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阿默了一瞬,又是老实交代:“没有。”
阿灵阿深知,岳乐年迈如今只能镇守前方,可一旦开战他的身子无法支撑主将的角色,所以历史上本来就是康熙亲自去往前线监军的。
但如今太皇太后病危,康熙不能走。若真遇上国丧,以康熙对太皇太后的感情,他在前线会自乱阵脚。
“年后,朕会让裕王和恭王也去前线。”
康熙淡漠地说了这句话,然后却是嘲弄一笑,“做个样子,他们也没上过前线。”
阿灵阿又岂能不知,裕王是皇帝亲兄,地位尴尬到这些年在议政王大臣会议都不太说话。恭王是皇帝亲弟,但他为人纨绔,从来不参与任何朝政。
派他们去前线,除了提振士气,做个样子,还真不能指望别的。
主将都没选好,其他事情更是妄谈。
“如今是冬日,前线暂且无忧。”
阿灵阿这么安慰康熙,康熙也这么觉得,他点了点头和阿灵阿一起回乾清宫。
前线紧张,今年的腊月即使是封笔以后,康熙也没有暂停议政。
而另一边,五福有余、岁安平安则被带到了皇太后的宁寿宫。
康熙坚持,过年还是要有过年的样子,今年虽然免了除夕大宴,但他请皇太后在宁寿宫摆家宴请阿哥公主们热闹一番。
四个孩子被送回来的时候,宁寿宫正殿的宴席才刚刚开始。
攸宁和珍珍是来作陪的外命妇,她们双双接过孩子,又带着起身朝太后贺岁。
皇太后笑语盈盈地看着这对姊妹花,连忙说:“起来起来,乌嬷嬷,再去赏两对玉如意,给咱们的这两对喜庆孩子。”
作为内命妇之首的皇贵妃佟佳氏看见这幕,跟着笑说:“太后是真心疼爱大格格和公夫人,旁人都羡慕不来呢。且这次国公爷又立下大功,谁也没有公夫人命好呢。”
这话貌似好听,但德妃却格外紧张。
太后疼爱大格格人尽皆知,但皇贵妃非要起着大格格的话头,拉上珍珍做垫背。德妃心里清楚,皇贵妃就是又冲着她来的。
没完没了的佟佳氏
德妃和珍珍心里都是这句话。
只见德妃微微一笑,眼尾朝外间一扫说:“皇贵妃此话差矣,我瞧颜珠福晋今日也在,阿灵阿是去立功啊,他可是千里迢迢去蒙古给颜珠颁赏的。”
珍珍果然见自己坐在外面的三嫂红光满面地挺起了背脊,面上满是喜色。颜珠随安王去蒙古也快两年时光,这次阿灵阿巡视回来汇报后,康熙已拟旨为前线将士在新春前封赏。
若是传旨的马腿脚快,或许这旨意现在已经到前线了吧。
可谁也没料到,比好消息更快的是坏消息。
就在宁寿宫貌似和气的宴席进行到一半时,一封带血的奏折划破除夕最后的宁静。
浑身是伤的传信官兵倒在乾清宫前,嘴里喊着:“报,速报,十万火急噶尔丹偷袭归化,安王战死”
作者有话要说:我写多了,就写到了12点,没事都发出来了。
这里都是架空历史线的,不要用历史猜剧情拉。
评论有红包。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ure40瓶;梦幻紫蝶小琼1539瓶;潇湘雨落听花凉19瓶;晨曦10瓶;懒猫nie5瓶;啾啾、云卿2瓶;24828306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正文第184章
彼时,乾清宫东暖阁的书房中聚集了当朝大学士和尚书们,康熙正和他们一起商议如何在年后进一步安置喀尔喀内附的旗人。
这封带血的奏折送到康熙案头,康熙甚至都没有伸出手,良久之后,他才说了声:“阿灵阿,念。”
阿灵阿上前一步从太监手中接过奏折,打开迅速扫了一眼,心一下沉到了谷底。
他火速念了一遍,折内奏报三日前准噶尔噶尔丹在雪中突袭归化大营,驻归化五百八旗官兵并五千蒙古诸部官兵力战,于两日前清晨后撤三百里,现准噶尔观望不前,我军已重整。
读到最后,就是折内最坏的消息:突袭中战死千余人,安王岳乐受伤,因年老天寒逝世于军中。
阿灵阿读到最后跪在地上,将折子捧在手中还给康熙。
康熙闭了眼,一把将折子捏在手中揉成了一团。
殿内的朝臣们面面相觑,冬日是蒙古草原最不合适开战的季节,一过八月中秋,北方草原就开始飘雪,到了腊月更是漫天飞雪天寒地冻。
天寒地冻中,草原的牲畜、马匹只能依赖秋天前存下的粮草和堆积在身上的脂肪过活,草原人更是大多躲在蒙古包中捂住炭火,乞求寒冬早些过去,春天尽快到来。
在这样的天气里开战,让大清在蒙古的驻防犹如腰间软肋突然被一刀捅破。
更令阿灵阿痛苦与痛心的是,两个月前岳乐的话一语成谶,他最终真的死在战场马革裹尸。
康熙在一开始的怔忪后,还是迅速反应了过来,他立即开口说:“兵部拟旨,康亲王杰书目前驻防张家口,八百里加急命其带张家口驻军五千驰援,另传旨现苏尼特部驻防官兵,加赏双倍俸禄,不得擅动。翁牛特部杜棱亲王与阿霸亥部西进与苏尼特同驻。”
他拿过黄纸,取过朱砂盒,化开些微朱砂写了上谕,让兵部立即发给康王杰书。
按照规矩,腊月二十六康熙就会封笔,直到正月初一大殿上用万年笔开笔,这还是他登基近三十年第一次破例。
可谁都知道,这时候不破例也得破例。
上谕发出,康熙面色沉重,他叫来顾问行:“去和内务府传旨,安王丧事”
他停顿片刻后说:“皇太后还在宴上,你去和皇太后说吧,请她出面与安王妃告知,再让内务府操持安王遗体回京。”
待顾问行离开,他扫了一圈殿内问:“诸位议一下,驻防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