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凌晔一双幽深的眸子还在沉敛着,似乎还没有从方才的圣旨中回过神来,那些加封时专用生僻的字眼还在他脑海里头回旋,一切思绪仿佛都还止在方才那一瞬,他还在营帐中抱着叶娉婷,前不久刚打了胜仗回来,正准备班师回京,而北夷战捷的消息还没有传回京都……忽然就来了旨意,要他与明司南接旨,结果礼官一展开圣旨,听到的便是这样的消息。
“惜九子宇文凌晔帝王之才,权谋之术,敬慎持躬,图治三王之上,储精七闰之间,缉熙事功,董正法度,属以重器……”怔忪着,亦不接旨谢恩,也不喊那些正朝自己跪拜的礼官起身,就这样敛了一身的风华站着。
似是无法从这样忽如其来的消息中寻到半分真实的痕迹。
奈何前头明黄色的圣旨,刺眼得很……
此刻敛神接旨站着不动的,除了宇文凌晔,还有明司南。
明司南听着那一道赐给他的加封圣旨,听着自己从左将军一下子变成了景台国唯一的护国大将军,乃至成了太子亲卫统领,久久缓不过神来。
而九皇子也在这样令人意外的时候被立为了太子,一切恍惚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实……来得太忽然,太没缘由,下场便是叫人不敢轻易的去相信。
明司南眼中添了几分质疑,整个人变得额阴沉起来。
这样的信息太乱了,他还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又忽然听到了宫中有急诏,匆匆忙忙接旨,却没想到圣旨里头的内容,竟然是这些东西。
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令人深受惊吓,册封来得太忽然,忽然得甚至叫人没法子接受。
只能陪着宇文凌晔,跪在地上干愣着,冷着脸不敢相信的时候,眼角的疤痕都显得有些狰狞。
周围的气氛凝滞了几秒,这一霎,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让人只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气息,还有感受到宇文凌晔那身忽然倾覆而出的王者之气,已经风华绝代到了极点。
宇文凌晔顿了半晌,才沉沉出声:“起来吧。”
一行人哗啦啦的收了圣旨,起身:“谢太子殿下——”
这些人本就是礼官,一举一动都遵照着礼仪来,自然也端端正正的行礼,这样的礼节因繁琐,顿时叫人多了几分真实感,将人从梦里头拉回到现实里头来。
叶娉婷一直站在宇文凌晔身后听着那些颁旨念诏的声音,现在那些礼官可以咬得极清的字句还在她脑海里头盘旋,整个人只觉得像是身在梦境之中,脑袋晕沉,还迷迷糊糊的,细细品着那些话,什么叫“念国中良嗣、俊才辈出,惜九子宇文凌晔帝王之才,权谋之术,敬慎持躬,图治三王之上……永荷艰难之托以固国本,此特立为储。”
什么又叫“望守国之远图,经邦之长策,当兴景台……”
像是汉武帝临终前的托孤,唯有不同的是今时的宇文凌晔不是史书中仍年幼的刘弗陵,而是能够肩负扛起一个国家的强大的男子。
“凌晔……”叶娉婷反应不过来,只能惊得讪讪出声。
整个人的三魂七魄像是被这道忽如其来的圣旨抽去了一半,脑中像是被塞了什么般的混沌起来……
凌晔……被封太子……
明司南……护国大将军……辅佐太子……
两个人原本的身份,就因这两道忽如其来的圣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人里头,最终还是宇文凌晔最快缓过神来,叫那些礼官起身后,敛了眸,唇角边噙着一抹冷然,上前去接了旨:“谢父皇。”
明司南也赶紧去接下了那群礼官手中的圣旨:“臣谢皇上。”
周围停滞的气氛这才缓缓又流动了起来。
宇文凌晔与明司南接过圣旨后,这事儿就算成了,他们的使命也算圆满完成了,几个礼官这才微微抬手擦了额头上的汗,缓声朝宇文凌晔与明司南道喜:“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大将军。”不过表情却不是太好。
“嗯。”宇文凌晔沉着声,手中立储的圣旨千斤重。
而明司南却是受到了惊吓般的拿着手中的圣旨,觉得不甚真实:“朝中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他们不过是出来征战半个月有余,断了与朝中的联系,不知朝中事而已……
况且,几天前,宇文凌晔才回过京都,那时京都还犹太平,根本没有半分有异的样子,若不是这样,宇文凌晔也不会直接无所顾忌的将叶娉婷带到了北夷来……
可现在,却有京都八百里加急的立储的诏书传到了雁门关的战场上来,甚至来不及等宇文凌晔战捷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