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太守是夏侯渊,刚从陈留太守的任上调过来,用以巩固西面的防线,防止关中军东侵。他能征惯战,绝不是什么好惹的对手。
所以,要想北上陈留,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将夏侯渊吓阻于西面,不让他进行支援。
“末将愿往,斩了那夏侯渊的首级!”
如此豪气的声音,林牧不用抬头也知道,是黄忠,不由地眼皮一跳。
这俩人莫非是命中注定的冤家?原本的历史上,黄忠得老的快死时才杀了夏侯渊,现在则是年富力强,对上后,岂不是更容易取胜?
“既如此,有劳汉升将军。”林牧点了点头道,“须将兵几何?”
“三千人足矣!”黄忠抱拳领兵,大笑着出去了,好像过年吃了饺子似的。
其实也对,对武将来说,有仗打,能建功立业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魏延也着急:“末将愿为前锋部队,攻打陈留!”
“不慌。”林牧挥挥手,示意魏延先退下,“为今之计,不如多线开战,强攻一点,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道:“主公的意思是,与多人开战,但真正的战略意图,却只是集中于一点?”
“正是。”林牧颔首,笑道,“如此一来,使其无暇四顾,也可集中我军优势,拿下要地,一举两得。”
其实林牧还有其他的考量。
他手下的武将太多了,若老是让人闲着,一来不以利于他们个人发展,而来军心士气也会显得极为低落。让人都有事情干,即使没什么战略意义,至少会让这些将军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归属感也更强。
果然,听说是多线作战后,每个武将的脸上都露出了猫听到主人家开饭时的神情,眼巴巴的,迫切希望自己能够被叫到。
最终,林牧确定,黄忠主攻陈留,廖化为辅佐;魏延全力进攻陈国,文钦配合;而赵云等人就去东边,守株待兔,如果遇到什么异动,不必上报,当场就给解决了。
如此一来,所有的重担就落在了黄忠身上,他能否将夏侯渊拦在西线,是林牧他们能不能打下陈留的最关键。
而陈留一旦拿下,想要东进,破坏曹操的官渡战略部署,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三日后,黄忠的三千人马悄悄逼近临颍。
既然兵力上处于弱势,那么在谋略上就得慎之又慎。
黄忠的想法很简单,把战斗转化为个人单挑模式,只要夏侯渊输给了自己,那么,无论颍川的人马有多么肥壮,都不可能再组织起像样的反击来。
“拿着某的战书,亲自给姓夏侯的送去!怎样,有胆否?”
既然黄忠都发话了,传兵小兵就是再硬着头皮,也只好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