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在一路飞行,离开了豫州境内之后,突然与一处虚空停住身形,拂尘一扫,轻声道:“南华,出来吧。”
在左慈话音落尽之后,左慈面前,虚空突然如同水波一般荡漾了起来,一名头发有些凌乱的灰袍老者出现在了左慈面前,这名灰袍老者正是太平道真正的道主,南华老仙。当年,就是他将太平要术传给了张角,让张角掀起了黄巾之乱,导致大汉的衰亡开始。
左慈精通望气之术,自然明白大汉的衰亡就是从黄巾之乱开始的,虽然之前大汉的气运就是开始弱了下来,但是正是黄巾之乱加快了大汉衰亡的过程。
只可惜,当年左慈不清楚南华老仙的谋算,让这家伙成功了,虽然也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南华老仙也是借助张角之手,从大汉气运之中,得到了足够的收获。之后南华老仙便是隐藏了起来,一直没有现身,哪怕张角身死,太平道随之没落,南华老仙也没有现身。
如果不是手上有着肯定的情报,左慈还真的以为南华老仙已经死了,不过左慈没有想到,这一次,南华老仙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自己面首发
“左慈,好久不见。”
南华老仙看着左慈,手中出现一杆土黄色大旗,笑眯眯的说道,而左慈看着南华老仙,心中却是生出一股警兆,这南华老仙出现在这里的时机是在是太不寻常了,必有蹊跷。
“不要紧张,我只是知道你左慈擅长望气之术,而且刚刚见过那袁耀,我只是想问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左慈此刻眼神不善的看着南华老仙,声音都尖锐了几分:“南华,天机不可泄露,你这是在找死。”
南华老仙看着左慈,却是将手中土黄色大旗甩动,一道道土黄色的天地之力于南华老仙身旁凝聚成一尊尊的黄巾力士,朝着左慈冲了过来。
看到南华老仙一言不合就出手,左慈轻喝一声,手中捏出一个印诀,下一刻,一道道银白色雷电凭空显现,轰击在那黄巾力士身上,将这些黄巾力士的身躯击为粉碎。而面对左慈的攻击,南华老仙也是不多说话,土黄色大旗再度摇动,又是数尊黄巾力士形成。
青州一座山林茅屋之中,越老夫子目光幽幽,看着那南方的方向,手中茶杯凭空浮起,看着那化作漩涡旋转的茶水,越老夫子却是一叹。
大汉气运,一分为七。
当年的黄巾之乱,张角在南华老仙的授意之下,还有各路牛鬼蛇神的推波助澜之下,将大汉龙脉斩断,虽然之后灵帝刘宏也寿命为代价,再度接续了大汉龙脉,可是终究不能持久,现在,大汉的龙脉已经是一分为七,分别为七人所具有,而最大的三截,也是落到了那最有可能夺得天下至尊之位的三人身上,或许就是天意吧。
越老夫子叹了一口气,看向豫州的方向。
那袁耀到底是谁,他的命格自己居然看不透,而且,他的到来,将这本来就是一团乱麻的天下局势搅合得更加混乱了。袁耀没有来之前,越老夫子还能面前看清天下局势走向,但是袁耀到来之后,越老夫子、左慈这等人物都是无法看清天下局势的走向了。
想了很多,越老夫子都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了。当年见过袁耀之后,越老夫子便是知道此子不凡,也是看出了袁耀身上缠绕的迷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越老夫子没有出手。
越老夫子伸手一招,一面石碑突然出现在他手中,而此刻的石碑之上,有着数十个名字显现,而第一个,便是吕布。
“看来,是时候排一排榜单了,不过得把子将叫回来才是。”
越老夫子思考之时,他所居住的这处茅屋之外,也是有着微风缓缓刮起。
九月十六,袁耀于平舆祭天,自称仲王,是继汉王刘备、赵王吕布之后的天下第三尊王。而在袁耀之后,天下仿佛是掀起了称王大潮,各路诸侯纷纷祭天称王。
九月二十六,袁耀称王仅仅十天之后,袁谭与辽东襄平城祭天,称王,是为燕王袁谭。
十月十四,刘璋于成都祭天,称王,是为蜀王刘璋。
十月二十八,孙权于交州番禺祭天,称王,是为吴王孙权。
十一月十五,曹操于长安祭天,称王,是为秦王曹操。
自此,天下局势明确,七王兵力,瓜分原本属于大汉的十三州之地。而这七尊王,分别是汉王刘备、赵王吕布、仲王袁耀、燕王袁谭、蜀王刘璋、吴王孙权和秦王曹操。
七尊王者并立,其中又以曹操和袁耀二人实力最强,拥兵数十万,而之后是吕布和刘备,实力仅次于曹操袁耀,接下来的袁谭、孙权、刘璋三人都是偏安一隅,实力在七王之中是属于最弱的那一档次。
但是,每一尊王能够称王,实力自然是不会弱到哪里去的。如今的天下七王,每一王都是有着自己的底牌,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从他们称王开始,就意味着这天下进入了最为激烈的争锋阶段,在今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内,天下将会血流成河,无数的人,为了七王的欲望和野心而惨死。
但是,天下,终将一统,就是不知最后完成这一壮举的会是七王之中的哪一位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目标刘备
仲王宫,除去朝臣议事的天辰殿之外,在仲王宫内,有着三座宫殿是用作议事和处理事务之用。
一为玄元殿,是为袁耀麾下九卿商量重大政务之用,但凡有什么重大的政务,都是在这玄元殿之中处理;二为踞虎殿,是武将一方调兵遣将,推演战局之用,以西方主兵戈凶煞之气的白虎而为名;三为栖凤殿,算是仲王袁耀的个人书房,如果有不适合广为人知的事情,袁耀都是在这栖凤殿之中处理。
今日,在天辰殿见过诸多朝臣之后,袁耀便是将群臣遣散,回到了自己的栖凤殿之中,此刻的栖凤殿,只有庞统、李业二人在,当然,陈琳和祢衡两人也是随时听令的。陈琳和祢衡两人现在的职责就是一旦袁耀有什么命令,那诏书便是交由二人起草,之后再由袁耀加盖王印。
当然,一些比较重要的诏书,袁耀都会亲自书写,以表示自己的重视。当然,这内容都是陈琳事先弄好的,不然,以袁耀的文学素养,虽然字还不错,但是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比较难了。
原本袁耀可以有很多人用的,诸如那诸葛瑾、司马孚、董昭等人,但是后来为了让这些人得到足够的发展,袁耀以董昭为下邳太守,诸葛瑾调任到大鸿胪臧洪之下,司马孚调任到太常胡昭身边。因此,现在袁耀身边,能够给袁耀意见的就只有一个庞统了。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