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点,让本愿寺屈服,从大坂退出去,可以弱化那些还与各地大名勾结的本愿寺信徒的势力。特别是支持三好三人众的阿波、赞岐的信徒,以及与浅井长政、六角承祯协作的近江信徒。一般认为,他们的背后有本愿寺的指示。
因此若能击败本愿寺,那么本愿寺将失去凝聚力,各地的信徒势力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定会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
信长已经将尾张信徒的中心富田圣德寺据为己有,此外,连接美浓和京都之间的道路上的大津通往京都入口处的近松显证寺、京都大坂往返必经之地的淀川流域的摄津高槻富田教行寺,还有河内招提的敬应寺、枚方的顺兴寺、八尾久宝寺的显证寺,这些寺内町都已屈服于信长。信长向他们下发朱印状,保证他们的安定。
这些寺院、道场并未受到破坏,信长是在保证寺院和寺内町存续的基础之上,对其实施控制的。
这样想来,如果本愿寺也服从信长,本愿寺和寺内町的存续也能得到信长的保障。面对统率各地信徒的本愿寺,信长唯独对大坂之地的存续不予认可。
这其实是织田军“武家”统辖天下的逻辑与大坂的信徒、百姓同心自治的中世式的逻辑之间的矛盾。藤木久志提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即织田信长的目标是对后者的完全掌控统一政权的成立,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第九卷。
另外,信长的战略目标的第二点,前面已经提到,就是看中了石山本愿寺所在的大坂的地利。
十年后本愿寺从这里撤出,织田信长以此为城郭,将这里作为进攻毛利氏和四国长宗我部氏的据点。我们知道在信长死后,羽柴秀吉也在这里筑城。这里是面朝大坂湾的上町台地最高处的尖端部分,地理条件非常优越。
而且这里还邻近淀川、大和川等河流的入海口,可以作为港口使用。这里已经作为繁荣贸易港堺和兵库之间的新兴贸易港,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第三九四章西国宿敌
信长的文胆太田牛一所记录的信长公记卷十三,对大坂是这样记述的,这也是信长对大坂的评价吧。
以下引用篇幅较长,但这确实是能够了解时人对大坂的认识的重要史料:原来大坂此地,乃是日本第一的好地方。
具体来说,距离奈良、堺、京都很近,特别是从淀、鸟羽到大坂城的入口,可乘船直达,据四方之要地,北有贺茂川、白川、桂川、淀川、宇治川这些大河,二三里之内,还有中津川、吹田川、江口川、神崎川流过,不知几重。
东南可见尼上嵩、立田山、生驹山、饭盛山的景色,山麓有道明寺川、大和川流过,通过新开的深河,与立田的溪水汇合,到大坂的腰部还有三四里的距离,河川相接,水色渺渺。
西面更是漫漫沧海,其状难以言表。唐土、高丽、西洋的船只,在海上出出入入,五畿七道均云集于此,实在是商贸利润聚集的富贵港口。
接着,信长公记又描述了此处本愿寺的繁荣景象:本愿寺对治烦恼之怨敌,在佛法兴盛的灵验之地构筑住家。房屋鳞次栉比、满是富裕之烟。
这里都遵从此法,从偏僻的地方和遥远的海岛而来的拜佛者夜以继日,络绎不绝。
此外:信长公这一年中,使野田、福岛的守军尽数退去,大坂就在眼前。然而这些僧侣,却起兵造反,通路遂被阻断。
根据信长公记可以看到,信长可能不只是把大坂视作适合筑城之处,还视其为沟通河川、港湾的交通要地、贸易关键点。
而且信长还认识到,这地方已与唐土中国、高丽朝鲜,甚至与印度乃至欧洲联系起来。
若将大坂纳入控制之下,尾张、美浓、近江、京都,以及摄津、河内、和泉、大和也可以被联系起来,织田军的军事和贸易网络可以通过濑户内海延伸向四国、中国地区本州岛西部、九州。
并且,通过大坂湾,从日本周边的亚洲诸国到欧洲的海上商路也得以打开。信长之前已经通过葡萄牙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了解到了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情况,因而应该能够充分认识大坂的重要性。
因此,信长对于本愿寺所在的大坂之地的控制欲很强。信长对再三遣使求和的三好三人众置之不理,连日向野田要塞和福岛要塞发起进攻,这就是对本愿寺的威胁,意图恐吓其撤出石山。
传闻说,进攻野田、福岛之后,就会再进攻大坂。细川两家记终于,显如在命令各地的信徒向大坂会合的同时,下定了起兵的决心。
足利义昭只是一个导火索,现在整个炸药桶已经炸开了。
近卫前久拿出正亲町天皇的亲笔信,希望显如上人看完之后可以和太阁以及武田将军好好谈谈。
显如上人看完书信,就把书信交给了身边的人,随后下间仲孝说道:“主持,此事万万不可如今东军已经与武田正信接触,毛利大人也已经出兵六万在播磨
织田信长如今是危如累卵,所以才会有他来求和,上一回也是在天皇陛下的中介下与织田信长和谈,结果呢长岛的同门,比叡山的同门,都惨死在织田信长手中啊”
显如上人听到这里,说道:“关白大人,不是本座不给你面子,实在是织田信长与本宗之间已经是血海深仇,不可能和谈了”
近卫前久叹了一口气,连夜回到织田信长那里诉说了情况。织田信长并没有什么失望的表情,好似早已预料到了。
对于京都的安危,织田信长安慰了近卫前久一番,并且保证他会很快解决石山本愿寺,让畿内恢复太平。
在播磨丹波等地,山中鹿介幸盛先是拿着武田正信捐助的钱粮召集足轻农兵,得兵五千,加上武田正信支援的一千人,共计六千。
五月份,随着毛利辉元宣布参战,播磨的上月家反叛,投靠毛利家,随后留守丹波的赤井直正按照武田正信之前所安排的,支援尼子家两千人,并且拿出武田正信的亲笔信。
信上写到,只要尼子家牵制浦上家和毛利家的大军,那么就可以等战争胜利之后赐予出云一国,恢复尼子家大名的地位。
尼子胜久和山中幸盛领命进入播磨,随后姬路城被浦上家攻破,一路追击疯狂逃窜的小寺政职。
小寺政职欲哭无泪,他没想到姬路城里有叛徒,如今他丢掉了一切,只有一百多足轻和几个武士和家臣搀扶着他逃跑。
小寺政职中了一箭,跑了数里路后,只觉得头昏眼花,他说道:“我今日怕是要死在这里了,希望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