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2 / 2)

“三个月,可以等等我吗”王庸看向夏侯惇。

“我我还有事情要做,先不聊了”夏侯惇直接从王庸的怀里挣开,然后一溜烟跑掉。等待自然是可以等待的,可她根本不好意思说出来啊

“别看玲一副要强的样子,其实她本身还是很害羞的”荀彧很客观的评价道。

“这个我一早就知道了。”王庸总不能说,他一早就看出了夏侯惇的傲娇属性。

不多时,王庸来到了厨房,本来今晚的菜单已经是确定的。不过既然荀彧打算试试这些新作物的味道,那么他就要稍微修改一下。

“马铃薯的品种直接就是复制过来,改良的意思都没有啊”王庸拿起一颗马铃薯,切开一点闻了闻,完全是他带来的品种,“也就是说,组织的大本营,距离这里不会太远”

刚刚和组织接触,然后就提议要一批新作物,关键万事屋还真能进一批货。就冲着这和他带来的马铃薯是一个品种,不难看出对方几乎是赶工复制出来的。复制完毕再运输过来,一天内能做到,那么可见组织的基地,应该不会距离这里太远。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发现”王庸嘀咕了句,只可惜,以他的能力,就算知道这个,也没什么意义。

“这种品种,吃起来香糯可口,非常舒服。用来做炖菜是最合适的选择,油炸的话反而不太好”王庸已经大概知道,要如何烹饪这马铃薯了。

要说炖马铃薯,首先想到的就是牛肉,再不然红烧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他今晚就要做烤乳猪,所以显然不适合这样做。

“那就做烤马铃薯好了”王庸看了看调味料那边,翻了翻,拿出了一样东西。烤马铃薯配上这玩意,真的很不错的哦

至于番薯,制作成番薯粉丝,或者就这样烤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王庸有一个更不错的选择,那就是熬番薯粥。清香可口,关键可以去油通润,很不错的一种粥品。

听说以前清代的时候,百姓主要就是靠这玩意过日子,越穷的人,番薯越多,反之粥越多。可以说历经清代那么多的苛捐杂税,百姓还能坚强活下来,靠的还是这玩意。

本来在以前,这是穷的象征,结果到了现代,吃惯了油腻的现代人,反而喜欢找出这玩意来吃,据说是养生健康。可以说那年头,乡下人大口吃肉,城里人大口吃草沙拉,和古代相比完全是颠倒了过来。

南瓜做成南瓜饼,味道软糯香浓可口,作为点心是不错的选择。玉米则直接熬汤,正好烤乳猪的时候,会剪下一些肋骨,配上胡萝卜,熬上一锅汤,清甜可口。

前汤是玉米排骨汤,副菜是烤土豆,主菜是烤乳猪,主食是番薯粥,青菜是炒时蔬,点心是南瓜饼,这样的菜单,已经很不错。

“缘,过来帮忙”王庸高呼一声,既然已经决定菜单,那么就开始烹饪吧

“嗯,好的”郭嘉连忙过来帮忙,而聘请的两个帮厨,还有五个直接签了卖身契的杂役,也开始忙活起来。

对于帮厨,甚至是郭嘉来说,这次使用到的材料,大多都是没有见过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所以只能给王庸打打下手,这就加大了王庸这边的工作量。

好在大家已经认清了几种作物的名字,按照他的指挥来操作,再加上还算扎实的基本功,倒也没有出什么错。

“我来了”三十分钟左右,曹仁策马而至,“可以开饭了吗”

“等着,快了”王庸大老远就听到她那声音,此刻他举着烤猪,抬头喊了一声。

s

为了保证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g食yue

第211章美妙的未知世界上

晚饭的地点有点简陋,毕竟大厅那边还没有修建完毕,所以只是在预定院子的地方,搭设一个帐篷,然后摆上桌椅,凑合着作为食堂使用。

这还是主人的待遇,帮厨和杂役,则是在后厨待命,多做的那部分,也只是帮厨的份。已经签订卖身契,作为家中杂役的五人,他们的饭食由帮厨来负责。

今晚不需要太复杂,毕竟番薯粥足够多,绝对管够,加一小碟咸菜,其实已经足够。对于那些沦落到要卖身程度的流民而言,能吃饱即可,对食物好坏多少,他们真的不挑。

“这里的环境,有点”曹仁一路看了过来,坐下来的时候,不由说了句。

“现阶段能住就好”荀彧到底是要顾及王庸的颜面问题,“反正再过两个月,差不多就能完工了。到时候主公也会过来,顺便一起过来饮宴一番,正好”

“无忧说,到时候会推出叫做火锅的吃食,也不知道味道如何”曹仁显然是把火锅当成了一种吃食,主要是早些时候,王庸可是拿出锅盔的。

“不会又是一种面食吧既然和火挂钩的话,估计会用上辣椒想象不出来”荀彧脑袋里面,此刻浮现出一块沾满辣酱的面饼,然后狠狠地将这个想法甩出脑中。

想当初,锅盔她都吃的不情不愿,这样的面饼自然是不想吃到的。同时也很清楚,所谓的火锅应该不会那么简单。

“开饭了”王庸刚好过来,带来的是一盆汤水,正是玉米排骨汤

“所以说,火锅到底是什么”曹仁趁机问道。

“不应该是问这盆汤是什么汤吗”王庸被噎了一下,他差点想要介绍这盆汤了。

“相比这盆汤,我更好的是火锅是什么,毕竟一个晚宴总不能就一道菜吧”曹仁直接说出了她心中的想法。

“一道菜当然不可能是一道菜,火锅是一种进食方法,但绝对不是纯粹指某一种吃食”王庸摇了摇头,不过也没有想要嘲笑的意思,毕竟是没见过火锅的古代人。

“锥斗”荀彧想了想,说出了一个词。

“类似,形状稍微不同”王庸也是稍微问过文铭的,汉代开始就有类似火锅的原型,那就是叫做锥斗的东西,不过那与其说是火锅,还不如是用来保持菜品温度的容器。

三国志里面有记载一种叫做五熟釜的器具,应该算是比较早期的火锅炉。可见火锅这种吃食,在汉代其实已经有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