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1 / 2)

d时工劳动合同

开个先列,以后需要时,就有了依据。

“好了,接下来,议一议当前需要做的主要任务。”

了解要最新的战事,以及户部清丈田地,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情况后,接下来才是内阁议事的重点。

大明王王宇说道:“今日所议之事,有二。一是,秋季科举与顺天院之事。二是,关于南京,折江,福健,江茜和湖广的诸多事宜。

具体需要如何进行,张良你来为其他人讲解下。”

这些事情,事先大明王王宇与张良已经商量过。

张良,除了吏部尚,军机处参谋,内阁大臣的身份外,其实现在就是被默认的内阁首辅。

吏部尚张良起身行礼后,看向众人,说道:“首先,大明王已经决定将京师的国子监改命为顺天院,准备在秋季开学,招收学员。

顺天院,不同于原来的国子监。顺天院的科目类别将分为:学,算学,法学,史学,地学,医学,音律学,自然学等个大类。

学,以四五经为主。算学,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数字算术。法学,就是律法,以华夏帝国律法为主,同时研究历代律法等等。

史学,就是专门研历史,了解历史,从总结经验教训等等。

地学,为地里学科,天下地图,具体山川,如何制作地图,认识地图。同时配合学习各地的人习俗,农耕化,矿物等分部情况等等。

医学,自然就是指各种医学知识。音律学,包括琴棋画,歌舞。自然学,天气,气象等学识。”

稍微停顿下来,众人在思考张良话里的内容。

国子监本来归礼部管,现在虽然改命顺天院,但也是要归礼部管。

过去的国子监,只有:学,算学,律法学等几门学科。

而且,以研四五经和律法为主。

现在,变了,多了许多学科类别,而且三分之一都是新的。

礼部左侍郎王喆,心里没底。礼部尚陈确去了南京,王喆也是第一次参加内阁议事,发慌。

“具体的顺天院细则,等我整理完后,就转交礼部。”

张良又开口说道:“然后就是华夏帝国第二次科举,在今年秋,还有小半年时间。

华夏帝国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才急着举行第二次科举。此次科举,分为南北两个考场,同时进行。

关于此次科举的方式不变,依照第一次科举,经科,策论,部各一卷试题参加科举的资格,也是按照第一次科举,只要遵守华夏帝国律法,年满十,不论出身贵贱,男女皆可参加。”

张良说完,大明王王宇补充道:“此次科举,由礼部主持,都察院监督,决不允许漏题,贿赂等丑陋事情出现。”

“是”

礼部左侍郎王喆,都察院左都御史汤瑾行礼受命。

大明王王宇看向张良,道:“继续。”

张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南京,折江,福健,江茜,湖广等地,刚结束战乱。

首要的是维护各地治安,稳定民心。户部筹备好粮食,赈济灾民,工部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尽量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让他们有事情做,不会饿死。

其次,吏部需要考核各地官吏,尽快补充空缺,让所有地方官吏各司其职。

其三,户部要做好接受前南明朝廷的国库,皇宫内物品,粮仓,军械物资等的统计,清丈各地田地,恢复农耕,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

其四,江南的农桑和江南制造局很重要,尽快恢复农桑,恢复江南制造局的运作。

其五,工部在这些地方的首要任务,依然是修缮水利。夏季,南方雨季快到了,要抓紧时间。

刑部,接管这些地方的按察使司,统计所有刑狱的犯人,维护地方治安。

最后,兵部接管各地都指挥使,统计各卫所的还剩下的人员,军械,卫所的田地等情况。

将还能用的卫所士兵,集起来维护各地的治安,对于山匪等严厉打击”

张良说了很久,其他人一边听,一边做些记录。

说完后,张良问道:“大明王,可有说漏之处”

“很好。”

大明王王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大方向张良已经说明,现在诸位一起议一议,具体的措施,部一院需要分工明确。”

第143章:般大师到来

南京,应天府,江宁镇。

工部有一支队伍在这里修缮河堤,沟渠等水利设施。

正午时分。

一处船碓旁,一个穿着还不错的年男子,正在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些船碓。

旁边有三五人围着看。

远处,一位年轻女子朝这边走了过来,一手拿着一个旧的木制饭盒,一手拿着一份华夏报纸。

她远远的就喊道:“般大师,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到用午饭时间了。”

“般大师,是宋检讨来了,你就别在看了。”

“是啊,不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船碓吗,有什么好看的”

“你可是大师,各种东西都能做,怎么就对船碓好奇呢”

旁边的三五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没错。

那仔细研究船碓的就是鲁班,而那女子是宋钰瑛,就是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的女探花,后来进入翰林院,做了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检讨,也是一个官职。

鲁班观察船碓,十分投入,没注意到其他门再说什么。

他是五天前刚从大秦来到华夏帝国的。

在大秦待了数月,为秦始皇嬴政修建公塾出了不少力,只是秦始皇不知道。

几个月里,鲁班主要是学习大秦的匠艺技术。的确也学到一些好东西,不过最后他发现,大秦的匠艺技术,与他那个世界的其实相差不大。

所以他准备前往其他世界看看,思来想去选了一个距离他所属世界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帝国。

华夏帝国有群主王宇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鲁班没有选择群主王宇作为传送点。

通过历史聊天群的聊天记录,他知道诸葛亮和孙尚香也在华夏帝国帮群主王宇。

孙尚香是女子,怕有所不方便。

最后,鲁班就选了诸葛亮作为传送点。

恰巧,诸葛亮在南京应天府。他的丑拒令牌设置的最短距离只有十里,所以他传送过来,就到了应天府。

然后,碰上工部在招人,他就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