明王的新座驾

侍卫们肃然起敬,他们这个大明王时常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他们也见过不少了。

“大明王令,卫队准备,一部前面开路,一部跟随在后面,不得让人靠近大明王的座驾。”

吕安快马加鞭来到东门,传达大明王王宇的命令。

第146章:三人

华夏帝国,京城,东城门而出,通往通州的管道上。

张履祥,徐敬可,何商隐三个年纪相仿,三十出头的男子结伴而行,走在管道上。

他们每人手拿着的华夏报,就是在通州城歇脚时买的最新一期的华夏报。

“前面不远应该快到了吧”

徐敬可打开手的报纸,看了一眼,说道:“这华夏报上多次报道过,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华夏帝国第一条水泥路,到底是何物,真想赶快见到。”

他们来京城前,可是把之前每一期的华夏报都找来过。

报纸虽然在宋朝已经出现,但华夏报更加完善,内容丰富,真是,也不乏百姓感兴趣的报道。

原先他们也和许多前南明朝廷的人一样,认为华夏报,只不过是用来哗众取宠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仔细了解过后,才发现华夏报很有意义。首先,内容丰富,真实,有内涵,其次,华夏报在华夏帝国各地无处不在,就连种地不出乡的老大爷都知道,喜欢,定时回去听官吏来乡里宣华夏报华夏报在华夏帝国的影响,无处不在。

能把一种报纸,做到如此地步,谁能小觑

“着什么急,我们走的就是这条管道,早晚的事。”

何商隐属于有点慢性子,一边看报纸,一边慢悠悠的跟着。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京城的国子监改命顺天院后,现在正在招募教谕,报纸上就有报道,教谕的待遇很不错,而且以后也有可能升为正式的官职。”

何商隐又说道:“要我说,直接去应招顺天院的教谕,不用去参加科考。”

他前面的张履祥闻言,回头问道:“你难道甘心一辈子做个教谕”

“教谕,也不错啊,教育人,很有意义。”

何商隐不以为然。

主要是,他曾经参加过前明朝的科举,落榜了,有心里理阴影。

走在最前面的徐敬可停下来,看着张履祥,问:“考夫,你真不打算用陈确的推荐信说实话,有陈确的推荐信,你就没必要再去参加科考,朝廷肯定会重用你。”

陈确,就是华夏帝国礼部尚,他的推荐信可是非同一般。

张履祥和陈确都是从刘宗周,陈确是张履祥的师兄。当初李自成攻破京城,陈确没有离开,而张履祥跟着刘宗周一起去了南方,继续为南明朝廷效力。

只见,张履祥摇头,说道:“首先一点,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仕。而且你们不知道,陈确和老师写信是如何评价华夏帝国大明王的”

“如何评价的”

徐敬可,何商隐当即来了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大明王王宇很神秘。

“包容,神秘,独特,英明,年轻”

张履祥顿了顿,说道:“就这十个字。”

“就这十个字”

徐敬可,何商隐开始琢磨。

“神秘陈确作为礼部尚,也是内阁大臣,能经常见到大明王,以他的才能,还看不透”

徐敬可纳闷了:“年轻,应该是说大明王年龄不大还真是年轻有为啊说他英明,有点拍马屁之嫌。”

何商隐也分析道:“包容,应该是指大明王心胸开阔。独特这个大明王的确独特,科举破天荒的允许女子参加,还有五个榜上有名,而且其有个还是探花另外,这华夏报也很特别还有那所谓的水泥路还没彻底夺得天下就敢清丈田地以及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等等如此大明王,当真独特”

徐敬可接话,抱怨一句:“下次科举,还允许女子参加,成何体统啊”

然而,张履祥又摇头,说:“你们说的,只是说对了一部分。陈确心里有说出他的看法,其他认为科举允许女子参加,恰恰体现大明王的包容,能容天下之不能容”

能容天下之不容

三从四德不要了

女戒也不要了

要翻天了吗

徐敬可,何商隐,包括张履祥,对此他们现在都不能理解和认同。

“陈确也能容忍他没谏言”

徐敬可不解,道:“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现在反倒是称赞起大明王这种荒唐行径来了”

“呵呵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又是新王朝,陈确以后可是开国功臣啊”

何商隐阴阳怪气道。

“那我们来京城做甚”

徐敬可越想越气,愤慨道:“我看,我们还是回故里隐居吧,如此独特的大明王,我恐怕适应不了。”

本来前南明朝廷投降后,大明王王宇对待他们很仁厚,觉得大明王很不错。其他的事情也没多想,加之张履祥的老师刘宗周也建议他们到京城看看,所以他们才下定决心来看看,然后参加科考。

现在有点后悔了。

“既来之则安之,先再看看吧。”

何商隐安慰道。

“老师对大明王也很好奇,但他年事已高,不便远行。既然来了,就要尽量了解清楚。”

张履祥也是看看再说的意思。

“好吧。”

徐敬可微微一叹。

大约近半个时辰后,他们三人终于见到传说的“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