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不过俞涉可不是陈兰,在袁术麾下众多武将,俞涉的实力是足以排到第二的,仅次于已经晋入了凝罡境的纪灵。而且此时俞涉又是含怒而来,浑身气劲爆发,那股气势就是颇为慑人。

卞喜感受着俞涉此时的气势,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而后长枪举起,硬顶着这股压力朝着俞涉的方向是递出一枪。

只见俞涉长啸一声,一刀将卞喜的这一枪给斩到一旁,而后趁势将这一刀朝着卞喜的咽喉要害送去。

卞喜反应及时,朝着后面就是一躺,躲过了俞涉的这一刀。不过当卞喜起身之际,俞涉已经拨马杀来,卞喜失去了先机,修为上又是不如俞涉,虽然说是勉力与俞涉大战了二十个回合,可是已经赶到气力不支。

情急之下,趁着俞涉与自己错马而过,卞喜是取出自己的流星锤,往俞涉就是一砸。

不过先前卞喜以流星锤砸中陈兰,导致陈兰负伤退场,俞涉早就防备着卞喜的流星锤,听到身后传来呼啸的风声,当即反手一刀,挡下了卞喜的这一招杀手锏。

卞喜看到自己的流星锤被挡下了,当即知道事不可为,便是立即退走,不过俞涉可并不打算这么放过他,策马挥刀,一副要将卞祥就地斩杀的样子。

看到卞喜落败又是被俞涉一路紧追,何仪、何曼二人都是坐不住了,何曼当即挥舞铁棒杀出,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俞涉头上砸去。

何仪的战力与卞喜只在伯仲之间,所以此时出手的自然只有何曼了。而何曼的修为和俞涉一样,都是蕴劲后期,在汝南黄巾之中,唯有黄邵能够在修为上与何曼相提并论,其他的都要差上一筹。而何曼和黄邵虽然在修为相当,可是论起战力来,何曼又比黄邵要强上一些,所以何曼这个“截天夜叉”可以说是汝南黄巾中的最强者。

看到头顶落下一根铁棒,俞涉不敢大意,原本斩向卞喜的长刀转而向上,与何曼手中的铁棒是碰撞在一起。

“砰”

铁棒与长刀碰撞,在空中爆发出一阵声浪,让俞涉和何曼二人都是后退几步。而卞喜也趁着俞涉被何曼缠住的机会逃回了何仪身边。

何曼看到俞涉挡下了自己的一记重击,对于俞涉的实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估,当即挥舞铁棒朝着俞涉身上招呼了起来。而俞涉也是不甘示弱,驱马上前,长刀舞起,和何曼战作一团。

第七十五章阎象出手

俞涉和何曼都是蕴劲后期的修为,一个是汝南袁氏秘密培养出来的猛将,一个是参加了黄巾起义残存至今的悍匪,论起战斗经验来都是不差,一时之间二人倒算是平分秋色,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俞涉是逐渐占据了上风。

作为袁术麾下排名第二的武将,俞涉的兵器和坐骑都不是什么寻常的货色。他手中的长刀虽然还不是灵器,但是也只差一丝而已,坐下骑乘的妖马更是有着铁骨境的实力,这两样对于俞涉战力的加成可不小。

反观何曼,虽然是汝南黄巾中的第一猛将,可是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他们盘踞汝南多年虽然劫掠了不少财富,可是何曼一直没能找到一件足够强的兵器,手中的铁棒也只能算是寻常,至于坐骑,更是难以与俞涉相比。

兵器、坐骑,这两样东西对于一个武将来说那几乎就算是第二条命了,对于武将的战力加成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酣斗了三十个回合之后,俞涉就是在与何曼的战斗之中逐渐把握住了节奏,占据了上风。而何曼此时也是发觉自己落入了下风,一面抵挡俞涉的凶猛攻势,一面想方设法的寻觅俞涉的破绽,想要尽力翻盘。

何曼知道,自己手下的黄巾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若是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袁术军,那真的是胜算不大。

既然正面战斗胜算不大,就需要从其他地方再增加一些胜算了,所以这才是何仪、何曼选择先来斗将的目的所在,为的就是能够在大战开启之前先斩几员袁术军将领,提升一下己方的士气,之后才能有足够的胜算。

可是让何仪与何曼没有想到的是卞喜一上场确实是击败了陈兰,但是之后就是以更快的速度被俞涉击败了。让何曼不得不亲自出手来对付这个俞涉。

何曼原本对自己的实力是非常有信心的,可是在与俞涉大战了三十个回合之后,何曼就是憋屈的发现自己被俞涉给压制了。当然,何曼也不是什么输不起的人,只不过俞涉并非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将他压制,而是凭借兵器和坐骑上的优势导致俞涉在战力上胜过何曼一筹。哪怕何曼清楚的知道兵器和坐骑也是武将实力的一部分,但是就这样被俞涉击败何曼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不过不甘心也没有办法了,俞涉现在展露出来的实力已经时候能够稳压何曼了,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俞涉的兵器和坐骑比何曼的要好,但是兵器和坐骑也是武将实力的一部分不是吗

何曼在又与俞涉硬拼了几个回合之后就是拨马而逃,而对于这样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俞涉可不会拒绝,在何曼逃离战场的时候俞涉就是挥刀做出一个前斩的动作。

“杀”

随着俞涉的一声大喝,身处袁术军军阵之中的雷薄、桥蕤二人当即率领身后的兵马发起了冲锋。

而何曼在败退回本阵之后发现袁术军已经是冲了过来,不禁是差点吐血。不过好在何仪的反应也很快,在俞涉下令发起冲锋的下一刻也就是同样对于自己麾下的士卒下了冲锋的命令。

一万五千袁术军和四万黄巾两股洪流很快就是碰撞在了一起,而黄巾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可是质量上就是很差强人意了。

雷薄和桥蕤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大将,但是指挥几百几千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雷薄和桥蕤二人的指挥之下,袁术军的刀盾兵上前,一手持盾,一手持刀,负责抵挡黄巾的第一波也是最猛烈的一波攻势。

刀盾兵之后是长枪兵,刀盾兵挡住了黄巾的第一波攻势之后,隐藏在刀盾兵之后的长枪兵朝着前方用力刺出自己手中的长枪,解决那些被刀盾兵的防御给阻滞了攻势的黄巾军。

相对于袁术军的配合有序,黄巾军就是散乱了很多,大部分人都是一窝蜂的冲了上来,在遭遇了袁术军刀盾兵的阻滞之后,前面的黄巾军速度慢了下来,但是后面的黄巾军速度可慢不了,顿时在袁术军和黄巾军交锋的最前线,袁术军阵列整齐,虽然还是无法避免有些士卒因为第一次上战场而出现失误,不过相对于他们所面对的对手,他们的表现是要好很多的。

黄巾军的阵型因为面对训练有素的袁术军而出现了一丝散乱,在战场之上,阵型散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