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牟明 > 分节阅读 115

分节阅读 115(2 / 2)

他哪知道,苏幼蓉早将教导他的职司交给了秦琪,读书写字的恶梦并未结束。

陪同他们进京的,还有一千大同边军,由阳和卫高同知率领,此乃朝廷通过兵部下的令,算得上一次公费旅游。

不但有点小功劳,还能在京师露露脸,高同知和他手下的士兵都很兴奋。

门达在经过身份勘验后,自然也得以锦衣卫的身份进京。

作为唯一一个从草原变乱到入关投明都全程参与的大明官宦,门达不但得向锦衣卫禀报详情,今上那里估计也逃不脱。

京中赶来勘验门达身份的,是南镇抚司的一个镇抚使,据说叫卢忠,此刻脸上虽然挂着笑,心里却在叫着苦。

听说瓦剌王子率部相投,其间有锦衣密探的影子。

本以为这泼天的功劳全是他们锦衣卫的,这回能狠狠长一把脸。

谁知谁知还有马庆这厮参与,这么一来,锦衣卫的功劳可就小多了,甚至在明面上,还得感谢马庆的及时援手。

据门达所说,当年顶头上司被下狱问罪后,他孑然一人,身无分文,乏人支持,茫然无措间,就要放弃塞外已然铺陈好的线索,回京复命。

巧遇大同镇守中官马庆后,有了他的支持,这才得以继续留在塞外打探消息,此次能够说服瓦剌王子南下附明,更是马公公耳提面命的结果。

卢镇抚使暗中恨恨地瞪了门达一眼,这个不成器的家伙,干什么不好,偏生投靠了死宦官。

遇上门达眼光,转瞬却又换了笑容。

不爽归不爽,反正自己这个镇抚使既无实权也无靠山,天大的功劳分到自己身上也不过是毛毛雨。

人却不能得罪,不提眼看就能飞黄腾达的马庆,就是门达,估计也能因功升至镇抚使,和自己一样的位置,再有马公公撑腰,前途无量啊。

只是自己就惨了,此次大功变小功的锅,多半得自己来背,看来得

脸上挂着笑容的卢忠,眼光在门达和马庆的身上扫来扫去。

第243章关于第241章的修改说明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请记住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242章交易

马庆乐滋滋地与门达站在一起,言笑晏晏间,两人相谈甚欢,与卢忠卢镇抚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没法不乐,瓦剌人入关后不久,门达就带着瓦剌大王子的亲信主动找上门,先是说自己资历浅薄,不足以担当这天大的功劳,想要邀他共享富贵云云。

初时马庆并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凭什么将诺大功劳让给他,不过在听了门达的一番话之后,倒是信了七八成。

这厮就是个纯粹的细作,只认识同他单线联系的上司,偏巧他那上司与马顺一伙儿,在今上登基前被清理了。

随后独自一人在外浪荡数年,好运结识了瓦剌大王子,此次草原内乱,逃得性命之后,大着胆子向瓦剌大王子建言,南投大明,没想到就此被采纳,完全就是走了狗屎运。

要不是瓦剌人愿意替他背书,哪有这诺大的功绩。

若据实上报,说不得还要被锦衣卫追究他经年不回衙门履职复命的罪责。

只是功劳虽大,但没有靠山的话,想要积功升迁,谋个好差事可就难了。

因此找他分润功劳,共享富贵也就说得通了,得找个靠山啊。

再等瓦剌大王子的亲信其实就是周秦川有求于他后,马庆差不多全信了,坦然受了这份意外大礼。

瓦剌人的要求很简单,不过是要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美言几句,最好能保留他们原班人马,并在长城一线划块安全的草场,以便他们生息繁衍。

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宦官,满足瓦剌人的要求,罩着这个小小锦衣卫百户,马庆自认还是做得到的。

随后三方细细计议一番,统一了口径。

至于马庆在大同与阳和堡城头的种种失态之举,嘿嘿,有何要紧,只需咬死说是为了不让门达泄露身份而做的配合,有门达诚心相投并出面作证,谅那几人也不能拿他怎的。

“贤弟,”马庆笑眯眯地拍了拍门达的手以示亲近,又指了指身边心腹说道:

“我这管家,名唤马奎,最是老练,我把他派给你,一路之上由你使唤,进了京后,该如何拜山门,他自会妥当处置,听他安排就是。”

“谢过公公。”门达赶忙规规矩矩地作揖行礼。

听了周秦川的指点,他将大半功劳让与马庆,如今在外人眼中,他已算是马庆的人了。

“你我交情,何须多礼。”马庆哈哈大笑,又附耳低语:

“贤弟放心,若锦衣卫那边呆得不顺心,等我坐上厂督之位,掌刑千户一职,虚位以待。”

自王振死后,厂卫势力大减,东厂厂督的位置虚悬已久,有了这泼天的功劳,马庆觉得自己有资格能坐上一坐了。

前些天他已派人进京,上下打点运作,不出意外的话,瓦剌人受封之日,就是他升迁之时。

马奎进京,帮门达打点不过是顺手之事,真正的目的,却是要做那最后一搏,以便他顺利接掌东厂。

“公公厚爱,愧不敢当。”门达拜谢。

“至于瓦剌那边,等会儿你路上同他们说说,让他们放心,我的奏折已经送出,一切全按咱们商量好的办。”

马庆又低声交待,此际人多,他自是不好与周秦川等人太过亲密。

门达再度致谢。

相较马庆压抑不住的兴奋,前来送行的其他几个大同高官,就显得平静多了,正客气地同秦博攀谈。

这趟功劳虽大,但对他们而言,算是雨露均沾,想要更进一步,还得看平日里的政绩和上意。

特别是年富,他是景泰二年才出任的大同巡抚,到此不过三年,就有再大功勋,哪能这么快就升任他职。

是以最为平静,仍一如既往地做自己该做之事,对此,周秦川是服气的,刚进斜方谷的第二天,这位年巡抚给他们拨的一批粮秣就到了,称得上是干吏。

虽然他们目前并不缺粮,但谁会把钱粮往外推呢,自是笑纳了。

除了粮食,兵刃箭支其实损耗不少,周秦川倒是想补充些,只是当下局势,不便提出,更不宜私下活动,且等有了定论后再说罢。

“小妹,我等走后,你当小心谨慎,切不可招灾惹祸。”秦博絮絮叨叨地交待着。

前来送行的大同文武官员,也就马庆最上心,其余人等,同秦博客套几句后,都已离去。

说起来,这是大大失礼之举,不过这也是秦博有意为之,他以要同自家小妹说些体己话为由,率先告的辞,众官员知情知趣,干脆顺势早早离开。

“知道了,啰嗦。”秦琪不耐烦地撇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