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2 / 2)

张老供奉告诉他,这是因为太后心中极痛极苦,然后才将这些记忆给主动忘掉,不然怕熬不过这关去

不管如何,只要太后还活着,崇康帝就满足了。

不然,他当真没法和天下人交代,也无法同自己交代

此刻听闻太后还关心着他,心里难免绞痛。

意兴阑珊下,不愿再多言。

叶清倒也不在意,笑着上前问了元春几句话,又代太后将车轱辘子一般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话再重复一回。

元春站起来受了后,叶清让她快坐下,她自己则想去一旁椅子边落座。

结果路过乌木边花梨心条案时,“咦”了声,笑道:“这不是贾琮么”

崇康帝侧眸看来不语,元春则忙笑道:“昨儿归宁省亲,因知三弟擅工笔,便问家里何人有画像,要了些来。这是从我家三妹妹那里要来”

叶清“哦”了声,道:“是探春妹妹啊”

元春:“”

一脸无言的看向正抽嘴角的崇康帝。

然后就见叶清居然将那画轴卷起,对元春笑道:“贾琮是个极小气的,有那份画匠能为,让他画副画像也不给,要他的像儿更不能。欠我那么多人情,只说日后还日后还,却不知哪一日才能还上罢了,今儿就从皇贵妃处得一副,做个念想罢。”

元春自然舍不得,可她却一个字都不能说,只好巴巴的看向崇康帝,崇康帝提醒:“小九儿,要这个做甚仔细让太后见着了,你的好多着呢。”

叶清哈哈笑道:“那不能”说着,面上的笑容渐渐敛去,轻轻一叹,道:“太后等不及了,说必是要在明年千秋节前办了我的大事,不然她怕看不到了。我也不能再让她失望了”

崇康帝闻言,眼中露出一抹恍然,怪道叶清要强取元春的画像

给元春使了个眼色,让她懂事不要小气后,见孙嬷嬷被内侍领了进来。

“陛下,娘娘凤体安康,胎位正顺,大小脉搏皆极有力,不需要再滋补了。滋补太过,婴孩太壮,产关难过”

孙嬷嬷看顾一番后,同崇康帝说道。

不过崇康帝并没在意她的话,摆了摆手,便让她退下了。

叶清见无事,便起身笑道:“既然贵妃无恙,那我就回去告诉老祖宗了。”

崇康帝点点头,道:“去吧。”

叶清洒然离去。

崇康帝也站起身,要往前宫去,不过又叮嘱了句,道:“滋补之物不能多吃,但也不能断绝了。朕的骨肉,注定要至尊于世,身子骨不能太弱了。”

说罢,摆摆手不准元春起身相送,阔步离去。

元春缓缓站起身,面上多了些怅然悲色

她这些时日跟着宫中老嬷嬷们学过不少女人事,知道孕期女人都不可滋补太过。

不然腹内婴孩先天太壮,产关就真要变成女人的鬼门关了。

可是,天子又何曾在乎这些

“抱琴,让人去贾家,再取一副三弟的画像来。有这些画像在,就好似家人在身边一般。”

“是,娘娘。”

回至大明宫养心殿,崇康帝刚刚落座,眉头便皱了起来,问向身边戴权道:“小九儿果真是从慈宁宫出来的”

戴权闻言一怔,随即躬身出门,未几而归,答道:“清小主的确是从慈宁宫过来的,皇后娘娘也在那里。”

崇康帝闻言,眉头疏散开来,暗自摇了摇头,不再多言此事,道:“叫苏城过来。”

戴权忙打发侍者前去叫人,一盏茶功夫后,紫宸殿大太监苏城至此。

崇康帝开口便问:“龙首原上那人还没死么”

戴权闻言面色一凛,如石头般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

他听出了天子语气中的暴怒和不耐,这位帝王,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苏城也是老脸一紧,忙答道:“主子,还未有消息,不过如今武王府已经不进药材了,连米粮都进的少了,东院里的那株老桑树也死哎哟”

还未说完,就见眼睛怒红的崇康帝抄起御案上一方玉镇纸,狠狠砸了过来,正好砸在苏城额头上,让他惨呼一声。

崇康帝厉声咆哮道:“猪狗不如的蠢奴才这都多长时日了,半个月前说老槐树死了,如今又是老桑树死了,朕管他什么树死朕只想让那人先朕去死他再不死,朕都要死了,朕都要死了”目光中,难掩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躁厌怒。

苏城顾不得额上的伤,忙磕头道:“主子龙体要紧,主子龙体要紧。主子放心,龙首原上已经被龙禁尉层层围住,连只鸟都飞不出。都中贞元勋臣们也早就不理此事了,他们死伤惨重时,就盼着龙首原上发一句话下来,可那里始终没动静,剩下的那些人已经当他们死了。主子要想解决,今日奴才就上去,亲手送王爷上路”

听闻此言,崇康帝从暴怒中缓缓平静下来,却忽然想起了太上皇、想起了那日的皇太后,想起了现在的皇太后

他喘着气,将临末路的眼中闪过一抹哀色,声音低沉嘶哑道:“罢了,再等一个半月吧。等贾琮携大同总兵的人头回来,震慑百万诸军后,再送那个废物早点上路”

若非是那个废物太可恶,留下了那么些无法无天的混帐勋贵,他何至于此

荣国府,大观园。

沁芳亭上,贾母由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并贾家诸姊妹们围着,笑看园中美景。

贾母喜欢这园子,同薛姨妈道:“倒比南省的园子还好看些。”

薛姨妈笑道:“南省园子只精巧别致,不似老太太家这个园子,既有江南之韵,又有帝京之壮丽。连瀑布也造了出来,亏得他们能想的出”

正在一旁忙碌着安排小丫头子煮茶的凤姐儿笑道:“还不是三弟够威风,把都中会造园子的大匠都请了来。几日功夫就把荣庆堂、荣禧堂给重盖起来,竟和原先一点不差,好似原就那样般。又日夜不停的起园子,他们都怕三弟是锦衣卫指挥使,怕被捉进诏狱里吃牢饭,怎敢不用心”

众人笑了起来,贾母啐了口,笑骂道:“偏你话多只怕旁人不知道你有个霸道不讲理的小叔子你别忘了,当年你托他的福,也往诏狱里走了一遭,魂儿都吓掉了,还敢偏嘴”

凤姐儿闻言一滞后,又笑道:“说起来,就好像昨日一般。谁又能想到,当年坐在东路院假山前缝补衣裳,被打的没处好肉的孩子,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