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牟明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2 / 2)

周秦川也不曾闲着,读一会儿书,练一会儿字,再看一番景致,倒也悠闲。

苏幼蓉则不时指点两人一下,俨然一个女先生。

门达和卢忠一开始还同他们混在雅间,只是没两天,就吃不消了。

他俩既不读书又不写字,那受得了这份清闲,二人一合计,干脆留在楼下,同秦博的几个手下一边喝酒耍钱,一边看着码头来往之人。

既不耽误找人,还有乐子,可比呆在楼上强多了。

吃过饷午,秦博继续对着窗外的运河作画,周秦川则有些腻味了运河边人来人往的繁杂之相,转而来到与运河相向的另一扇窗前。

通州的房子,以码头附近最为密集,沿着官道通往京师的路上,也建了不少宅院,其他地方房屋不多,从码头和官道延伸开去,就只有几条小巷。

他们所在的雅间前后通透,一面朝向码头,而另一面,则对着一条僻静的小巷。

周秦川打开窗户向外张望,正好看到了两个青衫书生的背影,各自骑在毛驴上,缓缓而去。

两人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或许是在探讨读书心得,伴随着得得的驴蹄声,别有一番意境,周秦川感觉,这个场面若能入画,应该比码头要更有趣一些。

苏幼蓉无声无息地来到周秦川身旁,显然也看出了门道,有了一样的心思。

眼见秦博仍在专心对着码头作画,她干脆自己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开始作画。

此时的两个书生正好骑着毛驴路过一个巷口,渐行渐远,若不加点紧,不等画完画,两人就要消失在视野之中了。

苏幼蓉不时抬头低头,右手的动作飞快,唰唰几下,就勾勒出了两人的大致轮廓,正待细描,忽觉有异,左手扯了扯正低头专心看她作画的周秦川。

“秦川哥,你看,有些不对劲儿。”

周秦川在苏幼蓉的示意下,向窗外望去,但见两个书生骑驴路过那个巷口之后,无声无息间,两人身后已然悄悄聚集了一伙儿人。

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跟在他们身后,手中拿着短棍戒尺,显然不怀好意。

周秦川和苏幼蓉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一幕异常眼熟,对了,还在济宁之时,客栈东家赵子桐不就是被人这么打闷棍的么。

再仔细一看,其中一人的座下毛驴,似乎与赵子桐的那头异常相像,不会就是这货吧,他怎么跑到京师来了。

只是驴背上的身影,似乎比赵子桐要圆了一圈。

“秦川哥”

“知道了,我这就去。”

两人心有灵犀,苏幼蓉刚喊了一声,周秦川就腾腾腾地下了楼,顺便叫了几个护卫。

那书生若是故人,自然该当出手相救,若不是赵子桐,就驱散这些青皮混混,就当顺手做了件好事。

出得酒楼,正待疾行,却听苏幼蓉的声音从楼上窗口飘下来:

“不用急,秦川哥,有个书生可是个狠人,当能护得他二人周全。”

回头望去,见秦博也在窗户远眺,不住点头,显然对苏幼蓉的话十分赞同。

周秦川将信将疑,从他的视角看去,两个书生显然已经发现了不怀好意的混子们,一帮青皮一边大声咒骂着,给自己提气,一边仍然在缓缓向前压去,没有避退的迹象。

第251章故人

看不到苏幼蓉口中所说的狠人,周秦川也不停步,一路小跑到青皮们的尾翼。

将开山刀连刀鞘握在手中,劈头盖脸、没头没脑的只管朝着人乱抽,几个护卫有样学样,噼啪之间,最后几个混混就被打翻在地。

青皮们愕然回头,却见一个凶神恶煞的大汉,带着几个面相同样不是什么好鸟的汉子,拿着未出鞘的刀,杀猪宰羊一般闯进了他们的后队。

“来者何人,俺们可是”隐隐被数人簇拥在中间的那个青皮,张嘴就要报自己的跟脚,以便喝阻这几人。

不想周秦川腿长脚快,已然到了他面前,一刀鞘打在腮帮上,把他后面的话给打住之余,还带出了几颗牙齿。

几个侍卫见周秦川没有停手的意思,手下同样没有放松,跟在周秦川身后闯入人群之中,将混混们打得哭爹喊娘,不过数息工夫,就四下散了开去。

跟着秦博一道而来的这些人,不论是汉是蒙,都在南逃路上经历过血腥争斗。

但凡全须全尾活下来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之人,身上要杀气有杀气,要武技有武技,一帮子没上过战场的青皮混混,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这些日子周秦川跟着秦博拜访各路权贵,偏偏全都吃了闭门羹,心中一直憋着火,今日这番打斗,总算消了些气。

不是没想过,可能会招惹到这些青皮背后的人,能在京师一带为恶,显然不简单。

可周秦川正愁他们的事难以上达天听,还巴不得把事儿闹大些呢,要是能闹到朝堂就更好了,秦博直接同皇帝要块地驻牧,不比找人托话说情的好

“阁下何人”

拦在前头的书生身材高大,手持一根不知从哪儿踅摸来的长笤帚,满怀戒备地看着周秦川问道。

此人有些身手,周秦川打倒几个泼皮后,就从人群缝隙中看到,他以笤帚为武器,借着狭窄的巷道,堪堪敌住了想要上前围攻他们的混混,护住了身后的另一个书生。

笤帚端头捆的是竹枝,杆把是木棍,落在此人手中,使得是战场上的枪法,虽然有些稚嫩,不够狠辣,但用来对付地痞却是足够了。

“两位兄台莫要误会,我等在酒楼之上,见到此地”

周秦川抱拳行礼,正待解释,只是不等他把话说完,从高大书生背后探出一个脑袋,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

“你是周老弟”

周秦川收拳抬头,拿眼望去,但见问话之人,不是赵子桐又是哪个,只是脸胖了一圈,难怪那头驴如此眼熟,背影却又不太熟悉。

“赵大哥”

他乡遇故人,周秦川喜不自胜。

“真是周老弟,一年不见,又长高了不少,弄得我一开始还不敢相认。”

赵子桐也很高兴,从人背后绕过,跑到周秦川面前,执手大笑后,对高大书生说道:

“都是自家兄弟,王兄,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几人边寒暄边跟着周秦川往回走,赵子桐显然没什么防备之心,一年来的大致经历很快就从他自己口中说了出来。

有了周秦川传授的面包秘方和经营之道,他的客栈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又有小段打理,更没有什么操心之事。

东叔一心想要赵子桐在科举路上更进一步,奈何他志不在此,以前为了县学给的那点口粮,稟生年考时还用下功。

客栈生意一好,没了衣食之忧,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不是说他不读书,而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