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的风风火火,荀彧是见识过的,当下无奈道:“妙才止步,听在下一言。”
…………
陈县过去是陈国的都城。
在袁术偷袭后,迄今尚未被修缮,显得破败冷清。
县长郑武颇为发愁,曹操北征,难免发动民夫,征收税赋,是以,本来就拮据的陈县显得更为寒碜,不少百姓已经有些骚动。
如何防止这股风潮愈演愈烈,演变为大型起义,是郑武头疼不已的事情。
要赈灾嘛,县里自己的粮食都不够;要镇压嘛,县里的兵力似乎也不足。
于是乎,只得一拖再拖。
好在陈国之前富庶,因此国民都比较温良,也没有揭竿而起的动力与魄力,日子倒也能一天天拖下去。
揉了揉眉心,稍稍舒缓下头痛的感觉,郑武略带疲惫地说道:“近几日情况如何?”
“大人,最近有好转。”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县吏,此刻,他的笑容看起来特别灿烂,郑武的心情都变好许多。
“哦?莫非有哪家大户赈灾了?”郑武精神一振,他能想到的也只有这点了。既然朝廷那边没有接收到命令,那能够缓解灾情的,也只有民间的自发行为了。
“这……不是。”
县吏迟疑道:“新近开了家饭馆,名叫‘沙县小吃’,打出广告说,免费吃喝三天……”
免费吃喝三天?
郑武狐疑地看了一眼县吏,感觉这个小年轻是不是把自己当傻子?哪家免费吃喝三天都得直接赔光老本喝西北风去了,更何况,是在很多人食不果腹的陈县?
“走,瞧瞧去!”
他还真有些不信了,乱世人吃人,还从未听说过有救人的。
新开的沙县位于陈县地段最佳的位置,郑武还未走近,便看见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如此景象,他倒是有七分相信那县吏的话了。
否则,陈县的百姓拿什么来吃喝?只能是免费才有这般盛况。
莫非,这大户转了性了?
郑武嘀咕着,挤了进去,想瞧个明白。
只见平素毫无秩序的百姓,如今正规规矩矩排着队,人人手里拿着个号牌,眼巴巴瞅着店里头,等待伙计吆喝。当然,也有不开眼想抢先的,早早就被店家的护卫给“请”了出去,并讲明再不许来店里吃喝。
郑武见那些护卫各个膀大腰圆,倒是有些好奇,寻常人家自然是不可能请得起这种护卫的,看样子,这沙县小吃的东家有些来头啊。
但是,他露面不久,就觉得,气氛似乎有些怪怪的。
不少人死死盯住了他。
那种眼神,郑武之前见过,令人发毛。
为了一小碗粥打得头破血流的灾民,看向他人手里的粮食时,露出来的眼神,就和此时的,一模一样!
谢炮轰电线杆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