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们也知道煤球”朱幼塨起初有些诧异,一拍脑袋之后恍然大悟,“对了,瓦剌卫在塞北之时,曾大量吸纳汉人,建了规模不小的板升城,会用煤球倒也不稀奇。”
随即得意地笑道,“如何,我这主意不赖吧”
“的确不赖。”苏幼蓉喃喃自语,“你说我在板升城的时候,也曾烧过半年的煤球,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秦川不住打量朱幼塨,这煤球生意本来他也想提议的,穿越人士嘛,还用过煤球,要是连这个都想不到,那就太丢脸了。
没想到朱幼塨这个土著人士也能想到这一出,的确不简单。
“小王爷,你们沈王府之中烧火取暖用的也是煤球”一直不曾说话的秦琪开口了。
“王府里边儿用的仍是木柴栗炭,不过我偶尔偷跑出去闲逛,倒是在百姓人家中见识过这玩意儿,除了卖相不佳,价钱便宜,火力也旺,比之木炭要划算不少。”
秦琪听了点点头,“小王爷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确有本事,有没有兴趣一展抱负,也免得浪费了胸中所学。”
周秦川闻之侧目,秦琪这丫头不简单啊,居然打起了一个王爷的主意。
“那敢情好。”朱幼塨兴奋地跳了起来,“不瞒诸位,我早想找点事情做做了”
话到此处,随即颓然摇头,“不成,没用的,我这身份虽然如今我死皮赖脸的留在了京师,但用不了多久,怕走露消息引来滔天大祸的父王,定然会派亲信将我押回晋西,有这空闲,我还是在京师好好耍一耍算了。”
“那要是能瞒天过海,不再做小王爷,不知你可愿意”
周秦川及时插话,得意地朝秦琪挑了挑眉,好不容易有了装叉的机会,这风头还是让自己来出吧。
“不做王爷”朱幼塨疑惑地看了看周秦川,随即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你们瓦剌卫入京朝贡的人数众多,我随便顶替一个也就是了,周兄,如此就劳烦你了。”
周秦川脸色一僵,这办法他还真没想到,那可不成,如此简单的话,岂不是无法体现自己的本事和人脉了么。
“小王爷,你这想法恐怕行不通,堂堂永年王,居然成了外蕃随从,你愿意,沈王爷那里也过不了关。”周秦川一本正经地说道,“而且你这一身的细皮嫩肉,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关外呆过的人。”
“你说的倒也有理,要想堂堂正正地留下,还得父王首肯,而父王最好面子,要知道我冒充瓦剌卫随从,多半不允。”
“还有,我瓦剌卫朝贡完毕,就会西返关西,即便有人留下,也是十不存一,到时候这点人手说不定朝廷那里还会勘验一番,小王爷是有本事的人,跟着我们去关西那种偏僻之地,岂不可惜”
秦琪配合默契,又及时补了一刀。
第373章新身份
“诸位,看来你们是另有高明主意咯”到了此时,朱幼塨哪还听不出这几人的话外音。
“高明谈不上。”周秦川清清嗓子,装叉的时候终于到了:
“其实也很简单,锦衣卫和西厂我都还能说得上话,完全可以给你新造一个身份,只要不是秀才这等在学官那里挂了号的,其余人士你自选就是,户帖黄册,一应俱全,半点都不会假。”
“当真”朱幼塨又惊又喜。
“咳”周秦川再度清清嗓子,“马庆马公公和卢忠卢大人,在去岁的金刀白莲一案中,与我相交莫逆,这等小事,算得了什么。”
“太好了。”朱幼塨喜不自胜,“终于可以不用做这劳什子的小王爷了,有了户帖黄册,父王也就不用担心了。
新身份得配个新名姓,取个什么名儿好呢我想想看。
嗯,朱即红,可用洪姓,幼对长,塨通敬,那就叫洪长敬好了,诸位,以后莫叫我小王爷,叫我洪长敬就好。
嘿嘿哈哈”
朱幼塨,不,洪长敬宛如新生一般,站在院里乐个不停。
周秦川与苏幼蓉则偷偷冲着秦琪竖了个大拇指,夸她几句话就弄了个小王爷来做臂助。
“对了,几位,京师附近可有石炭,矿藏几何这可关系到咱们商社第一笔买卖的成败,不容轻忽啊。”
乐呵完毕,洪长敬俨然进入了新角色,开始操心商社事务了。
“这个”周秦川也拿不准,他又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师人,哪里知道什么煤矿。
“这个简单。”秦琪及时插话,“耿彪耿百户对京师一带无有不熟,可请他进来详询。”
对啊,自己怎么忘了此人,周秦川冲秦琪点点头,感谢她替自己解围,苏幼蓉则已到了院门处开始安排。
不大一会儿的工夫,耿彪就到了院中。
自从他办了两件得力的事儿之后,很得周秦川看重,也不去锦衣卫衙门点卯了,有事儿没事儿都呆在会同馆,因此一唤就到。
“见过纪善大人,见过公主,见过苏小娘子,见过”
耿彪礼数很全,顺着见礼,到了洪长敬这里,却不知怎么称呼了。
这人他见是见过,只是没人给他介绍过,姓氏名谁,全不知道。
前些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这人就突然出现在了会同馆之中,看样子与周秦川他们走得还挺近,耿彪有分寸,并没有乱打听。
只是眼下不知此人的名姓和身份,这叫他如何打招呼。
“哦,此人姓洪,洪长敬,乃是盛明商社的一个管事。”周秦川不动声色地作了介绍。
“见过洪管事。”这个管事气势很足,耿彪下意识地就觉得此人有来头。
“不必多礼。”洪长敬大咧咧的,“唤你前来,乃是有事相询,听说你对京师一带熟得很”
“还行。”耿彪答得虽然谦逊,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那就好,你可知道,京师一带有没有出产石炭的所在”
“石炭”
“石炭是晋西的叫法,就不知京师怎么称呼”
“是不是那种能点燃的黑色石头”耿彪试探着问道。
“没错”
听耿彪如此答话,众人知道有戏,异口同声回了两个字。
“据我所知,门头沟一带就有这种石炭,京师之人嫌它粗鄙腌臜,很少有人用,只有体弱乏力,无法进山砍柴,又穷到买不起柴禾的贫苦百姓,才去挖点来用。”
“对对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