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商户知道他们底细,小声解释了几句。
简单地说,板升实为蒙语,有城、屋、堡的意思,会侍弄这些建筑的多半是汉人,因此被逐步引申为草原上的汉人聚集地。
在中、晚明时期,汉人大量逃亡塞外,形成了不少规模不等的板升城,至于此时,这种风潮尚未形成,也就只有这些经常在塞外跑的老江湖方能懂得其中含意。
“观礼观礼啥意思”小济不得其解。
“不学无术。”苏幼蓉叱道,“观礼就是去参观庆典,然后再吃上一顿。”
“哦,有吃的啊。”
小济明显只注意到了吃,气得苏幼蓉又把当晚的写字任务加了量。
“这么多人都去啊,坐得下么”有人发问,他们这些小商家全部加起来,也是有四百来号人的。
“都去都去。”王五还是笑眯眯地回答,“放心,没事儿,吃不穷我们的,就当为古北口没给大家交底的事儿,给大伙儿赔不是了。”
是真赔不是还是鸿门宴呢,众商家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色,却又不能不去,纷纷应了,周秦川三人当然也不例外。
“板升城就在那两座山包之后,过了垭口就到,大伙儿下午自去即可。”
王五把地方指明,开始告辞,临走前还说板升城都是汉人,让大伙儿不用拘束,平时若无事,也可以去逛逛。
众人全当他在说客气话,开玩笑,要是没有你们首肯,乱闯乱入,再被一箭射杀了,找谁说理去。
听说有吃的,还是白食,本着不吃白不吃的态度,申正末刻下午不到五点小济就开始催着去了。
周秦川他们的生意本就可有可无,遂依了他的意,早早收了摊,朝着山垭而去。
从集市到垭口其实并不远,最多也就赵氏客栈到村子里的距离,山坡也不陡,对颠沛流离了几个月的周秦川他们来说,几乎不费力,不出一刻,三人就过了两山之间。
尽管从王五口中得知山后就是板升城,但垭口后的场景还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沿着另一侧的山坡,是一座大型堡寨自山腰向山脚铺开,堡寨周围有简陋的木桩围栏,堡寨规模不小,周秦川自觉欠缺经验,竟然估不出大致人数。
一条河缓缓从寨前流过,河两岸是大片田地,田里已然只剩下了光秃秃的麦茬。
密密麻麻的人群,聚在田边空地,正热火朝天地将已经晒好的麦粒收袋装好。
“怪不得这里的粮食卖不上价。”苏幼蓉在一旁喃喃说道。
没错,有粮食出产,蒙人还愿意买粮就不错了。
怪不得前两日王五这些人一个都不见人影,原来是在此抢收粮食。
怪不得今日请人来参观,原来是要搞丰收庆典。
只是在蒙人的地盘上,有这么多田地,收获了绝不算少的粮食,这种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下山的时候,周秦川忽地想道,这么多汉人,不会都是从汉地忽悠过来的罢。
可能性极大,且看与他们同路而来的那些农夫农妇,占据了大多数,估计这板升城还有周围的田地,就是靠着这些一批接一批从汉地而来的农夫建成开垦出来的。
第154章观礼
至于他们这些小商家,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便为之,带到此地做一番交易,缓解此地货物紧张的状况罢了,就是不知货卖完后会如何安排他们。
堡寨空地前,有一小块空地,一队蒙人看样子也是刚到,纷纷翻身下马,把鹿、黄羊、麂子、狍子等猎物扔到空地上,估计刚刚围猎回来。
王五带着人站在空地边,笑意吟吟地同蒙人们打招呼,接手猎物的洗剥。
“唷,周当家来了。”
王五眼尖,记性也好,周秦川他们刚下山,还没走到堡寨门口,就被他看见了。
“抱歉抱歉,刚开始准备,想要吃上东西,还有得一阵子。”
“无妨,是我等来得早了,不用理会,我们四下逛逛就好。”周秦川回礼道。
“请自便,板升城外不拘何处,都可随意参观,若想进板升城的话,我可以安排个人送你们进去看看。”
王五热心地介绍。
周秦川三人谢绝了王五的好意,沿着河边走了一小圈,见识了一下麦田之后,拐到了堡寨边上。
他们并未进寨,只顺着围栏走了一圈,隔着栅栏打量了一番。
里面的房子称得上五花八门,有木屋,有土屋,更多的是小小的窝棚。
看得出来,木屋土屋几乎都有人住,而窝棚则有空闲,也不知道是有人离开后留下的,还是早早盖好备用的。
窝棚和窝棚之间的空地不少,想要加个院墙什么的很方便,估计那些木屋土屋就是在原先窝棚的基础上加盖的。
整个堡寨里出人意料的干净,并没有污水横流,屎溺遍地的景象,小型的茅厕鳞次节比地遍布各处。
看来为了堆肥种地,这里的人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围着板升城转了一圈,周秦川也大致数了一下。
连上窝棚,估摸着有一千二百多的房屋,那就是一千二百多户,除去两三百户的空屋,这个板升城少则三千人,多了能有四五千人。
等周秦川他们回到堡寨前的空地上时,时辰已经不早,不少商家也到了。
篝火一堆又一堆地点燃,猎物被烤得滋滋冒油,四下飘香。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晚宴终于开始了。
之所以说晚宴,是因为周秦川他们还在四下闲逛之时,王五等人就把所谓的庆典给弄完了。
其实就是丰收之后的拜神谢礼仪式,搞得有模有样的,周秦川远远看见,还想近前凑个热闹,奈何人多,实在挤不进去,只得罢了。
如今板升城里的汉人差不多全都各回了各家,来捧场的蒙人也不多,剩下的不是小商家,就是当初在古北口忽悠大伙儿的各个伙计,人数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哈喇河边的那个掌柜也现了身,带着王五和其他精明的伙计,频繁穿梭在人群之中。
直到此刻,周秦川才知道此人姓莫,王五他们都叫他莫掌柜,看来是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诸位,让我们满饮此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莫掌柜走到一个地势较高之处,端着酒碗又向大伙儿敬了次酒。
现场几百号人,自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听清他说些什么,不过每隔数丈,就有伙计候着,替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