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 / 2)

d有汝南袁氏在背后支撑,以韩馥的能力又怎能坐上如今的高位。至于袁绍,与袁术向来就是不太对付,连带着袁绍和袁术二人互相都是看不起对方。

袁耀看着袁术并没有放弃招揽胡昭的打算,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

最开始在听到孔明先生这四个字的时候,袁耀的想法是不会是诸葛亮吧,但是后面袁耀才是想起来现在的诸葛亮年纪比自己还小,而且这诸葛亮怎么想都不可能出现在颍川。

之后袁耀就是反应了过来,汉末三国时期,以孔明为字的可不止诸葛亮一人,还有一个人的字也是孔明,就是胡昭。

胡昭这个孔明在后世虽然名头不如诸葛亮这个孔明响亮,但是在这个诸葛亮还是一个小屁孩的时期,胡昭很明显比诸葛亮要强上很多。

袁耀依稀记得当初自己在知晓了汉末三国时期不仅有诸葛孔明还有胡孔明的时候,对于胡昭也做了一番了解。

在知道了胡昭现在在颍川之后,袁耀就是想要将胡昭收入麾下,不过袁耀也清楚现在的自己在这些声名远传的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自己的招揽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能性,所以袁耀就是想让袁术将胡昭给招揽到麾下,这样借助袁术袁耀对于胡昭也好做出合适的安排。

袁术果然没有让袁耀失望,知晓了颍川地界还有胡昭这么一个大才之后那是立即在荀悦几人的引领之下朝着胡昭隐居的山林行去。

胡昭从冀州返回颍川之后一直隐居在颍川,直到后来曹操官居司空丞相之时对胡昭是频频以礼征召,胡昭前往曹操麾下应答任命,说服曹操放弃征召自己之后胡昭又是回到颍川,移居陆浑山里,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

而胡昭之所以会拒绝曹操的征召,那是因为在曹操征召胡昭的时候胡昭已经是没有了出仕的心,只想隐居山林。

在冀州避乱的时候,韩馥和袁绍都想要征辟胡昭到自己手下为官,但是胡昭并没有入这二人麾下,因为在胡昭看来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不是他所想要的明主。

袁耀这次运气不错,若是他没有听到旁人谈论孔明先生,那说不定就是会与胡昭擦肩而过,失却了一员大才。

但是,即使这一次袁术在荀悦等人的引领之下找到了胡昭,并且向胡昭表明了自己想要将胡昭招揽道麾下的心思,但是胡昭依旧是拒绝了袁术的招揽,没有如袁耀的愿到袁术麾下来。

第一百零一章大杀器

袁术对胡昭的第一次招揽被胡昭给拒绝了,不过袁术并未因此而恼羞成怒或者就此放弃。

胡昭是什么人那是远近有名的贤才,这样的人有点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袁术这次在颍川招揽到的荀悦、荀衍、陈忠都是对胡昭颇为推崇,所以哪怕被胡昭给拒绝了,袁术也不会轻言放弃。

不过要怎么才能说服胡昭让胡昭来到自己麾下效力就是一件让袁术有些苦恼的事情了。这一次去招揽胡昭袁术也是见过了胡昭,而从和胡昭的交谈之中袁术发现这个胡昭似乎不是什么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在袁术的印象中,胡昭似乎是更想隐居山林,研读经籍,专心学问。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人袁术是不太可能将其收于麾下的,但是如果就这样退去的话胡昭又是有些不甘心。

在看到袁术一天到晚愁云密布的样子后,袁耀突然出现在了袁术面前。

“父亲可是为如何招揽孔明先生而发愁”

袁术看着跳到自己面前的袁耀,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隐瞒,说道:“确实,胡孔明此人一心专研学问,想要将他收于麾下有些不易呀。”

袁耀这时候笑着说道:“孩儿有一个办法,必然可以让胡昭前来父亲麾下效力。”

“哦,什么办法”袁术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素来聪慧,而且看问题的方向和常人有些不同,或许真的有什么办法能够将胡昭招揽来呢。

袁耀知道,这个时候就是他在袁术面前表现自己的时候了,虽然袁术因为这近一年来袁耀的表现而对袁耀有些重视,但是说实话在袁术心中袁耀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想要肩负重任还需要好好的磨砺一番。所以袁术才会给了袁耀一个校尉的职位让袁耀去军中锻炼一下。

盛世重文,乱世重武。

当乱世来临之际,只有兵权才是实打实的权力,谁的军队强,谁的拳头就大,而拳头一大,说明话语权也就越大。以袁术的的眼光和见地,自然是能够看到这一点,所以袁术才会想要让袁耀进入军中磨练一番。

只有真正经历过军中铁血洗礼的人才能更好的掌握住麾下的大军,一个没有当过小兵的将军绝对不是一个好将军。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一来就当上了将军而且还当的很好,但是这是人家天赋好,就是这么气人。你没有那样的天赋的话就不要妄想那样的事情了。

袁术为了能够让袁耀迅速的成长起来也是煞费苦心。不过袁耀在接任了校尉之职后的表现有点出乎袁术的预料。

在袁术的想法中,袁耀担任校尉之后不说亲自去训练他手下的嫡系士卒,但是也该制定一下训练计划吧,可是袁耀在担任校尉之后将士卒的训练全员交给了魏延和廖化,至于那些往来的公文则是黄猗在处理,而袁耀基本就是不管事。

但是袁耀的说法也是让袁术有些说不出话来。在袁耀看来,他给自己的定义是帅,而不是将。帅者,坐镇中央,统率三军,是一支军队的头脑;将者,冲锋陷阵,是一支军队的尖刀。

袁耀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冲锋陷阵的人,即使是有一天袁耀拥有了能够威震天下的武力,但是除非必要的时刻,不然袁耀是不会以武力去谋取胜利的。

而在袁耀看来,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校尉,但是也是一个上位者,需要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这样就足够了。论练兵袁耀自问不如廖化和魏延,论文事袁耀也是自问不如黄猗。手下有这么多合适的人选,又何必让自己亲自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袁耀的态度让袁术有些无语,但是不得不承认袁耀说的有理,所以袁术也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袁耀身上,而是对袁耀有些放任自流,想要看看袁耀最后能够走成什么样。反正现在袁耀不过十三岁,就算走歪了以后也能够长回来。

而且袁术也是清楚袁耀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些想法在袁术看来和自己以往的认知不大一样,但是袁术也承认袁耀的想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袁耀此时看着袁术,缓缓说道:“父亲,年初的时候我们可是从洛阳城里面弄了不少的藏书回来,现在应该在南阳,我想这样的诱惑胡昭应该是不能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