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故宋帆影 > 第三百零四章 杨村驿绞肉机(七)

第三百零四章 杨村驿绞肉机(七)(1 / 2)

皇帝的性子比较急,责令南北两路五万大军必须在二十日内开到杨村驿的宋军阵前。

这对玉圭失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难题,他的人马都在胶东搜山检海的清剿红巾余党,哪有这么容易一下子收的回来,仗打到一半忽然要歇,那很可能导致失败,拉屎也不能拉到一半憋回去吧。而且从胶东收兵,到直沽还有上千里路,行军都要花去大半的时间,这实在太急了一点。

君命难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玉圭失只能放弃山东的大好局势,甩下个烂摊子,急匆匆的往回赶。

……

这大半个月里,宋军继续加固防线,杨村驿外围的深壕又增加了两道,内圈的围墙则增高了四尺,中间四通八达的浅壕也做了完善。几百座炮台上的火炮都进行了实弹测试,调整了位置角度,使得攻击面更为完整,炮台上方的挡棚也基本完成,既能挡雨也能挡箭。

水师也没闲着,把南面来的漕船、商船全都“合理征用”,还顺手把元军几个船厂一把火烧了。至此,周边这几百里海路的制海权完完全全掌握到了中兴水师之手。

从五月到六月,杨村驿易手已经一个多月了,大都的漕运也断绝足足一个多月了。

这真是要命,每月几十万石的漕粮不至,大都的百万军民就有饿肚子的风险,城内粮价飞涨,带动其余各种物资都在涨价,莫说小民之家,就连蒙古的达官贵人们也已经叫苦连天了。

蒙元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好比一个巨人,大都显然就是这个巨人的头脑,漕运则是贯通头脑与躯体的大动脉,动脉梗阻,难免就让这个巨人头疼脑热,而这个梗阻的位置就在杨村驿。

为了破除这个梗阻,皇帝不惜下一剂猛药。

五万大军,南北两路。

北路先锋是武卫军左卫都指挥使肖乃斛,领蒙古军三千,女真军四千,阿海军一千,先到杨村驿北面二十里下寨。随后是武卫军中卫都指挥使阔阔不花,率蒙古军五千护卫中军。最后是武卫军右卫都指挥使安扎尔,率蒙古军三千,高丽军三千,益都路汉军一千。

武卫军是皇帝侍卫亲军一部,总数二万,蒙古军占半数左右,其余各兵种占半数,主要是高丽军与女真军、汉军。

或许是吃了前番战败的教训,这次的武卫军谨慎了很多,并不贸然进攻,先扎下营寨观望,在杨村驿北面连营数里,可称为驿北大营。五日后,玉圭失率兵三万,也匆匆赶到,在杨村驿南连营数里,称为驿南大营。

南北两个大营遥遥呼应,将杨村驿的宋军夹在中间,意图围困。但问题是杨村驿就在运河边,元军管得了地面,却控制不了水面,中兴水师从直沽到海津镇,以至于到通州都畅行无阻。杨村驿随时可以得到外界的军需补充,官兵们甚至随时能吃到运河中的新鲜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