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425

分节阅读 425(1 / 2)

d才带着本部人马,薛万备带了五百亲卫护队,一起赶回峡州城下,向行军元帅李靖汇报战果了。

李靖暂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围而不打,下令在城外原地扎营,过万将士挖壕沟,筑堡垒,埋鹿角,每隔八十步竖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建立辕门,点将台等,这将会有一场鏖战,不急于一时,寻找机会下手。

把防御工事建立完善后,防止对方的攻击,越是稳固,布军严密,给城内的守军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主营寨设在一处矮丘之上,这是峡州西北一处高岗山丘,就地利用树林山势,乱石丘凿等种种天然条件,砍木立栅,插上密集的马矛,防止敌军骑兵夜里出城突营。

成千数万将士齐动手,挖出长达数里的壕坑,与峡州城形成彼此对峙之局。

黄昏来临,只见数里灯火如星光,漫山遍野尽是营帐,军威浑然,肃杀冲霄,使人见而心悸。

薛万备和麦孟才带着队伍回来,留下本部人马在营地等候,他二人来到了主帅大账,拜见李靖。

账内一些将佐正在围绕地图,听李靖讲解攻城的步骤,见薛万备、麦孟才两员虎贲之将到来,知二人今日战功,都肃然起敬。

“拜见大帅”

“不必多礼,两位将军辛苦了。”李靖面带微笑,负手走到桌案前坐下,要听一听二人的汇报作战情况。

薛万备和麦孟才拱手递交了写满战绩成果和士卒伤亡的折子,侍卫传递,李靖接过来翻看,一边听着二位将军描述。

此次作战,歼灭梁军万余人,逃散了一半,还有七八千被俘虏了,关押在渡口处的临时营地。

而自己一方,两支队伍分别伤亡三千人、七百人,对主力军影响不大。

“战绩不错,这一次胜得漂亮,两支队伍都有功劳,本帅会根据两支队伍发挥的作用,以及杀敌情况,给予评估,上报兵部,到时候封赏由朝廷定夺。”

“多谢大帅”

这时候,一位谋士起身道:“大帅,这些俘虏接近万人,可不在少数,我军粮草有些紧缺,如果再养着如此多的俘虏,怕是有些不妥。属下有一计策,不如把这八九千降兵,分散在峡州四面,然后给他们武器,全部换上咱们的衣甲,用墨汁涂脸,看不清容貌,然后用来攻城,我军派果敢直士负责在旁督战,如果有不尽力,或是退后者,就直接斩杀,这样彼此消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倒是好利用一把。”

在场的将领闻言,都微微点头,虽然谋士用计,向来阴狠毒辣,但的确好用。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俘虏关押的危险,也能解决耗粮问题,把降兵用来攻城,对抗城头的守军,相互伤亡,并不损耗自己的兵力,的确是个好法子。

换了衣甲,涂抹面容,使得守军无法认出,一旦上了战场,杀红了眼,谁也顾不上谁了。

而且身边跟着督军,后面又是弓箭手瞄准,谁也不敢不尽力,或是临阵倒戈。

李靖沉思一下,目光扫了一眼,见场内的将佐们,并没有反感这个计策,也没有其它不同意见,微微点头,也赞同了此计策。

以前李靖觉得,这主帅只要懂得行军打仗就成,但随着他出兵南下,独立领兵,李靖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军中,也需要讲政治,讲平衡,讲策略就比如,谋士与武将之间的见解冲突,将佐之间的攀比功劳,相互嫉妒等待,需要平衡与安抚。

如今,李靖觉得自己做统帅久了,似乎也像半个政客了,不过,他并不喜欢这样的束缚,更喜欢做纯粹的将帅。此时,压住其它想法,开口道:“就这办了,明日三面攻城,给峡州城内的守军留一个退路,如果能威慑他们早一点逃走,峡州轻易拿下,就更好了,不宜再次耗费掉太多时间与兵力。”

“末将明白”诸将拱手应喏,领命听令。

第九百九十六章玉石麻将

长安城,皇宫内。

今日无朝会,罗昭云批完一批奏折,总算处理了积压的案牍折子,让宦官拿去一摞子奏折,送往门下省复审,然后完成最后程序,就可以送往尚书省,然后分拨到六部机构开始执行。

“陛下,造工局送来一批东西,说是陛下去岁的时候,让他们打造了,已经完工,特意送来,请陛下验收。”

“喔,那朕倒要看看,说是什么东西没有”

“回陛下,说了,好像是,麻将”

“原来是这东西”罗昭云微微一笑,他去年的时候,让直属皇室的造工局,专门负责制造他的奇思妙想,比如牙刷,肥皂,锅炉,暖气片,机械挂钟,指南针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是生活必需品,都的可改造生活状态,与民生息息相关。

尽管传统上整个社会都有士农工商的思想,工业方面被视为淫巧之技,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工业与科学关系密切,各种发明创造,都是工的一种,有格物至理,需要多投入研发才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不假,古代社会发展之所以无比缓慢,就是生产力发展过慢,封建社会两千年,都在重复又重复地进行耕种文明。

土地一年年耕种,朝廷搞税收,以此充国库,然后一代代传下来,每当灾害之念,土地兼并又严重,老百姓无粮可吃,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扯旗子造反了。

如果生产力提升了,会反作用生产关系,会改善民生,百姓富裕,朝廷国力雄厚,不怠政务,不忽视军队作用,尊重文化,那么朝廷就能够延长国祚。

罗昭云对这些想法,已经反复思考了多年,决定尝试一点点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习惯和状态,绝非是统一了中原,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情还有许多要去做。

改善民生就是一个大任务

彻底平定高句丽、突厥、吐蕃之患,如何提防西域与波斯帝国的东进,恢复丝绸之路,把贸易搞起来,也是大任务。

如何开海禁,造船出海,经商也好,去寻找番薯、红薯、辣椒、玉米等等,仍是大任务。

平衡权贵,清明吏治,打开寒门入仕之路,避开党争等等,都需要一步步来调整策略。

任重道远,罗昭云还年轻,因练武原因,体力悠长,精力旺盛,风寒难侵,可以在未来三四十年,把这个新王朝,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必须要比历史书的李唐做的好数倍,否则,自己这个穿越者,实在是荒废了一千五百年的见识。

罗昭云走到殿外,造工局的侍郎,正在殿外等候,一些大内侍卫过来,已经把东西搬出来,一个木盒子装一套,这木盒跟后世的麻将盒大小差不多,但是雕工很好,梨花木,上面雕刻龙凤图案,边角都有镂花饰纹,至少摆放了八个木盒。

“臣造工部侍郎周晋,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这些就是麻将的盒子吗,来,打开一个,让朕瞧瞧”罗昭云对自己提议发明制造的新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