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牟明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2 / 2)

不过想到小济大字不识一个,算得上睁眼瞎,不懂规矩,倒也情有可原。

和周秦川兄弟相处了不短的时日,两人的身世来历,苏幼蓉已了解得差不多了。

虽然看小济个矮,并不知其具体年纪,不过看他聪颖机警,早该开蒙了。

之前在路上风餐露宿,不便行事,如今在客栈做工赚钱,想必能呆上一段时日,正好借机教他读书认字。

免得这小子头脑活泛,却无处可使,以后再闹出笑话,做出什么犯忌的事儿来。

想到此处,苏幼蓉的脸色总算阴转多云,冲小济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边。

“幼蓉姐,我错了,你要打要骂,随意就是。”

尽管不知自己错在何处,小济还是乖乖来到苏幼蓉身边,表示自己任打任罚。

他自被苏幼蓉夺了手中笔,先是怔忡了一会儿,但见苏幼蓉脸色不善,知道自己惹了乱子,不得不乖乖站在原地等候发落。

如今苏幼蓉在他心中的地位,比之周秦川可能还稍有不及,不过一旦惹了这个小姐姐,令其不高兴的话,小济却是丝毫也不敢反抗的。

面对周秦川的数落,他还敢回嘴呛声,要是被动手收拾的话,他是能跑就跑,不会轻易认输。

可一旦苏幼蓉真生了气,小济就一点都不反抗,怎么骂都不还口,乖巧得很。

至于打嘛,迄今为止,苏幼蓉还未动过手,小济倒是不曾被她打过,也就不像同周秦川那般闹得鸡飞狗跳。

在他心中,苏幼蓉已是母亲和长姐的完美结合物,他不愿意让小姐姐伤心。

再说了,苏幼蓉骂不出什么脏话,又不打人,与其瞎跑让她伤心,还不如任其发落消消气呢。

只是这些都是小济以往的经验,很快他就能知道,苏幼蓉的惩戒是如何的痛苦了。

“不知者不怪。”

苏幼蓉想清楚后,气消了大半,打算开始实施她的想法:

“小济,你也老大不小,早该读书识字,学点规矩了,看你对纸笔这么感兴趣,姐姐很高兴,这就教你识字写字如何”

“好啊。”

小济没怎么细想就应承下来,他以前没碰过笔,今日所为纯是一时兴起,觉得写写画画挺好玩,才找了张纸涂鸦一番。

既然小姐姐愿意教他,自然更好不过,想到今后可以像兄长和姐姐一样读书识字,小济还有点兴奋。

“既如此,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开始”

苏幼蓉雷厉风行,虽然是在问,却没有丝毫征求意见的意思,从柜台下抽了几张竹纸出来,又换了杆大笔,略略沉吟了一下,开始下手写字。

竹纸和笔墨砚台是两日前他们托人从州府带来的,小地方想要凑齐读书所需物件,其实并不容易。

本来客栈不是没有,大堂里有套简陋的文具,东叔就是用其来记账的,不过苏幼蓉并不太满意。

赵子桐作为秀才稟生,自然有上好的文房四宝,不过他们作为伙计,哪能擅自进去取用。

索性自己花些银钱,用起来更舒心一些,也不会被人说占便宜而落下口实。

文房四宝中,苏幼蓉最在意的,是笔和墨,挑的贵一些,砚台和纸就用的是最便宜的。

特别是竹纸,这种纸价格便宜,甚至还比不上好一点的手纸,不过却是贫寒学子练字抄书的最佳选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周秦川边看边念,前四个字才写完,他就知道这是千字文了。

幼童发蒙,多以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肇始,其中千字文相对要难一些,苏幼蓉让小济一来就学这个,呵呵,臭小子有的苦头吃了。

听得周秦川在轻念,苏幼蓉平心静气,一次写完八个字罢手后,方才说道:

“听小济说,秦川哥也是腹有诗书之人,点评一下小妹的字如何”

“好很好非常好”

周秦川想都没想,六个字就丢了出去。

他看得出来,苏幼蓉这几个字与他印象中的柳体相比,称得上惟妙惟肖,但要他夸在点子上,可就为难了,只能把几个大而化之的谀词奉上。

噗嗤

苏幼蓉一笑,又瞥了周秦川一眼,嫌这赞语没什么诚意,把手一横,将笔递了过来:

“秦川哥也露一手罢,写几个字出来让小济挑一挑,喜欢谁就临谁的字。”

这周秦川被将住了,他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尽管上大学前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写得也不算差。

和李漆相比还算过得去,但在苏幼蓉这几个字的映衬下,就不够看了。

罢罢罢,还是老实承认吧,以后还得长期相处,是不可能蒙混过关的。

“幼蓉,你就别取笑我了,我哪里算得上腹有诗书,顶多识得几个字罢了,写出来的字更是远不能和你相比。”

苏幼蓉噗嗤再乐,尽管小济一再吹嘘他兄长如何有才,但她早从周秦川的言行举止中看出端倪,想来识得些字,但却绝不是饱读诗书的学子。

只是没想到对方坦诚得紧,才一问就直说了。

第103章挨打

“兄长,要不你和我一起练字罢。”

小济突然插嘴道,右手还是如同拿笤帚一样拿着笔,对于周秦川逊称自己只识字的话,并未放在心上,兄长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睿智博学的兄长。

只是觉得两个人一起练字的话,应该更好玩些。

听到此话的周秦川却是心中一动,是个好主意。

他自后世而来,很多繁体字能蒙出来,不过大都不会写,这般写一遍千字文下来,文字这一关应该就能过了,顺便也把字儿再好好练练。

此时写出来的字体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颜面,更是读书进学上考场的敲门砖。

若写出来的是一笔狗爬字,你就是学富五车,妙笔生花,在科举路上也是走不通的。

“行,咱哥俩一起练。”

周秦川很快打定主意,答应了下来。

苏幼蓉闻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眼下他们不过暂时栖身此地,只需攒够银钱,就会继续北上,她相信周秦川也是这么想的。

之后不论是去张秋还是京津,总得有个讨生活的路子才是。

眼下卖面包的行当不是不行,不过终归辛苦了一些。

作为小本起家的法子不错,若想再进一步,就有些不够看了。

父亲的本事虽然没有学全学精,但苏幼蓉还是想再开个书画铺子。

这行当她门儿清,利润丰厚,运气好的话,做上几笔就能发家,还不用太过操劳。

赚钱的同时继承家业,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岂不是好。

只是她一介女流,抛头露面始终有不便之处,周秦川若能出手相帮就最好不过了。

不过干这行当所需学识不浅,尽管尚不知周秦川成色几何,但就谈吐来看,苏幼蓉认为还是不够的。

最好能跟着她学上一段时日,但是要一个大老爷们儿请教她这女流,这种话苏幼蓉可不敢说。

像小济和她阿弟这类稚童跟着她开蒙读书,没多少人会有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