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8(1 / 2)

d将附议。”

最后诸将齐齐拱手附议岳飞的言论,刘辩见状后更是轻轻的一叹气,揉着额头道:“好,传令三军将士退兵二十里扎营。”

第二日江东兵马浩浩荡荡的拔营撤军二十里,刘便与吕布两军兵力共计差不多百万大军对峙在淮南一地。

这一对峙便是两月有余,双方不断的试探每日都有战损上报看的刘辩与吕布都是头疼不已。

刘辩头疼的是吕布的骑兵太过难缠,虽然地势上限制了大规模的骑兵,可小股的游骑却是频频骚扰令军中将士苦不堪言。

吕布头疼的是江东兵马简直就是一个乌龟壳,有利器防御下强攻很少能占的便宜,频频骚扰也不是一个事,毕竟数十万的大军人吃马嚼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骑兵的消耗更大。

吕军帅营内飘荡着一股难闻的草药味,李儒的脸色更加苍白,更是连连咳嗽。

“咳咳大王,刘辩大军屯兵与此地,距离寿春颇近,麾下兵马更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修养,再拖下去与我军不利啊。”

看着虚弱的李儒,吕布脸上透着一股关怀之色,轻叹道:“文优,如今战事僵持汝先回徐州修养吧。”

虽然此时吕布急需李儒出谋划策,可看着对方的身子骨,不由的一阵惆怅叹气。

而李儒却是轻咳一声,捂着嘴角摇头指着沙盘上的刘辩兵马囤积之地,“大王,这里还有这里,除非强攻下一角,我军方可借助骑兵优势长驱而入威胁寿春。”

看着这两处大营吕布沉默了,左侧驻扎在山脚下的江东大军主将乃是秦琼,当世名将强攻绝非易事也。

右侧同样有大将徐达领兵镇守,兵马足足有五万之众。

看着吕布皱着眉头李儒轻叹一声道:“青州一带押送而来的奴隶也差不多到了,借此机会咱们当先攻打一地,若不然持续僵持下去我军几乎三线作战恐怕会吃力啊。”

说道这里时李儒更是幽幽的望着吕布,浑浊的眼眸中更是透着一股忧虑,还有一处他没有明说,其实吕布也知道,那便是北疆之地。

北疆精锐近乎尽皆调遣南下,也就说草原上有个什么异动,他们只能防守住本土。

“传令张郃领兵七万攻打江东秦琼大营。”

看着僵持的战局,李儒浑浊的眼眸闪过一道毒辣的神光,幽幽的叹气道:“不知江东之地是否进展顺利。”

吕布听闻后沉默的摇着头,“文优,此举确实有些下作了。”

下作听到这句话后李儒嘴角喃喃咬着这两个字,接着嘴角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

“两军交战不论手段,只言胜负,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不是奉先的话吗”

吕布沉默的幽幽盯着这个年过花甲的李儒,手段出人意料不说更是狠辣无常,若说贾诩这个毒士的手段是对于大局的话,那么此人的手段不管是大局还是小势上都不择手段。

“好,孤再等半月。”

二人相识一眼后,嘴角都露出了真挚的笑容,手段下作又如何,只要能胜利便是再不堪入目他们也会做,因为走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能轻易退步了。

江东

前线大军压境每日都有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而后方的百姓却过的十分稳定。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小商贩在叫卖,吴王府外更是热闹非凡。

“哎也不知道前线战事如何了,大王如今都出兵差不多半年了,可却未有一封捷报传回。”

“你以为这一次面对的是刘表之流吗,这一次大王面对的可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武王吕布。”

一说道吕布二字后,小商贩脸色猛然大变,脸上透着一股惊恐与向往的复杂之色。

吕布之名在大汉天下可谓是如雷贯耳,自虎牢关扬名后几乎天下人都是听着吕布的传闻长大。

那一场场震惊天下的战绩,绝非浪得虚名,尤其是雁门关、草原一战,彻底将蛮夷的高傲粉碎,将汉人的威严弘扬。

一位担着脆饼发须发白的老汉更是呵呵一笑,听着众人的交谈笑声道:“小老儿不懂其他,只知道不断谁胜谁负,莫要为难咱们老百姓就好。”

“哎谁说不是呢,咱们大王体恤百姓,那吕布丝毫不差,听闻在洛阳还有北地,汉人更是高傲的牵着蛮夷奴隶逛街,当真是威风啊。”

百姓们一个个交谈着,北地的奴隶风行可以说早已传遍了天下,贩卖奴隶更是远销大汉。

但是江东太远了,能流落到江东的奴隶更是少的可怜,唯有一些大家族才有财力购买。

第805章刺杀

“希望大王这一次能旗开得胜。”

听着众人的交谈,买炊饼的老汉更是笑呵呵的不断收取钱财,将一个个热乎乎的炊饼取出来交易。

短短一上午便几乎卖的差不多了,看的众人更是眼热的叹气道:“老王,你这炊饼当真一绝啊,短短数日便将名气打了出来。”

哈哈

老王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投来的羡慕之色,挑起担子笑声道:“你们谈,小老儿今日差不多该收拾回去了。”

哼着小曲老王笑眯眯的准备回家,众人并未发现不妥,可当吴王府内出来一顶轿子慢悠悠的消失在人群时,老王那浑浊的双眸暗中却透着一股精光。

若无其事的挑着担子,低着头慢悠悠的回去路上老王更是暗中观察着这群人的踪迹。

最后在一个拐角处老王与这顶轿子岔开消失的无影无踪,轿子四周的护卫狐疑的盯着四周,仿佛刚才有人才观察他们,可回头仔细观察却并无一人。

这一行人来到了建业城外一座道观外,门口留下了十名侍卫守护外,只有六名护卫保住这一名带着丝巾斗笠的美妇人进入。

香烟缭绕的大殿内供奉着三清神像,这名美妇人眼眸透着一股担忧的跪在神像面前嘴角更是低沉喃喃着。

“保佑吾家大王顺利凯旋而归,保佑昊儿平平安安。”

一阵神神叨叨的祈求,这时门外一名朴素的老汉赔笑的看着守在门外的侍卫。

“来者止步。”

侍卫伸手制止了即将进入大殿内之人,普通老百姓见状后明白里面肯定有大人物在此,若不然也不会如此。

今日并不是什么节日,也无需非得求神拜佛,普通老百姓一个个识趣的陪个笑脸转身去其他殿内祈求。

而这名老汉看到侍卫制止他后,干笑的陪着笑容,“好好,小老儿去旁殿,不耽误不耽误”

仿佛再给自己解释般,小老儿慢悠悠的转身,可刚刚转过身的瞬间,那浑浊的双眸却闪过一道寒芒。

刚刚若无其事的一扫,他已经看清楚了,地面的那妇人绝对是吴王刘辩的妃子,至于具体是哪位他还真不知。

没有露出任何马脚,老汉若无其事的去其他殿内焚香祷告后便消失在了这座道观内。

守卫的侍卫并未发现不妥,直至下午时分,道观外这名美妇人才缓缓坐回了轿子内,在足足二十名身穿劲服的侍卫护卫下缓缓离去。

炎炎夏季下,两侧都是茂密的草丛,这时一行人护送着轿子缓缓行走。

走在大道上人影稀少,可突然空气中飘来了一丝淡淡的味道时,猛然这二十名侍卫脸色一变。

尤其是领头之人更是握住了腰间的长刀,若无其事的放缓了脚步,嘴唇轻轻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