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 / 2)

在家里和姨奶奶都敢拧着脖颈干一架

还有那琮三爷,也是府上传奇人物哩。

没想到,他居然能和环哥儿这样的人顽在一起

莫非真像嬷嬷们说的那般,两个老三孬对孬

不过没等她再看下去,就见小红和春燕似才起床般赶过来,将她带去了耳房。

不好打扰主子们进学。

这边贾琮刚将不知是恼的气喘吁吁,还是笑的气喘吁吁的贾环安抚坐下,门帘又被挑开,就见贾宝玉终于上门了。

他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脚上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白白净净,齐齐整整,相比于瘦的皮包骨头的贾琮,和歪七扭八的贾环,当真光彩夺目,神秀不凡。

他的动静,也比单单驱使一个小吉祥的贾环大许多。

身后跟着四个小丫头子,分别捧着书箱、笔墨纸砚、茶盅还有锦靠坐垫

进门后,贾宝玉客气却又明显疏离的与贾琮、贾环点点头后,四个小丫头帮他收拾好正堂主座上的紫檀大书桌。

摆放好书箱、茶盏并笔墨纸砚,将坐垫和锦靠放好,沏好茶后,又寻出昨儿下午袭人送来的手炉脚炉,添好了炭。

最后服侍着贾宝玉将身上大氅脱下,点了笼熏香,终于功成身退。

看到这通做派,贾环极不屑的撇撇嘴,看向贾琮。

可贾琮分明从他眼中看出了羡慕嫉妒恨,恨不能取而代之

他轻轻一笑,叩了下贾环脑瓜,然后取来被那四个小丫头打扫到一旁桌几上的书本。

墨竹院作为曾经贾政并贾珠读书的书房,并非只有一张书桌。

除了正中间一张大的,还有左右临窗各一张小的,尽够用了。

小红和春燕梳妆罢,送走了小吉祥后,又匆忙来服侍。

见宝玉带来的小丫头已经把大书桌占了,两个丫头险些没怄死,心里发誓明儿再不睡回笼觉了

又张罗着给贾琮和贾环倒水,小红则帮贾琮点起了手炉和脚炉。

一旁贾环见之,又压着声音阴阳怪气道:“贾琮,你可真抖起来了,连这都有了”

贾琮瞥了他一眼,亦压着声道:“你难道没有”

说罢对小红道:“这些给环哥儿用吧,他今儿没带来。”

小红闻言登时犹豫了,贾琮又道:“你忘了昨儿夜里我都不许你们多添炭,我不耐热的。”

小红这才将手炉和脚炉送去了贾环那边。

待小红和春燕都退去后,书房内便只有贾宝玉、贾环并贾琮三人。

贾宝玉坐在主座上,并不出声,也不看旁处,旁人也不知他是否在看书,看的是什么书

贾环更不凡,坐在临东窗的桌几旁,小身板儿扭出三道弯儿,看着桌几上的书本,目光茫然,一脸的生无可恋。

贾琮则丝毫不受影响,专注学习。

时间飞逝,一个半时辰转眼而去。

到了午时二刻,贾母就打发人来唤贾宝玉去吃午饭。

贾宝玉又客气而疏离的与贾琮、贾环二人点点头后,便离去了。

待其离去后,贾环登时从半死状态复活,站在门口,学着贾宝玉的神态做派,对着贾琮点了点头。

“咳咳咳”

贾琮面色古怪,用手掩口,发出一串咳嗽。

可贾环却大笑不已道:“你还想哄我就是宝玉真回头了我也不怕

来啊来啊有能为的跳出来唬我啊”

看着朝他做鬼脸的贾环,贾琮面色变得有些无奈,冲他身后道了句:“宝玉,你还有事吗”

“唉”

听到身后一声叹息,贾环脸上的大笑戛然而止。

僵硬的转过脖颈,看到那张他和他娘日思夜想中恨不能取而代之的大脸,“咚”的一屁墩儿坐倒在地,小脸儿煞白。

第三十九章丹青求收藏,求推荐

见他如此孬样儿,贾宝玉也没了和他计较的心思。

摇摇头,实无话再与他说。

他看向贾琮道:“若是老爷来了,劳你解释一下,是老祖宗喊我去的。

另外,下午要和凤姐儿去舅舅家拜年,不能来。”

贾琮轻笑着点头应下,道:“好,若老爷来我会说的。”

贾宝玉也笑了笑,没再多言,转身离去。

见宝玉离去,贾环吸取教训,还躺在地上。

探着脑袋,一直到听见庭院木门关上,才一跳而起,对着门外做鬼脸又混叫起来

贾琮站起身,活动了下脖颈和手脚,也不理会那边。

贾环许是自己也觉得没趣,哼了声停了下来,回头道:“贾琮,你刚怎么不帮我”

贾琮道:“帮你什么”

贾环一噎,说不出来,总不能帮他打宝玉一通。

他斜着眼道:“反正我看出来了,如今你也攀上高枝儿了,不爱和我顽了。

好啊,你们都欺负我不是太太生的”

越说越气,最后竟连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贾琮对他的控告无话可说,手一翻,手中多出个鸡蛋,问道:“吃不吃”

贾环吸了两下鼻子,嘟囔道:“就会哄小孩子,别以为我还会上当那你还像上回那样剥皮。”

说着,一晃一晃的上前。

他虽是小孩子,心里却也清楚,家里怕只有贾琮能和他顽,他娘都不待见他

大乾崇康十年,正月初十。

荣宁二府已经热闹非凡了十天,贾琮也在墨竹院里生活了十日。

每日白天,他与贾宝玉、贾环一起读书。

夜里,则奋笔疾书聊斋异志。

十天内,竟写了五卷近十万字。

这等速度,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想象,都快赶上后世一个叫屋外风吹凉的良心作者了斜眼笑

今日晨起,贾琮将写好的厚厚的一叠纸页捆成卷,又包裹好放起。

盘算着等用过午饭,去一回南集市胡同倪家。

世翰堂的事,也快到解决的好时机了。

小红和春燕两个丫头服侍用过早饭后,天还未亮,贾琮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前二月他已经读完大学,一边苦读,一边摸索古文的学习之法。

也渐有心得。

古文之道,一在勤,一在悟。

二者缺一不可。

勤背靠的是毅力,心悟更多的则是靠天赋。

当然,若有一个好先生教导,也能事半功倍。

只是贾琮如今多只能靠自己,好在有贾政送与他的诸多书籍,倒也还不错。

另外,贾琮还有一个不可诉与外人知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