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就像是黛玉说的,还没学会走路呢就要跑了,一群人轰轰烈烈的反而越弄越糟,最后还是李默默做主,其他人都退出去,只留贾璐、李嬷嬷本人、墨染还有原先对书有些熟悉的紫鹃再一个干苦力的粗使婆子,贾璐说想法,李嬷嬷统筹,紫鹃带着婆子找书,墨染负责记录,这样才渐渐顺利下来。
到了夜里,细数来也不过收拾了一大箱子的书,贾璐叹任重而道远啊!
贾璐收工回来,就见黛玉在灯下发着呆,连她回来都不曾注意到,轻拍了她肩膀一下,黛玉回过神来,牵强笑着,
“璐姐儿,你回来了!”
贾璐瞧出她的勉强,以为她身子不适,问道,“林姐姐,你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
黛玉心中烦忧,也是笑不出来,再一次沉默了,渐渐眼角滑落水晶来。
自从黛玉回了京都,日夜教养林睿,已经很少哭泣了,至少贾璐是没有看到过,顿时急了,忙问,
“林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为难之事你说出来,我虽不聪明,但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的,总会有个法子的。”
在贾璐的再三劝说之下,黛玉才张了口,原来刚刚林睿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向她一一询问,原先还好些,后来涉及到了时事政事,这哪里是她能回应的?
若是此前,黛玉还能自认才学不比男儿差,男儿所学的四书五经也难不到自己,可真正开始了解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本朝先祖从关内逃亡关外,又从关外进京,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所受,远不是那些关内世家大族出身的皇室可比的,自康世祖重启科举制以来,从来没有只考书籍上的知识过,而是更多的谈及时政实事等。
由于会试之前的考试都是在户籍所在地考,考的也多是当地的相关时事,所以更多人偏向于在家乡书院读书,再在京城读上三年,再参加会试,而这些时事政事,远非风花雪月可以相提并论的。
外头不仅很难买不到,就算买得到,黛玉还在孝期,也不好常出门。
起初自己教的还算游刃有余,但最近越发有些捉襟见肘了,睿儿是如此的聪慧,见到她难以回答的问题,十分懂事得不问了,她又如何能够耽误他呢?
这也是黛玉忧愁之事,整个林家只剩下她和林睿两个人了,若是林睿本身不聪慧也就罢了,当个富贵闲人也是好的,但从林睿平日里的行为看来,他也是有心要创出一番事业来的,他又是这么聪明伶俐之人,有这本事有这能耐,倒是自己无法给他提供想要的。
贾璐听闻之后也是无奈,这两年贾家族学越办越好,尤其是今年这一届和贾蓉共同参加考试的一众族人,包括贾珩、贾珖、贾琛等人虽然没有贾蓉那般优异,也算是从科举出身,靠着国公府邸,将来的前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贾家宗族的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旁系外姓姻亲交好世家纷纷希望能够附学,即使花费再多的银两也在所不惜,只是贾璐从贾敬那儿探得的消息来看,贾敬坚持不乐意旁人的附学,这一条路子只能断掉了。
“林姐姐,你爹爹既然被封了文肃公,想来同僚交好者甚多,不若在其中选一个德才皆备的人做老师可好?”贾璐想了半日,想到了这个主意。
黛玉低头沉思,缓缓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