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364

分节阅读 364(1 / 2)

d得这个二殿下成来起来后,用计很深,一改往日好任侠,舞刀弄枪的性格,变得有智谋,有城府,有心计,表面和和气气,虚弱怀古,心中藏得却是杀机。

他们不禁瞅了瞅太子殿下,有些担心,以后唐国若是存下来,太子能否压得住这个皇族二弟了。

当然,这种想法一闪而过,目前还是共抗华朝为首要任务,其它争权夺位,皇嫡争锋,还很遥远的事。

“这件事交给谁去办”

李世民道:“皇兄,我出几个人,负责西侧方位,但人手有限,皇兄那边也出一些得力干将,负责东侧方位,这样向前推进,几日后等百姓割了粮草,就开始把十里外的村落、县邑,全部迁徙北上,赶去晋阳城,过一段时日,我会亲自去监督,加快进度。”

“嗯,没有问题。”李建成点头,同意下来。

当诸将和谋士纷纷起身离开后,只剩下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二人,彼此对望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的忧色,毕竟他们对罗昭云很熟悉,对方更加老练,精通谋算,能否上当,还不好说。

李建成担忧道:“也不知道罗昭云是否会提前有准备,二弟,你也清楚,那罗昭云少年成名,历经无数大战,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从十三四岁出征入伍,从斥候做起,一路提拔,大小战无数,历经厮杀太多,带兵很有一套,而且他的斥候、情报系统完善,只怕我们一行动,说不定他就能得知消息了。”

李世民冷笑:“那也没有办法,这属于阳谋,设下此局,他只要敢来,就会面临粮道的困局,就看他如何破局了。”

“到时候,恐怕粮草押运会非常严密,我军留下多少人马和精兵,能够施行偷袭机会”李建成担忧起来。

李世民道:“精兵是要留下一些,不过,最终的杀手锏却不是那些士兵,而是三弟,玄霸”

“他会过来出手”

李世民点头道“”“是的,玄霸他暂时离开,昨日派人捎话回来,他正在着急许多江湖任侠、绿林高手,组成刺云联盟,到时候,会在后方侵袭大华粮道,还会找机会刺杀罗昭云,只要他一死,大华将会瞬间土崩瓦解,为我们所用”

第八百五十二章保持警惕

祁县城,距离太谷城有百里,是一座小城邑。

罗昭云暂时住进了城内,在这里临时修整,接受各方情报和奏折,处理政事与军事机要。

除了三万禁卫军外,其余大军全部驻扎城外,秦琼、徐世绩、薛万仞、史大奈统领四军在城外,分属四个不同大营。

这些日子一直太原郡推进,离开朝中有些日子,诺大的后方,没有他这个君王坐镇,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

好在他设置的三省六部、枢密院等,多是他的亲信,加上长孙皇后、薛芷箐等人临时处理一些政事,使得朝廷运转正常,一些更大的举措等,都需要他这个大华君王亲自过目。

再没有回京之前,罗昭云不打算过多进行改革等,暂时维持朝廷机构现状,让他们从乱世纷争的局面入手,先稳定地方再说,一切变革与大事决策,等他凯旋回到长安,再做重要决策。

但即便如此,朝中的奏事,各地的情况,都有情报机构不断抄写送来,让他这个君王过目,此时,他桌案上放着一堆密卷,心中对当前长安局势和庙堂朝政了然于胸,各地开展的新政如火如荼,安抚流民,分田入户,鼓励农耕和兴商,分郡县乡村层层管理,统计地区人口,编籍入户等。

绝大地区大华临时律法全部试推行,基本保持了开皇律,同时删减很多重罪,也没有了诸多条款,一切从简,获得广大百姓的支持。

乱世之下,必须先让流民接受,然后稳定下来之后,休养生息,再推行更全面的华朝新律。

关内军事防御方面,各乡镇征兵服役,统一送往军营进行操练,兵马不断扩大,夯实京城附近的护卫军,西北、西南、正西等边塞驻军也都修好防御工事,在要塞处筑建关卡城墙烽火台等,将战乱后的残局,逐渐恢复到隋国未乱前的状态。

看完这些情报后,罗昭云有些疲倦了,这时候,夜已经深了,却又加紧情报被送入城内。

“陛下,来自太原一带的加急情报。”

罗昭云哦了一声,太原乃是这次大华重点攻击的目标,也是关乎天下统一的障碍,所以格外关注,他接过了情报信函,认真扫完之后,皱起了眉头。

上面的写的情报是,唐军正在迁徙太谷城到晋阳城之间的百姓,似乎在进行清野行动。

“坚壁清野,历来有之,唐国这是要跟我打持久战,坚壁战,不到最后灭亡时候不投降了。”

罗昭云放下信函,通过此事,可以看出唐国死守到底的决心。

“咦,不对”罗昭云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目光盯着太谷城与晋阳城之间的距离,还有地形轮廓等。

如今华军的展现太长,从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到河东,然后北上过临汾郡、西河郡,攻入了太原郡的边缘地带,大军剑指核心腹地晋阳城。

倘若唐国坚守晋阳,华军长驱深入,那么后方补给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罗昭云想通此点后,对补给和粮草,多少有些上心了,虽然可能是他自己的杞人忧天,但不得不防,还是得叮嘱史大奈负责后军,要保护好辎重队伍,确保粮道的安全。

黄门侍郎萧瑀这时候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