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自己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可是事实偏偏如此,清军居然砀山之战真的付出了那么惨痛的损失和代价——而且还是败在区区闯贼的手上!
洪承畴更加百思不得其解,闯贼怎么会有这种实力?难道是因为自己在松锦大战表现过于良好,其实已经把清军的元气彻底打坏了?
所以现在清军其实只是外强干,自己抛下一切尊严投降的这个东虏zhèngán,其实在松锦大战后残存的实力,连闯贼那种弱到一两万明军就能赶着走的杂牌军都不如了?
洪承畴心里简直是悔不当初啊……
好在皇太极知道洪承畴还有大用,顶住了诸王的压力,没有杀掉洪承畴,只是暂时罢去了洪承畴的一切官职,将他圈禁起来——等阿巴泰出关以后,谭泰、遏必隆这几个人,不管他们和皇太极的个人关系是多么亲密,也只好要被一起圈禁起来。
因为砀山之战惨败的事情,皇太极对于阿巴泰和图尔格两路军队,能否顺利返回关外,存有一定疑虑。所以他就派多尔衮带了一支军队,绕到明朝的边关附近,准备接应入关军队返回盛京——如此也是为了将多尔衮调离盛京,又不让掌握太多军队,使得多尔衮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影响力有限的位置上,限制两白旗力量的发展。
多尔衮是这么一个人,他有极大的野心,远非一般将领可比。首先,他希望从他的手为清国征服邻国,扩充疆土,恢复大金朝盛世局面。这样的雄心,在他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当他还只有二十二岁的时候,皇太极曾经问他现在我国又想出兵去征服朝鲜,又想征服明国,又想平定察哈尔,这三件大事,你看应该先做哪一件?
多尔衮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大汗,我看应该先征服明国为是。我们迟早要进入关内,要恢复大金的江山,这是根本大计。”
对于皇太极问他如何征服明朝的事情,多尔衮这样回答说
“应该整顿兵马,赶在庄稼熟的时候,进入长城,围困北京,将北京周围的城池、堡垒,屯兵的地方,完全攻破。这样长期围困下去,一直等待他力量疲敝,我们就可以得到北京。得到了北京,就可以南下黄河。”
皇太极虽然很赏识他这恢复金朝盛世局面的宏图远略,但也有自己的一番意见。在皇太极看来,光靠清国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全征服明国的。
唯有获得明国内部力量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超越大金盛世的宏大伟业。
所以他最初才想到了联络流贼的办法,可是偏偏这些流贼,不管是袁时还是李自成,没有一人和清军合作。这些奇怪的叛乱者,明明也是和明朝为敌,却从头到尾,不仅坚持不和清军合作,甚至还几次三番攻击入关劫掠的清军,反倒给明朝帮了忙。
但是现在形势又起了一点变化,据说流贼已经控制了关内两省的地盘,又打垮了孙传庭。皇太极从洪承畴那里了解到了孙传庭在现在明朝内部地位的重要性,孙传庭这一支兵团的失败,也意味着明朝的天下全面动摇。
皇太极因此感到时机正在走向成熟,很早以前,他和内院大学士范程就有过一个秘密的计划。只是为了避免诸王贝勒的反对,他没有将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公之于众。
现在看来,这一计划的实行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皇太极便挺着病躯,开始加紧了自己的布置和安排,他派多尔衮去策应阿巴泰、图尔格两路兵马,也是为了给这一个计划铺路。
“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皇太极对问题的本质看的十分清楚,盛京的冬天十分严寒,他鼻腔里一阵发痒,用手轻轻抹了一把,就看到手指上多出一滩血迹。
皇太极暗自叹息一声,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可是与明争天下、与流贼角天下的时机却也越发迫近。
即便身患重疾,为了数十万满洲人的百年命运,他也不能不担负起这个沉重的责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