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太狠了。”
胤祚发着抖摇摇头,又和阿灵阿请教了几个问题。
过了半个时辰,康熙的龙船靠在李园外的码头。
康熙派阿灵阿来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他在把两个阿哥接回船上用午膳。
时间点一到,就有太监在龙船靠岸后来巡人。
两人上了船,康熙一眼就瞧见了胤禛手里抱着的一团金闪闪、毛茸茸的东西。
“四阿哥,你怀里是什么”
胤禛献宝似的把小猫举到皇帝跟前。
“皇阿玛,是金丝猫,您瞧,是不是虎虎生威”
康熙瞧着这软绵绵的小猫,实在说不出“威猛”二字。
没想到胤祚还帮腔说:“这猫的毛色和黄大仙一样呢”
然后二话不说背叛黄大仙,从胤禛手里抱过猫说:“皇阿玛,我能带回去吗”
康熙问阿灵阿:“哪来的猫,谁送的”
阿灵阿道:“是李园的主人,盐商李念原送的。”
德妃之前就同康熙提过同李念原之间的关系,他送胤祚一只小猫也在情理之中。
康熙到没觉得有什么,淡淡地说了一句:“李念原有心了,你同你四哥一起好好养着就是。”
胤祚抱着猫朝胤禛眨眨眼,兄弟二人对这“小谎言”心照不宣。
可这一句无心之语,落在旁人耳朵里就成了。
站在康熙身后的太子心里冷哼了一声。
皇阿玛同孤说,这次来江南若是有两江的大臣送孤礼物,无论是古玩玉器还是一针一线皆不能收。盐商送老六一只猫,皇阿玛却夸他有心。
哎,皇阿玛对小六实在是太偏心了。
康熙没注意到太子,他眼睛瞧着蹲一块儿逗那猫玩的胤祚和胤禛,顺口一问:“李园如何,德妃和两位阿哥可是尽兴了”
阿灵阿道:“李念原伺候得周到,奴才看娘娘和阿哥们都很尽兴。奴才看娘娘十分喜欢李园里明堂的样子。”
康熙笑了笑:“那还不容易,你找人把李园的样子画下来,等回去后朕让李煦在畅春园里也照着弄一处小园子来。”
阿灵阿应了一声“是”。
一群人又闲话了一阵,但迟迟不见船开。
阿灵阿正有些奇怪,突然又有人上船来。阿灵阿一抬头,来的正是那日傅达礼在渡口指给他看的于成龙。
他一脸风尘仆仆,似乎是替康熙跑了一趟长差才回来。
阿灵阿这下是明白了,原来康熙把船靠在这不走是在等于成龙。
康熙问:“朕让你亲自去瞧一瞧天妃闸,你可都瞧完了”
于成龙道:“是,臣才不但瞧过了天妃闸,还往高邮、宝应等地瞧了一圈。”
康熙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于成龙此人勤勉能干,心细如丝,他只是命他去天妃闸看看,不想他却连周遭几县都瞧了一遍。
“你如今可有腹案了”
于成龙道:“臣以为高家堰那不用急着修筑重堤,应先疏浚入海口,泄积水,使河渠沟汊露出埂岸,然后次第修治。”
这在高家堰修堤是靳辅的主张,阿灵阿一听心里就暗叫不好。
他偷偷打量皇帝,皇帝似乎甚是满意于成龙的答案,问他:“哦那照你这法子,需要花费多少几时能完工”
于成龙道:“臣来的路上已经想过,疏浚入海口首要的是让挑夫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其次是拓宽河道,臣估摸着用不了一百万两,到明年春天这事就能办成。”
皇帝迟迟不同意靳辅的主张一来是靳辅所报需银两数额过高,加上已经在开的中河耗资过大;二来就是整个工程需要一年的时间。相较而言,于成龙这短平快的法子自是甚合他的心意。
皇帝还没说话,帅颜保突然不怕事多地插了一句:“钮御史,你怎么看”
帅颜保这一张口,康熙、于成龙的眼睛都往阿灵阿身上飘,阿灵阿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果然咱们的巡抚大人不恁死他是绝不会善罢干休的啊,这是处处挖坑让他跳呢。
这时候是他能插嘴的吗皇帝已经警告他不准再和明老狐狸勾勾搭搭的,明摆着又更青睐于成龙的提议,他这会儿要是说于成龙的不好,靳辅的法子好,康熙爷还不在心里的小黑本本上又给他划道杠杠。
阿灵阿看了这些日子总算是看明白了,康熙爷这治的不是河,是朝廷里的党争。河道总督是靳辅,工部尚书却是孙在丰,一个明珠派,一个索尼派,皇帝弄这么一个人当工部尚书不就是为了钳制明珠的势力吗
这于成龙是知名的清官,又是位“无党派人士”,在这个档口,皇帝自然而然地会更青睐他的提议,要不把人大老远的从安徽招来呢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靳、于之争,于成龙的法子是短平快,若是在经费有限时间又紧的前提下,这样做在下次黄河决堤的时候保证下游河道通畅,避免黄河决堤后改道这种惨剧。
缺点就是不能持久,三五年后下游淤泥曾多,入海口堵塞,势必得再疏通一次,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靳辅的法子,花钱多,工时长,然而一旦完成至少可保数年,唯一的缺点就是若是在施工中黄河再泛,势必会大大影响工程进度。工程拖得越久,耗银也就更多。
阿灵阿当然是支持靳辅的想法,靳辅这几年不断在加固上游的堤坝,黄河在两三年之内不会决堤,他有充沛的时间来执行他的高家堰、中河以及减水坝三件大事。
但现在这条船上,咱们的赫舍里帅颜保大人吧,只要是明珠同意的他全都反对,太子就更不可能帮靳辅说话了。
而皇帝本来就不怎么认可靳辅的提议,现在又来了个合他心意的于成龙。
好吧,阿灵阿以一敌四,硬扛他是绝没有赢的可能,要是据理力争,帅颜保大人保不准还会给他扣一顶“明珠党”的帽子。
阿灵阿实在不愿意违心说于成龙的主意好,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立挺靳辅,他想了想说:“皇上,于大人的提议听着也甚是可行,依奴才看,皇上不妨让工部和户部议过再下定论不迟。”
他的想法是把这事发还朝廷再议,孙在丰是工部尚书不错,可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