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2 / 2)

“而且,我自幼在东北边戍长大,与这里的山川河流,百姓民风,有着不解之缘,燕郡的百姓,本帅都当成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必须要搭救,不会把百姓丢掉不理。”

“哗啦”场内的武将们全都起身,朝着罗昭云齐刷刷的施军礼。

他这一席话,得到了诸将打心底的拥戴,有的眼眸发红,鼻子发酸,一大部分人都是北方四郡的人,所以,他们更能受到感动。

“诸位都请坐吧。”罗昭云让众人坐下,整个大帐内的气氛变得更有凝聚力了。

麦铁杖血气方刚道:“大帅,既然如此,那跟五股骑兵一战的事,就交给末将吧。”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当然,正面作战,肯定要交给麦老将军抵挡,本帅会从涿郡、渔阳最大限度再抽调骑兵五千,调拨给你,凑齐一万人马,然后从本帅的燕甲骑营抽出三千兵马给你指挥,正面对抗契丹等骑兵阵,大战个痛快,到时候,本帅亲自坐镇步兵人马,在后方布阵,你们且战且移动方阵,后退一里,进入我军布阵位置,就可以大反击了,这次的伏击,不是在暗,而是在明,当地人看到我军兵力方阵后,就不会疑诈了,否则诱敌深入,高氏的人未必会中计。”

麦铁杖有些不解,如果不用步兵伏击,那么把敌军骑兵逐渐引过来,还有什么意义吗

罗昭云解释道:“你们不用佯败,真正作战,徐徐后移就可以,这是作战的一种以退为进,削减敌军冲击力的打法,同样吻合兵法之道,跟纯粹诱敌之形式不同。”

“我明白了。”麦铁杖点头,似乎懂他的意思了,至于具体如何反击,他还是不清楚,依靠步兵吗

罗昭云看着他的神色,就知道他还没有完全吃透新的打法,于是继续说道:“本帅把这次战法描绘一次,其实说来也没什么神奇之处,曾经我也用到过,就是渐进法,我们要占据主动,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等待跟敌军大战,步兵、骑兵排列好后,再把剩下骑兵分成几个千人队,分别埋伏在不同的方位,这样当大战关键时候,我军锣鼓声一响,就多出一股兵马杀出,如此反复,会给敌军造成一种精神压力,不知咱们潜藏的兵马有多少,好像源源不断,士气和阵型都会受到了影响,我军反扑的时机就出现了。”

“可是,如果北齐复国军不急着来跟咱们决战呢”麦铁杖提出质疑。

罗昭云从容镇定,说道:“这不难,本帅派出大量斥候和探子、死士等,赶往关外,除了打探情报,还去烧他们的粮草库,切断他们的储蓄粮草,原本就不充足的粮草突然更吃紧了,北齐军马和胡人骑兵肯定会掉过头,主动迎击过来,渴望速战速决,然后反夺临渝关,自然就会上钩。”

“哈哈,还是大帅高明,老麦我是服了。”麦铁杖跟他相处久了,越来越钦佩他的才智,还有环环相扣计谋,灵活应变的打法,如水无常形,随机变换,遇到这样的对手,谁都头疼,不知什么时候就被算计了。

罗昭云这次会给新人出头机会,冲锋陷阵必不可免的,把樊东尹、贺若怀廓等人投入到麦铁杖麾下,参与骑兵对决,磨炼胆气和实战经验。

这些新人校尉们,还是感到兴奋的,因为都是名门之后,心高气傲,觉得自己的才学不低,而起破得家传,又熟读兵法,只要有机会就能崛起,这种心态最危险,如空中楼阁不牢固。

就如同那个斛律光的嫡孙,自持名将战神之后,其实就是赵括的翻版,只懂纸上谈兵,读书太教条,理论上研究,跟战争中活学活用,瞬息万变的形势来判断,雷厉风行,果断发号施令,能够管住桀骜不驯的将领等等,这都是需要魄力和经验的。

罗昭云目光凝视辽西地图,心中轻叹,跟北齐高氏遗族之决战,不可避免了。

第五百五十章出关平乱

早春时节,烟雨凄迷,苍茫的河套之地,山峦起伏,蜿蜒的河套,广袤的黄土塬,如今已经披上一层绿毯。

随处可见的白杨树已经吐芽,垂柳浓郁,婀娜摇晃,春意满城。

晋阳城是西北方位第一大城,扼守向北出关的要塞,是大隋长安北部防范突厥的重要之地,富庶繁华,不少胡人来此做生意,店铺酒楼,茶肆青访都生意兴隆,这得益于河东安抚使李渊的进驻。

年前腊月,李渊带着数万大军,精兵良将进入了晋阳城,成为这里的最高长官,民政与军权都被他紧握手里,震慑太原郡内的乱军匪盗不敢横行,大力恢复当地的经济,使得昔日繁华的晋阳得到修整,重新景气。

不过,即便如此,街头上还是聚集了不少从太原郡各地逃亡过来的难民,一个个灰头土脸,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虚弱无力。

许多难民开始卖儿卖女,这样把孩子寄于大户人家为奴,起码能够活命,不至于饿死街头,风寒病死。

有的晋阳当地户的男子,趁机上街头买回妙龄女子当小妾,单身的可以领回家做媳妇,拮据的男子,带着一些粮食和面饼,也能跟街道墙根下的难民群里挑有姿色的人欢好一次,给些粮食就行了。

李建成通过微服走访,了解到城内聚集的难民疾苦后,迅速向李渊汇报,父子和一些谋士商议后,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安置难民,收买人心,同时使晋阳户籍增多,招揽更多男丁入伍,壮大军队。

“建成,这件事你跟刘弘基来办,为父身份敏感,不宜出面,万一被圣上听到了一些消息,以为我在收取民心,意图谋反,那就事大了。”

李建成知道父亲的性格,有些瞻前顾后,做事不够果断,总害怕出事,被杨广猜忌。

“父亲,天下都乱成这个时候了,圣上这次去江南,就有躲避风险的想法,估计很难再北返,咱们天高皇帝远,救济百姓怎么了,正是父亲树立仁者形象大好时机。”

李渊摇头道:“建成,不可有这样想法,要是世民这样说也就罢了,他年纪轻,热血方刚,性格不稳,果敢斗狠,但你不同,要稳重,你出面,也是代表我李家,至于为父,要尽量闭门不出,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如此才能躲过圣上的耳目和猜忌,可别忘记,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如梗在喉,圣上早就对李阀记恨上了,随时对李氏握有实权者下手。”

李建成闻言点头,虽然他有一些不同看法,但还是以父亲的为主,毕竟他觉得自己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没有在朝中任过大官职,对朝廷仕途水深水浅不够了解,听夫妻的没错。

“你二弟去哪了,怎么一到晋阳,很少见到他的人”

“这个,二弟说晋阳乃是虎踞龙盘之地,这里能人志士不少,决定要为李家结交一些豪杰,日后吸纳过来,为爹爹所用。”

“胡闹,这小子整天净胡闹,拉拢豪杰,他要干什么,想造反啊”李渊冷哼,对这个整日不按常理出牌的二儿子,感到头疼,就怕他不知深浅,弄出些事来,使家族蒙罪受诛连。

“父亲请放心,二弟虽然好动,但也知道分寸,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他比谁都清楚,这小子,精明着呢,本来他就好侠武之事,但是在洛阳,由父亲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