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二百九十八章寡妇而已

第二百九十八章寡妇而已(2 / 2)

秦宜为何给他的属下股份,除了利益均沾,其中有赏赐的含义,也有引导的含义,同时,构筑一个共同体。

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不可阻挡。

改朝换代过程中,旧的利益体遭受空前打击,这是一般规律。一些世家在战火中毁灭,一些世家选择了敌对势力,就算有些世家保存下来,在新政权统治下,影响力大大减轻。

新的权贵无疑将是跟随秦宜打天下那帮子文武官员,他们才是最大受益者。

秦宜要做的是正确引导他们,彻底摒弃土地兼并这条路。

除了世家大族占有的土地以及其他个人所有,凡是屯田兵掌控的土地以及开疆扩土得到的土地,都将归秦宜所有,一切财富归皇室。

而这些数不尽的土地就成了秦宜手中的武器,没有人能够抗拒。

在秦宜心里,大华帝国千秋万代,也要靠这些土地作保障。

有关蔡夫人的事说清楚了,秦宜突然想到诸葛孔明之兄诸葛瑾:“孔明,我记得你有个兄长,叫诸葛瑾是吧?还想有大才,为何不让他出仕?”

“”

孔明从未在秦宜面前提自己兄长,以为他不知道。

岂不知,秦宜不仅知道,而且还知道有大才。

这件事诸葛孔明还真难做,他的权利已经够大的了,虽说主公信任自己,但自己也要自觉,举荐自家兄长出来当官,有点过分。

重要的是,那些同僚们怎么看待自己?

秦宜一看诸葛孔明的表情,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谓举贤不避亲,有才不用是浪费。这样吧,也不为难你了,本州亲自举荐,让他出来做郡守,先干干看看吧。”

秦宜举荐,那就与诸葛孔明没有半点关系,剩下的就是选择某一个郡县的事,诸葛孔明打算把诸葛瑾弄到偏远地区。

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与孙家挂上钩,孙策已经灭亡,所以只能滞留在江东。

秦宜压根就没有去过江东,除了那些降将,也没有提拔江东人选。

但是,诸葛瑾这个人,秦宜还是知道的。

诸葛瑾有才,却不如诸葛孔明,有了孔明,秦宜也不着急招揽诸葛瑾。

“亮代替家兄谢谢主公”

诸葛孔明却不知道秦宜的心思,还以为看在自己面子,照顾自家兄长。

若诸葛瑾做了官,大概心里也会感激秦宜。

所以,秦宜不仅施恩于诸葛孔明,也施恩与诸葛瑾,两头赚。

“这倒不必谢我,做官除了施展自己才华,主要还是为百姓服务。”秦宜时常把为百姓服务挂在嘴边,这也算是潜移默化影响别人,至于别人能不能效法,那就另说了。说道做官,秦宜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孔明,官员是不是也要考虑异地为官,在本地为官似乎不妥吧?”

孔明一愣,而后回答:“这个嘛,倒是惯例,只是没有条例明确而已,既然主公提到这一点,那就固定下来。”

秦宜又补充一条:“还有一条也要形成制度,为官到期,要接受审计,在审计结束之后,才有资格继续调离、升迁。作为防止官员腐败、怠政的一种制约。”

制度设计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能局限于眼前。新立朝廷大都有新气象,腐败现象较轻,时间久了就很难说了。后世腐败历历在目,秦宜特别重视制度建设。

为什么选诸葛孔明做宰相?不就是他在历史上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