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章邯听着有些诧异,心想:大良造,在这里打下一片天下,难道不称帝
诧异归诧异,但是他没多问。
“称帝”
这个问题,之前王宇是否定的,但现在是在犹豫,道:“皇帝,权威至高无上,但也苦憋啊,只能待在皇宫,就行是一个囚犯而且,还会很累,天天提心吊胆的”
王宇想的是: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也要自由轻松的日子
所以,现在他还在犹豫是否要在华夏帝国称帝。
“你说的,也有理。”
嬴政可是深有体会,虽然他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掌控天下人的生死。
但是,也是孤家寡人,帝王家也少了许多亲情,而且还要担心不轨之人的算计和刺杀
不过,若是让嬴政放弃帝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除非他死
权力这种东西,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一旦享受过,很难放弃
而且,一旦放弃帝位,面临的不会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而是生命危险
皇帝的敌人,恐怕是最多的,放弃了权力,那不就是送死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参观了紫禁城后,下午嬴政再次说要去考场看看。
看他的样子,没急着会大秦朝。
今日下午,科考考的是策论。
题目是大明王王宇亲自出的,当时虽然不少大臣不太认可,但诸葛亮和张良支持,在加上大明王王宇的强势不认可的人,也只好沉默。
考场内,任彩依拿到了策论题目,一看,就愣住了。
首先,这次策论的题目有两个,整个考试时间为两个时辰。
“苹果成熟后,为何会落下,丢出的石头,为何最终也会落下”
“你心的富民强国之道”
看着两道策论题,任彩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第一道策论题目,她根本不明白,第二道策论题目又太笼统,不好答。
第121章:女进士
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一共百多人参考,考试时间为四天。
第一天是经义和策论。
第二天是吏部和户部的考卷。
第三天是刑部和兵部的考卷。
第三天是礼部和工部的考卷。
四天科考时间刚好结束,但距离放榜的日子还有数日时间,参加科考的考生依然停留在京城内。
这段时间内,毫无疑问,科考是京城最大的话题。
十年寒窗,但求一朝进士
但这次科考十分特别,首先参考之人,不问出生,不问男女,不问功名,只要符合条件都能参加科考。
其次,科考答题不再强行要求“股”,而且考题有不少出乎意料的地方,比如策论题目。再有,就是部各出了一套考题,虽然是选考,但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试一试。
不试
万一错过机会呢
部既然出了考题,自然有其用意,考生们不得不防。
太多的变化,虽然之前“华夏报”已经提前有报道,但是真的经历过后,让许多考生措手不及,担心不已。
不一样的科举
看起来唐突,但是因为华夏帝国是新的王朝,有新的制度,人们还能理解。
今日
是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结束后的第一日,正好是华夏报的月报发行的时间。
这一期的华夏报月报,当然是以这次科考为主题。
醉仙酒居,这几天也是大出风头。不是因为它的名字和背景,而是因为里面的特色菜和特殊的酒,以及搞出来的促销活动。
科考结束,考生们彻底放松起来。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榜,今日有许多考生进入了醉仙酒居,因为这里针对考生的优惠要到放榜后才结束。
优惠力度之大,比在其他客栈还要便宜,因此从这一点上就吸引了许多考生前来。
醉仙酒居,第三层现在也没有完全开放,间单独的雅间,只开放了三间。
不是有钱就能在第三层楼上用餐的,需要有特殊的身份和背景才行。
今日,醉仙酒居三层楼开放出来的房间,都有人在。
其的一间雅间,全是年轻的女子,一共五位。
她们就是这次参加科考的位女子的五位,其包括冯萱萱和任彩依两人。
她们之所以会到这里来,就是冯萱萱提议的,也是她请客。
“姐妹们,你们看看,这卡片,很好看,很特别吧”
冯萱萱手里拿着一张精美的卡片,就是凭借这张卡片,她才能到醉仙酒居第三层楼来用餐。
她父亲是明朝的驸马,母亲是公主,虽然现在是华夏帝国了,他们家没了权势,但是之前的钱财和土地还留下不少。
加上,因为朱元璋的原因,王宇虽然剥夺了这里朱家的权势,但是却没动他们的钱财。
不但没有动,而且还有一些照顾。
冯萱萱手的卡,就是王宇从现代世界定制的贵宾卡,专门用于醉仙酒居的,他拿出一部分贵宾卡交给朱标,让他安排给这里朱家的人。
于是,冯萱萱家就得到了一张醉仙酒居的贵宾卡。
凭借这张贵宾卡,在醉仙酒居会享受优惠,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醉仙酒居的第三楼用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今日,不知冯萱萱来了,她的两个哥哥约了一些朋友也来了,就在隔壁房间,只是卡在她手。
“好精美”
任彩依和冯萱萱这几日已经比较熟了,她接过卡片仔细看了看:“一定很珍贵吧,你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