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1 / 2)

<tent>

陕北顺军对于李来亨打算放弃延绥三城的决策,都非常不满。毕竟无论是袁宗第,还是王永强和孙守法,都在陕北一带和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清军苦战一月,死伤极重,本地百姓也积极支援顺军,此时大军不战而走,无疑将丧失人心。

但若硬要同清军会战,多尔衮和吴三桂的八万清军,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于关中顺军都占据绝对优势,何况长安被烧毁以后,关中积储尽失,已经难以再维持长期战斗。

关西与山东,关西积谷已失,民生凋敝,各地盗匪、军阀、乡团蜂起,城池皆残破;山东则在顺军占领以前,就遭到过清军入关劫掠部队的大规模屠掠,当地百姓对满洲人敌意很深,郭君镇、郝摇旗、谷可成等大将率领重兵,足可以遏制豪格南下,截断漕运。

残破的关西,拥有漕运命脉的山东,孰轻孰重,已经十分清楚。

李来亨以数百亲军直入关中,平定长安叛军、救出延绥守军,又迁民东进,加上贺珍的惊人发挥守住了汉中,则是为将来恢复陕西留下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局面。

但他也知道陕北诸将心中愤愤难平,延绥民气可用,更不能轻易丧失。因此才甘冒奇险,单骑出阵同多尔衮谈判。

李来亨以己推人,当然料定皇太极死后,清军内部必将发生一场血腥残酷的权力斗争。现在顺军主力在山东对抗豪格,豪格极难取胜,即便能够取胜,其嫡系兵力也将受到重创,而多尔衮不战而取陕西,实力保存完好,这就会使得本来势力均衡的多尔衮、豪格两派力量彻底失衡。

以多尔衮的残忍狡厉,他不会听不出来李来亨的话中之意。

对李来亨来说,是以陕西之地换取秦兵、秦民的安全撤出,对多尔衮来说,则是以坐视李来亨安然撤走为条件,换取睿王一党能够获得一个彻底打败豪格的机会。

获鹿一场大战,李自成、皇太极、朱由检,三个皇帝于一日之内丧生。这场明末以来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其余波还在激荡之中,李来亨和多尔衮的决策,皆自获鹿而来,双方都有着整合内部、定于一尊的要求。

崇祯十六年的延安城下,因此终于呈现出一种异常诡异的局面。

清军坐拥绝对优势的兵力,却屯兵绥德州,裹足不前,坐视李来亨从容聚集三城兵力。不仅如此,多尔衮还放任李来亨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将陕北一带愿意跟随大顺军撤走的近十万百姓也一起带走。

吴三桂知道这关系到睿王一党争夺北京中枢大权的计划,因此绝不敢轻易发言。多尔衮自己的亲信锡翰则不敢置信地问道:

“小李贼以三四万人马裹挟十万难民,军民混于一体,此时我军纵骑蹂躏,必当获得大捷啊。”

多尔衮眯起了眼睛,比起像一条狐狸的皇太极,他的智略不及乃兄,狠厉却更胜之,比起狐狸,更像一匹狼。

未等多尔衮做出决定,大顺军方面就派出一名使者,单骑前往绥德州,向多尔衮送来了一封李来亨的亲笔书信。

锡翰唾了一口,狠狠举起大刀,声言要将顺军使者直接斩杀。多尔衮却眉头一动,决定先见一见使者。

使者是李来亨从身边临时挑选的一名文士杜崇礼,他单骑进入清军军营里面,早已浑身僵直,不要说说话了,就连下马都是被好几个八旗兵硬扯下来的。

不过当他得知多尔衮要亲自接见自己的时候,杜崇礼立即想到了出发前李来亨说的话:

“此大事也,成则万户侯之功。”

心下一凛,居然奇迹般地产生一股勇气,啪的一声,振袖直往多尔衮面前,慨然交上信件说:

“晋王新得山东战报,闻贵军与我军交战三场,累战不胜,折兵二千人,今已敛兵退守德州,不再南下进攻山东。

我王闻之,以为此必为九王大患,特遣使来告,以免九王猝不及防,遭致褚英、阿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