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儒的习惯,每顿吃完饭,还要吃根黄瓜。
吃饭的时候少吃点,能节约点粮食,而黄瓜如果不吃,很快会坏掉。
然而,他去拿黄瓜时,发现那堆黄瓜都不见了。
不但黄瓜没有了,就连豆角、辣椒等蔬菜也都不见了。
“张大哥,你在找什么”
张晓儒转身一看,是乔再生,问:“这些东西呢”
乔再生指着外面的大缸说:“今天我跟爹一块洗了,已经装缸里了。”
早上他跟着戴氏去放羊,上午回来后,乔子清让他打水,把杂货铺的蔬菜全部洗了。
今天太阳很烈,下午菜晒干后,全部装进家里的瓷缸。
张晓儒诧异地说:“装缸里”
乔子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张兄弟,窑洞里的菜,再不腌制的话,恐怕都会坏。我寻你不到,就自作主张准备腌制成酱菜。”
别看腌菜好像很简单,其实这也是一门学问、一门技术。
乔子清是保定的酱菜师傅,而保定的甜面酱、酱菜很有名。
张晓儒笑着说:“这是好事啊,我正为如何处理这些菜发愁呢”
他拿着手电筒,去院子里看了看,原来的水缸,都塞满了菜。
旁边还有几个小坛子,装的是蒜头和生姜。
乔子清又说道:“腌菜要用盐,你不在家,我作主用了一点。”
这些菜洗净晒干装进缸里时,一层一层的堆放,每一层都要撒盐的。
也幸好张晓儒开着杂货铺,换成其他人家,肯定没这么多盐。
张晓儒的手电,朝着货架下装盐的袋子照了照,发现袋子塌了一小半,顿时无比心疼:“用就用呗。”
乔子清似乎明白张晓儒的心思,连忙说:“张兄弟放心,我的手艺还可以,这些酱菜是可以卖钱的,绝对稳赚不赔。”
张晓儒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稳赚不赔”
乔子清笃定地说:“对,这些酱菜,还能加工到丝、条、片,味道会更好。我看你这里菜刀也多,到时候我让再生打下手,绝对不让张兄弟亏本。”
张晓儒大度地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什么亏本不亏本的,我不在乎,总之按你说的做便是。”
乔子清嘴角微微向上翘起,张晓儒说不在乎,实则非常在意。
乔子清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不是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他可能会在三塘镇开一家酱菜馆。
昨天下午刚到张晓儒家时,乔子清就打起了这些菜的主意。
他与儿子被张晓儒救下,恩情似海,这辈子不知道能不能报。
父子俩又住到了张晓儒家,如果不为张晓儒做点事,实在于心难安。
这些蔬菜都是村民拿来交易货物的,张晓儒又处理不了,乔子清以自己的手艺,正好能帮到张晓儒。
他觉得自己有了价值,再住在这里,心里也好受些。
张晓儒下午没在家,杂货铺由戴氏打理,他需要对一下数。
杂货铺的东西杂,既有金钱来往,还有以货易货,如果不计数,以后会一团糟。
戴氏却告诉他:“今天的账目,乔再生帮着记了。”
张晓儒惊诧地说:“乔再生会记账”
整个淘沙村,识字的没几个,像张达尧、关兴文兄妹,大字都识一个。
张晓儒还准备,以后抽时间教他们识字。
在革命队伍里,都有识字班,这对提高革命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戴氏拿出账本:“你看看嘛。”
张晓儒点了点头:“不错,像模像样。”
他突然想到,乔再生当过学徒,应该读过几年书。
戴氏随口问:“下午你干什么去了”
张晓儒说:“去办了点事,村里没出什么事吧”
戴氏说:“村里倒没什么事,只是听说张有为,下午就去了罗堂村。”
张晓儒惊讶地说:“张有为还真在罗堂村有个干娘”
杂货铺确实是个收集信息的好地方,周围村的人来买东西,自然而然会透露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说张有为的“干娘”,其实是一个年轻寡妇,张有为名义上拜她为干娘,实际是搞男女关系。
此事张晓儒之前听过,但他只当个笑话。
戴氏愤恨不平地说:“这还有假张远明刚下葬,他就跑去找女人,这种不孝之子,真应该好好教训一顿”
她也痛恨张远明,得知张远明死在土匪手里,心里还有些痛快。
可是,张有为的行为,令她更加痛恨。
张晓儒意味深长地说:“娘,他自然会有人收拾,您就别操心了。”
第十三章看破不说破
张晓儒原本计划,找个机会把乔子清父子送到根据地。
现在他已经改变主意,乔子清可以帮他做酱菜,就算赚不了钱,至少可以保证不亏本。
要不然,这些交换来的蔬菜,会令他亏本。
而乔再生也能帮上忙,早上放羊、挑水、扫地,白天给自己看店,整理货物。
张晓儒不怕杂货铺没人照顾,随时都可以离开。
之前张晓儒出门时,会让母亲打理杂货铺,但戴氏终于没读过书,数目一多就不会处理。
比如说一斤盐换一斗米,如果有人要换三斤盐,就得一斗一斗的数才知道。
乔再生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读过两年私塾,能写会算。
唯一可惜的是,他是在饭馆当学徒,跟的是做菜的厨师。
而且,跟张晓儒一样,也没有满师。
张晓儒是做过学徒的,知道当学徒的苦,简直就是不花钱的下人。
不要说挑水做饭,还得洗尿片带小孩,晚上睡在门口防贼。
师父和家人,对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稍微做得不对,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打,甚至还不给饭吃。
当然,张晓儒不会把乔再生当学徒看,哪怕他救了乔子清父子,也没觉得可以挟恩以报。
甚至,他也没想让乔再生参加抗日,只是纯粹想培养一个杂货铺的伙计。
“再生,你去院子里看看,有人来了说一声。”
张晓儒看到李国新进来时,对在窑洞里摆货的乔再生说。
乔再生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低垂着头走了出去。
这些规矩,他还是懂的,张晓儒要跟人谈话,自己在这里碍事。
李国新按照约定的接头暗语,先问了一句:“有烟吗”
张晓儒摇了摇头,手里则掏出烟,递给李国新一支,轻声说:“没有。”
李国新接过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这才叼在嘴里。
张晓儒下意识地拿出火柴,划燃之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