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1 / 2)

d,可不是吗瞧瞧自己当初想的这个馊主意,简直就是给自己挖坑

不管阿灵阿如何在心里捶胸顿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窗户都已经封死,他也不可能躲在帘子外头偷听,事已至此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于是一群人就在院子里站着,大眼瞪小眼地瞅着大门。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康熙才终于带着一身沾染上的檀香,从屋子里出来。

他的神色看不出同进去之前有任何的变化,完全让人猜不出同桑结嘉措两人到底在屋子里说了些什么,结果是喜是忧。

阿灵阿正琢磨要怎么开口问才能婉转地从康熙嘴里把话给套出来,康熙淡淡地对他说:“去请上师来,朕要见他。”

阿灵阿心里一凛,成吧,不用问了,就康熙这个态度,看来刚才在屋子里桑结嘉措并没有给到康熙他想要的答案。

康熙去见桑结嘉措那叫纡尊降贵,想显示足够的诚意,桑结嘉措大概率是让他踢了一块铁板。

康熙这个人,首先是个仁君,凡事先同你商量着办,若你不答应,那接着他也不会对你心慈手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桑结嘉措既然不肯合作,那康熙对藏地的态度自然就转为强硬,于是对小锦鲤他不再亲自去见,而是让小锦鲤来见他。

阿灵阿应了一声“是”,转身往大喇嘛的住处走,一刻钟后,他亲自领着大喇嘛走进康熙在归化城中的临时行宫。

康熙盘膝端坐在炕上,面前摆放了一摞的折子,有京中来的,但更多是前线的康王和裕王发来的军报。

康熙提笔在折子上批复,似乎并未察觉到他的小客人的来到。

阿灵阿于是说:“皇上,上师大人到了。”

康熙轻轻“嗯”了一声,却没有放下手里的笔,而是继续又拿了一本折子看了起来。

大喇嘛年纪虽然不大,活到现在,经历过的事却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他缓缓地深呼吸了几下,调整好了心态,双手合一朝康熙一鞠躬。

他站直了之后瞧见一旁的阿灵阿双眼含笑,微微朝他点头。

大喇嘛轻舒了一口气。

是的,正如阿灵阿所说,他的生死是要由他自己来决定。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啦

还是好痛。5555555555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igui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正文第201章

可他行礼只至一半,就听见康熙说:“来人,搬上来。”

大喇嘛不明就里,连阿灵阿也不知道康熙打的什么主意。只见两个御前侍卫端上来一张几案和一个蒲团,放在了大喇嘛所立之处的前方。

“大喇嘛年纪小怕是不知道。”康熙顿了下,调整了坐姿拿起一串佛珠有节奏地盘着,“朕的祖母逝世时,朕请大喇嘛为祖母抄经祈福,第巴桑结嘉措竟然送来了假冒之人抄写的佛经。”

大喇嘛的脸色暗了暗,他自然知道这事,若不是这事被清廷发现,他的身份也没有得见天日的那天。

只听康熙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皇祖母当年与前任大喇嘛相谈甚欢,临终前念念不忘大喇嘛教授她的经文,朕对祖母至孝,书写数十封信请大喇嘛为皇祖母抄写往生佛经,然而”

他重重地“唉”了声,然后念了句“阿弥陀佛”,继续悲痛地说:“朕怕皇祖母亡灵不安呢。”

他比了个“请”的手势说:“大喇嘛,您既然是前任大喇嘛临终前指定之转世,这佛家往生轮回由您抄写也是一样的,请吧。”

康熙言语里以欺君和至孝相逼,十岁的大喇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他掀起僧袍盘腿坐下,提笔开始抄经。

他刚刚落笔,只听康熙说:“桑结嘉措送来了一百零八遍伪造佛经,已送遍蒙藏,就请大喇嘛再抄一百零八遍,朕会派人再度传阅蒙藏,让众教徒都知,您才是真正的大喇嘛。”

一百零八遍

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五句四百五十字,成年人抄一百零八遍尚且觉得艰难,何况是十岁的孩子。

可阿灵阿和大喇嘛都明白,康熙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伪经文传遍蒙藏,大家都对大喇嘛和第巴极为不满,若是不抄,那就让不满升级,你只要抄了,清廷给你的册封才会和你抄的经文一起发出去。

十岁的孩子对大喇嘛这个尊贵无比的位置未必有多么大热衷,但如果不能获得册封,他除了死路再无别道。

他双手合十,回道:“谨遵大皇帝嘱托。”

康熙到归化城时还是午后,当大喇嘛抄到五十遍时天都已经发黑。

康熙就一直坐在上首,或看书或批折子或盯着这孩子瞧,连一旁站着的阿灵阿都已经腿在忍不住打颤,可康熙就是不肯叫停。

草原的夏天不比京师,白日艳阳高照,但到了深夜依然是凉风呼啸。在点灯时刻,行宫大门敞开,一阵阵冷风倒灌进殿里,已经有太监为康熙递上了披风。

阿灵阿余光瞧着,康熙爷自在地裹着自己的披风,摆了个舒适的姿势歪着,完全不在意座下是一个十岁的孩子顶着冷风在抄经。

阿灵阿也知道,这是康熙淬了毒的恨意,作为帝王被欺骗被轻视的恨意。也是康熙示威与弹压的手段,让十岁的孩子畏其威,再怀其德

抄到第六十遍的时候,大喇嘛的手终于崴了下,笔“咔哒”掉在了地上。

康熙这时候才说:“罢了,天黑了,朕先看看这些吧。”

太监双手奉上大喇嘛已经抄好的那些,康熙翻看了两眼后,说:“大喇嘛,恕朕直言,您抄经的字不够工整。桑结嘉措是藏地知名的上师,学识修养举世无双,就算您只有十岁,可在他座下也不该有如此的字啊。”

大喇嘛双手合十回道:“我出身并不在黄教之地,当年桑结嘉措选中我后迫使我与家族分离,却也并不迎入大喇嘛应住之地,而住在域外之所。多年来只有两名老仆,三名喇嘛与十余位看守,名曰清修实则监视,故而未能精习教义藏文。”

他垂着头继续说道:“此番教徒慧眼,识破诡计,才让我得以恢复自由。我知大皇帝及先帝对藏地恩惠无边,愿意协助大皇帝定蒙藏、安教徒。”

“哦”

康熙甩了甩佛珠,似乎是很有兴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