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1 / 2)

d在第3代家督武田国信与第5代家督武田元信执政期间,若狭武田氏达到了鼎盛,成功成为战国大名。

曾担任幕府御相伴众的武田国信是一位以风雅闻名的武将,著有连歌作品新撰犬莵玖波集,并多次在京都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犬追物”比赛。

而武田元信在文笔、歌道、弓马等各方面都有不凡造诣,被认为是室町幕府中屈指可数的文武双全之名将;在元信时期,若狭武田的势力大规模进入了丹后,将丹后一部分土地并入了武田氏的领国。

大永六年1526年管领细川高国手下的重臣香西元盛在内乱中被细川尹贤所杀,对此不满的波多野稙通和柳本贤治二人香西元盛的兄弟随即投靠了与高国敌对的细川晴元。

细川晴元与三好元长拥立足利义维于阿波举兵意图上洛。因内乱而无力相抗的细川高国遂遣使许以重利,邀请继承了先代的庞大遗产而成为畿内有力大名的若狭武田氏第六代家督元光进京,以对抗细川晴元即将发动的进攻。大永六年12月26日元光起兵上洛。

大永七年2月3日细川晴元方的柳本贤治丹波势与三好胜长率领的阿波国人众合流向京都进发,双方的正面对决成为不可避免。

高国、元光亦开始布阵,将军足利义晴设阵于京都本圀寺、细川高国则于东寺布阵,而设阵于吉祥寺的武田元光和守备桂川之畔的细川尹贤遂成为前锋。

2月12日,两军开始接触,隔桂川对峙;高国为了夹击柳本贤治军,将本阵由河畔向妙本寺移动。

2月13日,三好胜长、元长联军趁高国军移动后正面空虚的机会强渡桂川,迅速突破了细川尹贤军的阵式,接着又对前来阻击的武田军发动了突击,兵力处于劣势的武田军很快不支,先锋粟屋家长当场讨死。

当细川高国率军赶来援救时,武田军阵型已经崩溃,虽然高国军奋力拼杀但已无济于事。

是役,高国、元光军大败,武田氏家中多名重臣战死,武田军于2月14日仓皇离京时又完全丧失了装备辎重。随着这场川胜寺桂川原合战的失败,若狭武田氏实力大减,而物质上与精神上都受到重创的家督元光在逃回若狭后无力继续进行统治,很快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儿子信丰。

七代家督武田信丰在歌道方面颇似元信,而在军政能力上却是天壤之别。在承平岁月信丰还能借歌道留名。

但在激烈的战国乱世,信丰所做的只是让若狭武田氏向着衰亡再迈前一步。由于信丰对丹后田边城的多次攻略归于失败,从而导致了以家中重臣粟屋元隆为首的叛乱等一系列内乱,若狭武田氏迅速衰弱下来。

武田正信一个黑户正是利用武田信丰和武田义统两人之间的矛盾,得以写入若狭武田家的家谱之中。所以武田正信在家世上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实力上,除了中部的织田信长和西国的毛利辉元,在这天下已经没有可以单独对抗武田正信的大名了。

只有一万石领地以上的才得以称为大名,不过是小大名,当然他们依旧欣然接受武田正信以及织田信长的邀约前往京都,准备参加武田正信就任征夷大将军的宴会。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不满意的,比如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大将军足利义昭在流放地气的暴跳如雷,随后就去找本愿寺的显如上人。

足利义昭找到显如上人,希望他可以出兵帮助他恢复大将军之位,一旦他恢复大将军之位,就会废除织田信长对一向宗的压制和剥削。

显如上人真的很动心,自从武田正信和织田信长联手搞乐市乐座,并且打击佛寺的财源,这让他们这些上层过的不如意。

下间仲孝早就在从越前跑回来的时候,就告诉显如上人,还是找机会和武田正信以及织田信长谈和。

显如上人也不敢轻易松口,说道:“将军殿下,本座不是没有帮助过殿下,不过贫僧一人之力难以阻挡织田这个大魔王,以及武田北陆守护。”

足利义昭脸色稍缓:“显如法师放心,吾与西国毛利关系甚好,吾可以让毛利辉元为中国探提,想必他们会出兵援助的。还有关东的上杉管领,甲斐守护武田胜赖等等都会响应出兵的。”

下间仲孝在下首略微点头,显如上人才说道:“既然将军殿下这么说,本座也不好拒绝,只要将军殿下所说的大名们起兵,本座立刻响应。”

“好”足利义昭大喜道,“吾这就去写信。”说完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其实不等足利义昭写信,武田正信就让使者把邀请函送到了上杉谦信手上。

上杉谦信看完书信,勃然大怒道:“武田正信不当人子当初义辉殿下还拉着我的手与他相握,说他是幕府忠臣没想到今日他竟然要篡位,无耻小人吾一定要起兵讨伐他”

使者被上杉谦信的态度吓到了,随后就被上杉家的武士给赶走了。

同样生气的还有甲斐的武田胜赖,他比上杉谦信还要恼火些。

武田胜赖大怒道:“若狭武田家,不过是本家分支,竟然敢大言不惭的开幕他武田正信何德何能该死,我父亲大人为了上洛,费尽毕生心血,最后死在上洛路上。

就是这个武田正信,邀请我父亲大人上洛,父亲大人死后,在长筱和织田德川一起攻打本家,无耻之徒我必定拿着刀剑去”

使者还想反驳,结果被人揍了一顿给赶走了。

这个时候真田幸隆已经死去两个月,他临走前还告诫家中一定要警惕武田正信,要与上杉谦信联合抵抗武田正信。

真田家家主真田昌幸出言道:“主公大人,想必对武田正信不满的肯定有不少人,不如去问问上杉管领殿下”

真田昌幸乃自天文十六年1547生在武田信玄的重臣真田幸隆家里,小名源五郎。

他是真田幸隆的第三子,出嗣给武田的同族,称为武藤喜兵卫;天正三年长筱之战,两兄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一同战死,始回真田家继任家督。

他是绝代的谋将,因善于在各势力之间周旋而被丰臣秀吉称作”表里不一之人”。

7岁时因为向武田家表示忠诚而被父亲从上田秋和乡的领地送至甲府,得到武田信玄的喜爱并选为信玄近习六人的其中一人。

后世大多认为这对于他日后的战略、战术等各方面才能的养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永禄4年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首次上阵,当时15岁的昌幸与同样初阵的土屋昌次在武田与上杉的激战中负责防守本阵。

在武田胜赖的时代率众攻入西上野,占领了沼田城,将利根、吾妻ニ郡纳入了武田的势力范围。然而与昌幸的活跃成对映的是,主家武田氏却正一天一天地衰退下去。

天正十年1582,织田、德川、北条联合进攻武田家时,昌幸曾邀请武田胜赖来此避难,但胜赖改道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山城,不想信茂又突然变卦,不许胜赖进城,走投无路的胜赖于天目山自尽,武田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