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璐也知道自己待在这里也是累赘,挡着别人干活,但她又如何放心的下来,便道,
“娘亲这里,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来,我就在隔壁带着,让我瞧着母亲,我不会碍着你们的。”说着哽咽了起来。
孔嬷嬷瞧她说着可怜,便也就算了。
贾璐跑到了另一边屋子,透过镂空的窗格,瞧着韩氏。
孙嬷嬷是第一个到的,瞧了韩氏脸色,又把了脉,突然脸色一变,吩咐人将被子拿掉,将她的银针取来,扎了几下,也一直没动。
随后到的是章氏,章氏进来瞧了一瞧,眉头一皱,问了孔嬷嬷诸多事宜,孙嬷嬷所需准备东西,便又匆匆忙忙出去了。
接着到的是贾敬,贾珍和太医,太医正在给韩氏问脉,贾敬眼尖瞧见了贾璐,骂道,
“这是姐儿该呆的地方吗,快,将姐儿抱出去!”
贾璐请求,
“爹爹,你让我留下吧!”
贾敬充耳不闻,孙嬷嬷不敢耽搁,将贾璐带了出去。无奈,贾璐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却也无法。
里面太医问了脉,又瞧了孙嬷嬷下的针,却道,“这针下得极好,安心,夫人并无性命之忧。”
众人才放下心来。
贾敬问了章氏缘由,章氏便将韩氏伴随贾母等人登山采风事宜一一说明。
贾敬暗道,这不是胡闹吗!多大年纪的人了,自己身体虚弱又不是不知道,偏要去逞这个强去!但瞧着她如今这重烧的样子,也不好意思责骂,便也罢了。
又思及西府里头,贾母年事已高,黛玉、宝玉又都不是康健的,便请老太医在开完方子之后再去西府给众人瞧瞧。
太医道好。
太医过去的时候,正巧荣国府贾琏打发人去请了,缘由老太太也觉得有些不舒服,便让贾琏去请太医。
问脉后,太医道,老太太症候虽急却不重,无需担忧,吃上两剂药就好了。果然不上两日,老太太便好了,这边是后话了。
贾琏又请太医顺便给宝玉及众姐妹瞧瞧,他们倒是还好,并无不妥,在贾府众人再三邀请下,只是开了两剂祛湿驱寒的汤药便是,若是觉得自己体弱便吃些,若觉得麻烦,不吃也罢。
第二日,韩氏醒来,便觉得头昏脑涨,鼻塞耳鸣,身子发沉,便要喊人,却觉得喉咙干涩,竟连说句话都难受,便也心中害怕起来。
红柳丫头是个细心的,每隔半刻就要瞧瞧韩氏,正当韩氏心焦之际,红柳瞧着太太醒来了,便对外头喊道,“太太醒了。”
又见太太嘴唇干涩,似有所语,便了到太太定然是说话困难,便去去了一杯温茶,服侍太太起身后,小心喂了进去。
孔嬷嬷心里着急,一宿都没睡着,听着红柳喊,便第一时间进去,见太太饮了半杯水,似要说话,便问道,
“太太,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