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史前网游之人类演化 > 第八十三章 抉择(求订阅!)

第八十三章 抉择(求订阅!)(2 / 2)

“当今天下不过一乱世尔!”徐浩见陶渊明出来提问,不由得答道。

“那主公可曾忘其志也?”陶渊明继续问道。陶渊明在和柳宗元这段时间相处共事中,已经在柳宗元那里,得知了徐浩当初的志向。

“那初心之志,未曾忘却!”徐浩猜到了陶渊明问的是什么。

“既然主公认为当今天下为一乱世,又有那面南背北的初心之志,为何还需在意那朝廷诏书?”陶渊明豪迈道,好像根本没有把那个向九州城下诏书的朝廷,放在眼中。

“想我陶潜前世因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那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最是瞧不起,顾才有‘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这一美谈。今主公虽说考虑到城主百姓的安危,但我陶潜愿为主公分忧。主公可放心纳降乱民,如果事情败露,我重活一世的陶潜,甘愿为主公背负罪名,去朝廷授首。只求主公如能招降那股乱民,就给予他们一丝生存的机会,这些百姓太苦了啊!陶潜拜谢!”说着陶渊明就要向徐浩施大礼。

“元亮先生使不得,卿已为我九州城贤臣,主若有罪,怎能让臣属去顶!先生要羞煞我也啊!”徐浩赶紧从上座上站起身来,走到陶渊明面前,双手扶起了陶渊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天下最苦何尝不是百姓!我今既然已临这乱世,就誓当要平定这乱世,还天下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如若怕这惧那,还成什么大事!”徐浩先是念了一段元曲感慨,随后坚定道。

“主公说得好,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有何惧乎?”岳云也站出身来,出声为徐浩叫好。

“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公胸怀实乃我两世未见呐!有如此主公,我等死何惧哉!”柳宗元听了徐浩的话,也是非常动容。他内心也决定了,不管徐浩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支持。

看到这,徐浩心中也是有些得意。和古人玩,以现代人的知识储备,只需随便拿出一些经典的诗词语句,还不震得他们服服帖帖。

徐浩背出这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在听了陶渊明的一番话之后,想到了这篇应景的元散曲。

“诸卿勿忧,此次清缴乱民,可劝降与出兵并行。城卫军出兵在东山下,劝降之人前去劝降。如若乱民可降,则城卫军顺便押送他们进城,如不降则城卫兵进攻!”徐浩说出了自己的决断。

“不知何人愿为这劝降使者?”徐浩下定了决心之后,开始挑选前去劝降的使者。

这劝降之人,必须得有勇气,并且他在九州城内的职位还不能太低,否则就显得没有分量了。

徐浩的目光在一众文臣中扫过。

当徐浩看向陶渊明时,陶渊明也正看着他。

“主公,陶潜愿为这劝降使者,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劝降那些乱民投降到九州城!”陶渊明主动向徐浩请命。

“好,元亮先生既然有心,那吾便准了!还望先生多加小心,同时只要那乱民不提出太过于苛刻的要求,先生都可答应他们!”徐浩也知道,派这位陶潜先生去,是最为合适。

柳宗元作为目前九州城的文官之首,是暂时冒不得这么大风险的。岳云作为一个武将,也不适合做劝降这种事。戴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系统人物,还是不适合去做劝降之事,再说他之前也不同意纳降这些乱民。

所以只有这位生性豁达、豪迈,又不在意当前朝廷的陶潜先生最适合。

“主公放心,陶潜定不会有辱使命!”陶渊明为了让徐浩放心,又对徐浩说了这样一句话。

就这样,对于乱民的态度,是战还是纳降,徐浩已经确定了下来。至于不能剿灭这些乱民这种情况,不仅徐浩没有考虑过,就连九州城的文官们都没有想过。

一月六日,清晨。

徐浩在校场点好兵将,同时为陶渊明授权之后,九州城的军队和劝降使者,浩浩荡荡的往东山方向进发。

此时,九州城东山里面的乱民。

“王大哥,前几日我听说,那淮安的张家被官兵清剿打败,满门都被诛杀了!”一名穿戴还稍微整齐的乱民,正对着一位首领模样的乱民说道。

“哎,悔不当初啊!当初要不是我等被猪油蒙了心,听信了那些异人的谗言,去发动暴乱,今日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啊!王瑞啊,都怪大哥啊!”那被称为王大哥的乱民首领懊恼、悔恨的语气,说明了他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大哥,别这样说!都是那群异人害的,当初说得好好的,如果我们帮助他们夺得城池,他们就帮助我们王家成为宿豫城的顶级世家,甚至也能给我们谋得一座城池。到今天可好,他们失败之后,直接消失不见了,我们王家成为了朝廷通缉的乱民。东躲西藏,携带家眷,好不容易逃到这沛县附近,方摆脱朝廷的官兵。”那王瑞也是一脸懊恼与悔恨,可这世上哪还有什么后悔药吃。

“王瑞,我想过了,如今我等面临抉择,我王锋就是死也对不起王家的列祖列宗了。如果之后还有官兵前来清剿我等,我就把罪名全部揽下,只求那主事的大人能饶过我王家其他人啊!”王锋很不得以死谢罪,都是他当初一次错误的抉择,导致整个王家陷入了如此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