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军中已经有人打起了哈欠。
如果城头站着的是个美女,在那里翩翩起舞,说不定有人还会津津有味地观看。可惜,庞统的丑已经突破天际,若再目不转睛,保不齐就会有人吐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张辽心中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他有心前去试探一番,但,毕竟是曹操的军令,不得不遵守。
可是,如果任由对方在这边耍猴戏,究竟何时才是个头呢?
一般而言,事有反常必然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问题是,张辽不能猜透,这个阴谋究竟所为何事?
丞相这次,可能真的错了啊……他默默想道。
明明过去是很有胆子和闯劲的人,怎么这次反而不敢冒险了呢?
也许,位置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吧。
现在的曹操,已经不是过去从底层起兵的曹操了,那时候,他一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输了重头再来。
可是,现在的曹操,身居高位,刚刚进爵为魏王,如果升级后的第一仗就失败,肯定很丢面子,也会被天下人看轻。
从这个角度想,曹操的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了,多疑又是他一贯的性格,会有这样的决定也不稀奇。
叹了口气,张辽决定还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又一次将斥候散步出去。
他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发生。
抬头看了看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很是舒服。
耳畔,是不绝于耳的琴声,也不知道庞统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他身边那个一直翻白眼的童子,估计是得了青眼病吧,怪可怜的,他有些同情地想:这么小的病患儿还得被征过来出战,看来林牧所谓的仁政也很虚伪嘛。
……
“益州人士早已心生不满了。”贾诩一开口就石破天惊,“事实上,前些天,他们那边的人刚刚来找过我,好像叫什么松的。”
废话,就刘璋那副熊样,怎么能满足整个益州这么多精兵猛将跟大好儿郎们建功立业的心情?
林牧不动声色:“那,文和先生怎么说?”
“我劝他回去。”
“为什么?”
贾诩叹了口气:“主公,益州虽好,可并非善地。若是去了益州,只恐众人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啊!”
“此话怎讲?”林牧好奇道,这可真是奇论,他向来对隆中对印象深刻,觉得益州是非夺不可的龙兴之地,怎么听贾诩的意思,这地方还成了妨碍自己大业的地方呢?
“益州易守难攻,天府之国。主公入川,固然能够保得一方平安,可益州毕竟交通不便,难与外沟通,必难富庶,此其一;久之,诸将以为,守关即可,何须力战,不能尽力,进取心减退,此其二;曹操、孙权,皆是大敌,如今正谋此二人,忽然又去益州,不免人手不足,此其三。有此三者,益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