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绝对荣誉 > 分节阅读 315

分节阅读 315(1 / 2)

出手,竖起了大拇指,“都还好吗”

大家尝试了一下呼吸,没有问题,很顺畅。

于是,所有人陆续举起了大拇指。

现在,靳东海和他的部下身上没有任何的军队标识,在潜水服中套着的是c公司的战术套装,包括速干上衣和g3战术裤,这种裤子不但自带护膝,还拥有多大十几个的口袋十分方便作战使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靳东海和手下的海军特种部队士兵身上每一件东西都可以在网上购买到,无法辨别处任何身份。

因为他们这次的任务十分特殊。

扬声器里再次传来了声音。

“距离释放水下运载器还有五分钟,请队员就位,所有操作手到位。”

所有人爬进了水下运载器狭小的舱室内坐好,潜艇干燥甲板和舱室之间的密闭门缓缓关闭。

在靳东海前方的小隔间里,负责操控这艘水下运载器的舵手和导航员已经到位,仪表上的指针开始跳动,驱动和导航都被打开,电源接通了。

舵手和导航员经过无数次训练,对于这种程序已经轻车熟路,但鉴于此次是一次真正的实战任务,容不得半点闪失,他们还是仔仔细细检查了所有每一个仪表上的数据和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细微的漏洞。

这时,蛟龙突击队队员们全部戴上了无泡式水下呼吸器,舵手咬着联通着水下运载器氧气系统的呼吸器,他和蛟龙队员们不同,队员使用的是独立的氧气管。

一切准备就绪,舵手回过头,朝身后的蛟龙队员们做了个手势。

所有的队员开始净化自己的水下呼吸器,他们通过用嘴巴吸气,用罩在潜水面罩中的鼻孔呼气,由此他们的肺部将会在几秒钟后充满了储气罐里储存的氮氧混合气体。

搞定净化程序之后,靳东海带领自己的手下同样竖起拇指,告诉舵手已经准备完毕。

蜂鸣声开始响起,海水从干燥的顶部甲板开始朝运载器呃舱室内注水。

冰冷的海水逐渐灌满了整个水下运载器的内部舱室,虽然红海附近国家的气温此时一般都在十几度以上,但二十米的海底之下,水温往往只有零上几度而已。

舱内的压力开始逐渐增加,靳东海已经十分熟悉这种感觉,从个人从军的经历上看,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特战军官。

在院校里学习的是特种作战专业,回来就进了空军特种大队,之后参加203部队选训,虽然在最后被淘汰出局,可是仍是特种部队成员中的佼佼者。

从203部队中退出之后,靳东海没有选择回到原来的空军特种部队,而是转入了海军的蛟龙突击队,外出参加护航后,被派驻杰布提基地负责维安任务。

几天之前,他们突然被紧急召集起来,上了某护卫舰,最后开到了野门进行撤侨任务。

可以说,这次任务是极其成功的,当看到那些同胞们在船上高唱着国歌,甚至连其他一些兄弟国家的乘客一起挥舞着国旗时,靳东海纵然是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当撤出亚丁湾不久之后,靳东海却忽然接到了命令,他们被转到另一艘舰艇上,之后在夜里登上了这艘核潜艇,并且调头返回红海。

靳东海作为军人家庭出身的军官,心里早已经猜到,这回的任务恐怕不简单。

很快,艇长的主管召集他们六个蛟龙突击队队员在会议室里开了个简报会,布置了一向特殊的任务。

之后,所有人脱下了军装,换上了为他们专门准备好的武器弹药清一色的外军装备,其中包括了两支scar突击步枪加挂eg榴弹发射器、一支k11狙击枪、一支5kdw冲锋枪、六支手枪、两挺米尼米249伞兵型短管机枪,另外还有一架小型无人机和一套gs定位设备、通讯装备。

6人中包含2名突击手,2名机枪手,1名医务兵兼通讯员,1名狙击手,是典型的战术小组配置。

当舱室内的绿灯亮起,潜艇上的两名技术军士开始释放水下运载器。

潜艇开始将速度降低,保持在每小时3海里左右的速度,将运载器慢慢向后抛移,利用水流的推力将它从水下悬挂装置中解脱出来。

很快,水下运载器全部脱离了潜艇主体,被一根钢索拖曳着,就像拽着一只气球,运载器前方玻璃中透出的舱室内的仪表荧光很快被黑暗的海水完全吞噬掉。

“测试测试蓝鲸呼叫蛟龙,听见回答。”耳机里传来了潜艇上艇长的声音。

“蛟龙听见,通讯良好。”靳东海在防水的骨骼震动耳机中回复着,“一切正常。”

“三分钟后,进入无线电静默,附近海域有鬼,以防监听,蛟龙,祝你们好运,平安归来”

“收到,我们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随着一声闷响,牵引水下运载器的钢索自动脱开,小巧的运载器瞬间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第642章无声潜入

90分钟后,靳东海和所有队员都感觉自己的手脚有一种被冻僵的感觉。

低温的海水最容易令人身体迅速失温,尤其夜间的深海中前行,温度比白昼更要低上许多,甚至接近了零度。

和舵手还有那名导航员不同的是,前两个人不需要参加作战,所以在潜水服下穿上了厚厚的保暖内衣,而蛟龙队员由于要登陆执行任务,他们穿上了作战服和防弹背心之后,就很难再穿下其他东西。

所有的寒冷,只能依靠队员过硬的身体素质去抗衡。

当然,当蛟龙队员上岸后,舵手和导航员还要在艇内待上很长的时间,他们必须返回潜艇所谓的位置,等待队员们执行任务后重新回到这里之后继续接载他们。

所幸的是,这种煎熬很快到了尽头。

负责导航的海军士官忽然回头,朝后面的蛟龙队员做了个手势,耳机里传来了清晰而又低沉的声音:“我们已经靠近指定海域,很快将会上升至海平面,做好准备离开运载器,离开之前,把所有的座位收起锁定好,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帮你们的队友检查下装备武器,看看有无遗漏,这不是出租车,错过了还能回头。根据气象预测,这两天野门的天气不错,祝你们执行任务顺利”

靳东海弯下腰,将固定在自己座位下面的装备包拿上,那里面不光有各种战术配件和弹药,就连武器为了防止晃动也被绑在上面。

所有蛟龙队员在检查装备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感觉到运载器开始减速,最后在缓慢地朝着水面上升。

30米之下已经属于深潜,蛟龙队员身上的储气罐中除了氧气还会有一些惰性气体,这些惰性气体在人体血管内会产生小气泡。

所以上浮的时候必须缓慢,将小气泡随着呼吸一点点排出体外,但如果突然上升到海面,气泡不但排不出去,还会变大,变大后的气泡可能会堵在身体任何部位的血管,随时有生命危险。

“差不多了我们还有几十米就到达指定位置了,准备离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