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1 / 2)

d人是唐玉环,董部长就一点都不担心了。

唐玉环这老太太厉害得很,超级高铁从无到有,从有到快,从快到超级快,都是这老太太带头搞出来的。

人家能将超级高铁这种高科技玩意儿都搞出来,还搞不了几个农机怕是和玩一样轻松简单。

苏娇杨见董部长看那项目书的眼神已经变了,故意道:“董部长,是不是我们这项目书没法儿让您满意这真是太遗憾了,这样吧,我就不在这儿浪费您的时间了,我去别的地方找找,看有没有人愿意支持一下我们这项目。”

董部长的脸色骤变,“你胡说什么呢苏主任,这项目书写的很好真的,非常好特别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偏偏就想看你哭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程恋轶25瓶;黄三锁20瓶;熙熙16瓶;爱吃吃吃吃吃10瓶;zhao4瓶;凤凰花又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董部长用自个儿的脸给苏娇杨表演了一处变脸如翻书,看得苏娇杨心中一阵暗爽。

苏娇杨故意问,“确定了如果你们农业部看不上我们的项目书,我就去教育部那边转转,实在不行就去科技部,肯定会找到一个愿意接受我们这项目书的地方。”

董部长没搭理苏娇杨,而是同他的秘书说,“你现在就去跑一趟,拿着这个项目书去备个案,然后同财务说,尽快从预算中分出足够的金额来,拨到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账上去,合同带六份,每份合同都得检查好,明白了不”

交代完之后,董部长乐呵呵地看向苏娇杨,道:“苏主任,你们这个合同书做的相当漂亮,你放心,我们农业部就能把这个项目给吃下来。你也不用去找教育部和科技部那边了,我们农业部和你们这个项目对口。对了,那份项目书你也不用带走了,直接留在我们农业部备案吧”

他这话里的另外一重意思是,我都把你们的项目书扣下来了,你应该不会再去教育部和科技部那边了吧

苏娇杨心里和明镜儿似得,她怎么会听不出董部长的这点小算计她专克这种算计。

苏娇杨站起身来,拍了拍自个儿手中拎着的包,一脸客套假笑,“那份材料就是给农业部留的,你们先看着,仔细审核审核,我列出来的预算都是底价预算,一分钱都不能少,如果农业部吃不下这个项目,那我就去别的地方找找关系,拉拉经费。”

“至于说那些项目书,就留在你这儿吧我来的时候就准备了很多份呢,不缺这一份就在我包里装着,你们先审核,如果确定要签,那就赶紧带着合同到国重那边去,我得去别的机关单位再转转,看看他们有没有签的想法,如果有的话,那就看哪个机关单位有诚意,看哪个机关单位先去国重了。董部长,我就不打扰您了,要不您再回去睡个觉”

董部长一脸恼羞,义正言辞道:“什么叫我再回去睡个觉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午哪能午休我刚刚是在外面公干来着,现在得上班了。”

苏娇杨恍然大悟,故意道:“原来是这样啊,董部长,那您继续工作。我就是瞅着您眼睛上还有眼屎呢,感情您是早晨就没洗脸。这可不行,您官职这么大,也得注意点个人形象问题啊您走出去之后,代表的可是我们国家农业事业的精神面貌呢”

董部长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他转身去找镜子,苏娇杨则趁这个机会溜了。

董部长担心苏娇杨真的去找科技部或者是教育部,当下就催着人将项目书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找人将项目合同书拟好,提前盖上农业部的章,然后便踏上了去平沙市的路。

其实苏娇杨压根没打算要去找教育部与科技部,她只是故意吓唬一下董部长,给董部长添一点危机感,不然看董部长那架势,不知道后面还会整什么幺蛾子。

经过她这么一吓之后,董部长摆正了心里的位置,也消去了那点儿对她的隔阂,再好不过。

农业部的项目批下来之后,国重内的绝大多数科研团队都分到了项目做,大家伙儿都忙碌了起来,之前那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事情很快就被忘到了脑后。

国重的人忘了,国际学术界的人可没忘。

且不说那些被国重的研究员特地针对过的期刊,他们现在分身乏术,都在检查之前刊发的稿子有没有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已经过了当初对苏娇杨心有怨怼的那个时间段,如今只想平安将这场风波度过去,不然等他们编辑部办的期刊彻底凉凉,怕是所有人都会被炒鱿鱼。

真正苦了的是那些等着看华国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就的人。

天知道这些人心里有多么委屈。

当初的他们,只要订阅了自个儿研究领域内排名靠前的那几本国际学术期刊,便能够紧紧跟住华国这个国重的研究进度,后来因为学术歧视与学术不公,华国的研究员不得不将成果发表在一些名气不显的期刊上,他们想要跟踪一下人家的研究进度,就如同大海捞针。

当初大海捞针的时候,这些研究员就觉得十分不痛快了,但好歹还能捞得到,可现在呢

同类型的文章还能零零星星见到几篇,虽然那些文章也是来自于华国,但没一篇是他们要要的那些研究组里出来的

说好的摸着石头过河呢

石头都被那些搞学术歧视与学术不公的人给搬走了

这些研究员多方打听,总算打听到了一点儿消息来自华国的那个诺贝尔双奖得主自行创办了一本学术类期刊,名字叫研究,其下子刊众多,当初那些奔着发表在nature与sce上的很多研究成果,现在人家都转投到研究上面去了。

唯一能给这些研究员一点慰藉的是,研究出了国际版刊物,即英文版,面向全世界发售。

这些研究员赶紧想办法订购,等订购的期刊拿到手,翻开一看,一口老血险些喷在了期刊上面。

虽然这期刊挂了一个国际版的名儿,但实际上只有论文名字与摘要以及作者名字、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等次要信息翻译成了英文,他们最最最最关心的是论文内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