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2 / 2)

兵部太尉窦岩犹豫了一下,脸上有些黯然的说道:“启禀陛下,西域四大强国联合在一起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想要守住西域都护府,也许也许不太容易。”

大晋皇帝刘恒一听,有些惊慌的说道:“那可怎么办如果西域都护府丢了,四国联军会不会继续入侵我们大晋”

吏部太尉杨仲这时苦涩的说道:“太后、皇上,如果连刘基将军的破虏军都挡不住四国联军,那么我们大晋可就危险了”

周太后沉吟了一下问道:“朝廷能给予刘基多少支援已经归顺朝廷的红巾军,能否北上去西域都护府,与破虏军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四国联军的入侵”

兵部太尉窦岩摇了摇头说道:“太后,张明奇的红巾军刚刚归顺朝廷,这个时候就调遣他们去西域都护府,张明奇未必会答应,而我们朝廷手中最精锐的禁军,在平定东南七州的叛乱之中,损失非常大,派去东南的四十五万禁军,目前只剩下大约不到十七万,这十七万禁军短时间内还需要在东南坐镇,这样一来,禁军是不可能再去支援西域都护府了。”

大晋皇帝刘恒急声建议道:“这次在东南七州平叛,不是还有其他三十四路平叛军吗朝廷可以让这三十四路平叛军去西域都护府,帮助破虏军抵抗四国联军啊”

兵部太尉窦岩叹气说道:“启禀皇上,那三十四路平叛军目前都损失不小,特别是在淮安城的二十路平叛军,几乎损失了大半的战斗部队,这三十四路平叛军就算去了西域都护府,作用应该也不会太大,何况各路平叛军的统帅们,不一定愿意去抵抗强大的西域四国联军。”

周太后这时冷着脸说道:“窦太尉,如今西域四国联军即将大军压境,难道我们朝廷只能袖手旁观,看着破虏军孤军奋战吗”

兵部太尉窦岩马上说道:“这个臣与兵部的同僚们再仔细研究研究,尽可能给刘基将军的破虏军,增派一些军队,帮助破虏军抵抗西域四国联军。”

周太后听到窦岩这样说,脸色倒是稍微好了一些,不过接下来礼部太尉王之焕的话,却让周太后的脸,又阴沉了下来。

“启禀太后,如今西域都护府情况危急,刘基将军就算带兵抵达苍龙城,也不可能多待,所以臣认为刘基将军迎娶襄城公主的事情,必须得等以后再说了。”

礼部太尉王之焕话音刚落,大晋皇帝刘恒就大声的质问道:“王太尉,我姐姐嫁给刘基的事情,为什么要以后再说”

让自己的姐姐襄城公主刘清玫嫁给刘基,事关刘恒能否亲政,能否把朝廷的大权重新收回到皇帝之手,于是听到礼部太尉王之焕说,刘基迎娶襄城公主的事情,需要押后再说,顿时有些急了。

礼部太尉王之焕语气平静的说道:“回禀皇上,我们大晋的公主出嫁,按照皇室的礼节至少需要七天时间,而西域都护府情况危急,西域四国联军旦夕将至,刘基将军是不可能在苍龙城等七天的”

大晋皇帝刘恒一听,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只好回头望向了帘子后面的周太后。

周太后听了礼部太尉王之焕的说法,心中不禁冷笑了一声,看来十三世家一直没有放弃,阻挠刘基迎娶襄城公主的事情。

周太后断然说道:“事权从急,既然时间紧迫,礼节什么的,也就顾不得了,等刘基带兵抵达苍龙城后,哀家就下旨把襄城公主嫁给刘基,让襄城公主随刘基一起返回西域都护府,哀家要让在西域都护府的破虏军将士们知道,我们朝廷没有对他们不管不顾,大晋的公主就在西域都护府”

这时大殿内的众臣,不禁有很多人的眉头微微一皱,礼部太尉王之焕开口说道:“太后,没有一场隆重的仪式,就让刘基将军把襄城公主带回西域都护府,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太后语气坚决的说道:“没有什么不妥的,这件事情不需要再讨论,哀家已经决定了,众卿还是研究怎么给西域都护府更多的支援吧”

正文第四百四十二章宫中遇刺

大晋428年三月二日的上午,经过了近二十天的行军,刘基带着破虏军草原军团、西域军团、本土军团和近卫军团各一个精锐旅,以及近卫军团二十个暂编步兵旅,还有六万押运粮草的辅兵,来到了苍龙八关之中的镇原关外,经过镇原关就能进入京城的地界了。

守卫镇原关的禁军,看到关外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军队,很痛快的就把镇原关的城门打开了。

破虏军进入京郊地区之后,不会赶往苍龙城,将会直奔苍龙八关当中的另外一个关口函谷关,从函谷关出关,进入雍州,然后穿过雍州和皖州,返回黔州的玳安郡。

当然因为大宛国、高昌国、车师国和安息国组成的联军,即将对西域都护府展开攻击,所以刘基返回玳安郡之后,不会停留多久,就会带着大军赶往西域都护府的境内。

在镇原关的城门外,奉周太后之命,前来给刘基传旨的几名太监,从破虏军的先头部队开始进关算起,一直等了两个多时辰,到了三月二日的下午,才看到刘基骑着马来到镇原关下,领头的太监随后赶忙迎了过去。

刘基得知几名太监是给自己传旨的,就带着身边的傀儡保镖们,走出了行军队伍,闪到了路边,让后面的部队继续从镇原关进入京郊地区。

镇原关的城门还算够宽,足有七、八米,不过刘基这次可是带了超过一百二十万人,还有大量的战马和粮草,想要通过镇原关,至少得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刘基将军,杂家给您见礼了,杂家奉太后之命,来给刘基将军传太后的懿旨。”领头太监恭声对刘基说道。

“这位公公有礼了,不知道公公怎么称呼”刘基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