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d是大隋的命运,非凡人所能改变了。

不是他不想改变历史,而是在你能力还不够的时候,你不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去硬碰硬,明哲保身之下,历史还是在大方向上没有变化。

罗昭云已经多次插手历史,引发了一些蝴蝶效应,但还不足以改变整体的脉络。

只有当他足够实力,足够把握,可以不必在乎王命,不必受制于豪族的时候,那也是历史真正的改变之时。

穿越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改变,只是对他周围有影响,可大可小,并非随心所欲,而是看时机、看运气、看实力

罗昭云自己反思,自己不可能劝得动隋炀帝改变性格,做一个好君王,也不可能改变宇文述对他的成见,更无法让世家豪门,放弃他们的价值观,所以,历史的背景暂时是无法改变的,他作为穿越人,只能因势利导,能够适应它,了解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社会风俗,为己所用,才能成大事。

哪怕一代皇帝,要做出与时代违背的事,逆着洪流,终究也要被抛弃。

“我无法改变大隋的命运了,就让它顺其自然吧,还是继续发展自己的力量,等到隋朝倾崩,天下大乱的时候,自己已经储备了足够的力量,到时候,可以天下豪雄相争,那时候,李渊、窦建德、杜伏威、瓦岗李密之外,还有我罗昭云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知道,如果自己要打天下,李渊日后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劲敌,但如今也不能丧心病狂派人去杀李渊一家啊,能否得手是未知数,即便得手,他擅杀朝廷命官,还是皇亲国戚,被查出来,罗家也要陪葬

时机不到,有些事,明明知道未来方向,也无法真正改变,只能朝着那个方向提前未雨绸缪。

薛世雄问:“罗将军,辽东城已经被我军围住,要不要攻城”

麦铁杖豪情不减,说道:“是啊,罗将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趁着我军士气大增,可以拿下辽东城,这等速度,足以让大隋长一次脸了。”

按照历史,这个麦铁杖应该死于第二次辽东登河滩之战,但因为罗昭云统军有方,历史有了变化,他反而没有死掉。

赵才和其它两位将军,也都极力建议,明日攻城,赶在大军回合之前,拿下辽东城,可以为陛下分忧,还能在其他将领前扬眉吐气,同时打通高句丽军。

罗昭云苦笑一声:“诸位将军所想,我何曾不知这个道理,可是,圣旨已到,你们相互传阅看一下吧。”

五位将军接过圣旨后,轮番观看一遍,全都有些垂头丧气,感到无奈。

如果说军令如山,那么皇命,就是天

天威不可触,这些将领,顿时都蔫了,不敢抗命。

“等吧,既然陛下有了旨意,我等遵守就是了,传令五军,撤离围城,集中兵力,在一起扎营,可以有效防御,免得被高句丽军偷袭,我们等候其它各路军马到来。”

“遵命”五位将军听令,没有了异议。

其实,罗昭云早在辽东城内布置了不少眼线、细作、斥候、刺客,同时还挖掘了几个地道,可以派入一小撮人马混入去,偷袭城门,然后夜间袭城,这都是当初占领辽东城后,他派人秘密做的,但现在用不上,因为隋炀帝和一些旧臣,不想让他立此大功。

罗昭云自然明白功高盖主的道理,所以,为大隋立功之心已淡化了,反正自己尽力了,任凭杨广自己折腾,听天由命吧。

接下来的数日,罗昭云只是派人在城下叫阵,并不攻城,让守城将军乙支文德、高氏等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何不趁胜攻城了。

乙支文德曾夜间派出几只骑兵偷袭,可是罗昭云的大营似乎早有准备,每次都能预防在先,让出城偷袭的骑兵队伍损失惨重。

双方较量一番后,谁乃奈何不了谁,对峙起来,毫无进展。

不过,利用这个期间,罗昭云倒是派人筑起余梁大道,用布袋装土积累起来,与城池高度相当,到时候可以站上弓箭手,与对面城头的守卒对射。

十日后,各路隋军相继赶到,人数骤然暴增,由二十万大军,累加到了一百多万。

当隋炀帝的圣驾抵达,又携带了二十万的骁果卫,这是从各地征集招募过来,都是精通一些武技,或是天生勇武之辈,战斗力彪悍,他们不是地方鹰扬府兵,而是脱离了府兵田制的募兵,不必耕种田地,民兵合一,而是纯碎以战为主的实力劲旅。

这一次,隋炀帝信心满满,他要试一试自己重组招募的骁果卫,战斗力是否强悍,以辽东城为例,誓要挽回去年鏖战二十多日的颜面。

杨广郑重其事道:“传令下去,明日攻城,骁果卫负责攻南门,罗昭云统军负责攻西门,李景带军负责打东门,宇文述带兵打北门,其余各路将军,朕会划出兵力归属与安排,哪那一路,先能光明正大攻克辽东城。”

第三百八十二章肉飞仙

四面合围,辽东城再次处于风口浪尖,当第一缕晨曦照射而下,四面八方的隋军已经密密麻麻布好了阵势。

都是真正的战阵,没有那许多花哨,也没有繁褥,说到底,军中阵法其实就是诸兵种的合理分配,担负不同任务的诸军营的合理排布,否则,大集团军作战,一盘散沙,没有秩序,指挥瞬间崩溃。

先锋阵、前阵、中大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阵、策殿后阵

云梯、楼车、撞门车等都列好了,只等一声令下。

一眼望去,那一块块方阵就像无数的矛、斧、刀、箭组成一台恐怖的杀人机器,胄甲生寒,兵戈发出凛冽杀气。

“陛下,时辰已到。”苏威一身长袍,拱手说道。

隋炀帝坐在木架高台的龙椅之上,微微点首,开口道:“传令,攻城”

“遵旨”

一些传令官早就在侯旨,等到九五至尊的金口圣谕后,立即接过令旗上马,向四个城门同时传出了皇命。

各个城门的主帅,都不能擅自发动进攻,一切要听从皇命调遣,非常的僵固、教化。

罗昭云心中在想,如果大隋征高句丽,不是隋炀帝御驾亲征,也许派出一名大将,带着五十万大军,就可以灭掉高句丽,但杨广好大喜功,自身没有带兵才能,还有全权负责指挥,贻误战机,这才是为何三征高句丽,都不能顺利攻克的重要原因。

“咚咚咚”

冲锋的战鼓响彻起来,辽东城的四面都是激昂的鼓点声,震天动地。

顿时间,号角齐鸣,杀声四起,漫天箭羽如蝗,互相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