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历史可谓悠久。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诏改为青羊宫。
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但其规模于蜀中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今日上千名来自顺庆、重庆一带的士人聚集于青羊宫,准备参加东王孙可望主持的“特科”科举。
这些人多数怀有二心,与蜀中密谋迎接王应熊大军入川的野心家们有所联络。但在西明大军的赫赫威势下,认为现在起兵时机还不成熟,又被孙可望的言辞所蛊惑,所以全都轻易地离开老家,来成都参加科举。
除了这些在乡里具有一般领袖地位的士绅以外,曾英、杨展为首的一批外地诸侯,也相继抵达成都。
孙可望给出的借口是调他们来入京听封听赏,再加上张献忠远出成都郊外亲自迎接诸侯的隆礼,都让曾英和杨展等人放松了警惕。
终于到“特科”科举举行的这一天了,青羊宫附近人潮汹涌,熙熙攘攘,上千士绅都握管持册,华服入宫。
曾英和杨展两个权倾一方的大诸侯、大军阀,也各自在上百名家丁卫兵的簇拥下,车仗隆重地赶来青羊宫观摩特科科举,并准备在科举结束以后接受孙可望的公爵封赏。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嘉定州人,崇祯十年武状元,白皙文雅,文武兼备,尤其精于击刺骑射。少年时参加童子试,主考官一见,就吃惊的说
“这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
崇祯十年杨展去京城参加武科会试。临考前,皇帝宠信的一个大太监叫人牵来一匹烈马,在教军场叫阵
“谁敢骑上这匹马,就保举他高中。”
众多的武举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因为这匹马体形高大,性情狂躁,四蹄刨地,直往前窜,一副凶悍难制的样子,两名马夫死命拽着铁缰绳,都立足不住。
这时一条大汉手持弓箭,几步窜到马前,抓过缰绳,飞腾而上,骑着烈马在教军场纵送回旋,往来驰骋,并且探身射出九箭,箭箭命中靶心。他边跑马边扬声高喊
“我,四川杨展也!”
大家又惊骇又敬佩,从此杨展名震京城。
这个故事当然有虚构的成分存在,但杨展的武名在四川十分有名这一点是不虚的。他本是游击,不久又升任参将,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老家嘉定一带威望极高。
曾英的年纪则比杨展还要小得多,难怪人们都叫他曾公子。
他祖籍福建,随同父亲做官来到这里,不幸的是父亲病亡,曾英就留在了四川。他倜傥多才,心高气傲,仗义疏财,多有侠气,蜀中豪杰都愿意结交他。
曾英带着两个副将一起到成都,这两人都是他在巴蜀结交的豪杰,一个叫李占春,绰号“李鹞子”;一个叫于大海,绰号“于老虎”,都剽悍敢战,尤其是李占春,出手凶狠迅猛,有万夫不当之勇,深得曾英喜欢,认作义子,其实两人也差不了几岁。
这一行人马声威远隆,派头极大。孙可望带着另外三个兄弟以及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潘独鳌、徐以显二人,站在青羊宫的阁楼上,看着这些人慢慢走进宫中,嘴角终于露出阴寒的微笑。
刘文秀心怀仁心,犹豫着说
“顺庆、重庆二府士人上千人,不可能人人都参与阴谋,我看不如将他们先行关押起来,待仔细审讯以后,再做严惩。”
李定国也忍痛地说“确实,否则我们滥杀无辜,将得罪于蜀人。”
孙可望却阴冷地说
“蜀獠难治,孤此次杀戮已经是证据在握,仔细辨别的确不错,可那样就能让蜀人怀德吗?我看未必。西营尊奉桂王朱由榔称帝,已经给足了明朝旧官好处和面子,可他们依旧受江南伪朝的密诏妄图谋害我等。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我辈治蜀,光用大肆的封赏是不足够的,现在是时候用雷霆手腕震慑一下蜀中豪强。如此宽严结合,刚柔并济,才能起到安定大局的作用。”
潘独鳌和徐以显二人都不是好杀之人,但他们此时也都赞同孙可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