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2 / 2)

若是其他将领看到这一幕后恐怕会制止,但他却不会,他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君王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旦他将这支兵马搞成自己的,别说他是吕布的女婿了,亲儿子恐怕都会引起猜忌。

“好了本将知道汝等都是为了大王,既然如此那便早日将这批奴隶送回去,同时再去抓多点。”

“哈哈将军放心,为了大王。”

这时周瑜一旁的吏官缓缓奉上了一捆竹简,沉声道:“将军,各种物资所获已记入竹简,还请将军过目。”

接过竹简后,周瑜却是轻轻的放在了案桌上,不以为意的挥手道:“念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念出来,令将士们都听听。”

“此次得金三千五百斤,粮食四万五千担,其余珠宝财物共计六千五百斤。”

一下子诸将一个个露出了兴奋小骄傲的表情,他们已看到了战功到手,封赏的到来。

而周瑜听后更是笑出了声音,而念着的吏官这位文人更是暗自心惊,这位周大都督可当真不简单啊。

他将竹简亲自奉上去其实还有一道暗藏的意思,那就是统计出来的物资恐怕这位将军会私自截取一部分,可没想到竟然让他当面读出来。

看似没有好处,但其实却是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表露出了他的忠心,同样别看他这个好没有买成,但心意的却是送到了。

从刚才周瑜若有深意的眼神一飘,他就知道这位将军看出了他那点小心思,不由的低着头不敢再玩什么小聪明了。

“除了粮食留下外,其余的全部运回去,用来助大王修建铜雀台。”

诸将兴高采烈的退了下去,帐内独留下的周瑜却看着从怀内取出来的一封军令出神。

最后幽幽的一叹,帛锦在火烛下燃烧,那么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但周瑜仍觉的心有余悸。

太狠了但这是他大王吕布的亲笔书写

倭国女子、奴隶、财物、牲畜尽皆掳会大汉,大军所到之处烧伤抢掠直至倭大乱,其中凡抵抗者杀无赦。

短短的一句话却显露出可冲天的杀意,这是要让他周瑜领兵入倭国后,什么人也能杀,抢掠而来的奴隶、财物、粮草、牲畜尽皆带回去。

从这点便可看出吕布的报复心理有多么重,去年仅仅倭国骚扰了下青州沿海一带,结果他的大王就要令倭国大乱,甚至灭国方才罢休。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令周瑜知道付出的是无法计算的生命,不过对于蛮夷的性命,周瑜不由的松一口气。

最起码他的大王对于大汉子民那是充满了仁慈,不过对外却异常狠辣甚至残忍。

从这点上周瑜内心中一直认为着,恐怕这是在边关蛮夷与汉人两族之间的仇恨才会变成这样。

第673章藏书阁

倭国沿海一带战火肆起,到处都是矮小倭人凄惨的哭喊声,汉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不断的烧杀抢掠,一旦遇到倭国大军便先闪,根本不与之硬来。

同时万余水军将士在海面上游荡,不断的摧毁消灭倭国的水军占据主动。

同样这一幕诡异的在辽东与高丽边境之处上演,不同的是出现的是一群神出鬼没的骑兵,没有任何旗号。

轰隆隆的铁骑冲入高丽领土,一路上的村庄纷纷毁灭,接着便驱赶着高丽人当作奴隶般的贩卖入大汉。

这支骑兵太过狡诈了,哪怕高丽国派出了大军应对,可面对的却是五千精锐骑兵,敌军一多赵云便领着这支骑兵换个地方,若是遇到小股高丽兵马,一股脑便压上去。

从七月开始,从青州一带断断续续不断的有船只押送着奴隶财物返回,同样辽东的更是频繁。

这一幕一直持续到了八月底,邺城武王府内,吕布看着手中的战报发出爽朗的笑声。

“好啊,高丽奴隶五万余,倭国的奴隶足足有八万余,不错。”

难得的吕布赞成一声,下方的文武齐齐拱手大喊道:“大王圣明。”

或许一开始还有人反对,但现在当真没有了,不说得到了这些奴隶,就说两路大军吧一开始他们还准备着粮食呢,接过一个月过后却反过来了,换成人家军队不断的给他们押送粮食了。

“主公,这群蛮夷的奴隶是否换下修建铜雀台的民夫。”就在诸位大臣笑呵呵的时候,狄仁杰耍滑的露出老好人笑呵呵的模样,可说出去的话却丝毫没有好人的样子。

随着狄仁杰开口后,顿时其余大臣纷纷懊恼的后悔起来,怎们就没想到这点呢。

而吕布大手一挥,满意的点头道:“传令修建铜雀台的民夫全部解散,换成这群蛮夷的奴隶。”

“区区一个铜雀台可用不到这么多的奴隶,大王边关之地乃我军重中之重不可不防啊。”好吧一个狄仁杰笑眯眯的够狠了,结果田丰比狄仁杰还要狠。

要知道修建铜雀台与加固边关可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死伤肯定无数,自古以来便有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说,这点在古代可是做不得假的。

眯着眼看着田丰绷着脸的模样,别看田丰是世家之人,可平时最讨厌劳民伤财了,尤其是修建铜雀台就属他反对激烈了。

边关一地的加固,每年都领田丰不忍,但每年请求加固边关的也同样是他,因为田丰知道,只有边关高大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好此事便交由汝来负责。”吕布最后拍板决定后,田丰恭敬的拱手退了下去。

“主公,高句丽国王派遣使者前来,现如今已过幽州,不日便至邺城。”这时郭嘉高声大喊一声,顿时百官纷纷议论起来。

但每个人脸上透着的一股骄傲之情,看看这是来求情来了,自雁门关一战后,各大异族那个不是乖哔哔的。

吕布却不以为意的一挥手,环视殿内百官后轻笑道:“诸位,难得区区一个高句丽使者而来,还需要孤亲自相迎吗”

看似轻笑,可吕布眼中却透着危险的目光,能在这里的百官哪一个不是人精,早就听出了话里有话,一个个慷慨激昂的站出来嚷嚷着。

“蛮夷之地,岂可令大王相迎。”

“就是,自雁门关一战后高句丽表面臣服,可却以辽东为由年年未曾岁贡过。”

百官一个个趾高气昂的模样看的吕布也是露出了笑容,这个时代的文人可比后世的要彪的多。

这个时代文人从来不会看不起武夫,或者说他们自身便挂着宝剑,可以说腰间挂剑已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可不像后世的文人,武器都成了武夫的代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