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核专业行业交流会预计持续的时间较长,需要完成的任务项较多,故而核工业研究所的谢荣成教授直接同川蜀大学借了一周的报告厅,连带着还借了一层的学生食堂,用于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免费早、午、晚餐。
就连参会人员住的招待所,都是川蜀大学招待所的。
苏娇杨没打算讲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故而会议一开始,她简单地向这些未来的同仁介绍了一下自己后,就将话题切到了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上。
因为会议时间比较仓促,苏娇杨没办法一张一张地准备汇报的大白报纸,她便只在大白报纸上写了一些重要的东西,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脱稿,遇到少数比较重要的地方,苏娇杨才会停下来进行少量的板书。
谢荣成教授知道苏娇杨只学了一个月,故而他虽然对这次会议报以期待,但期待值并不高,他只希望苏娇杨讲的不要太离谱,不要闹一些常识性的笑话,至于苏娇杨真讲出一些子丑寅卯的东西来,谢荣成教授是不大相信的。
苏娇杨站在汇报台上,清了清嗓子,正式开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对应到工业上,便是用电量的需求在飞速增加。目前最依赖的发电方式为火力发电,除此之外,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也取得了小规模的应用,在大西洋彼岸的很多国家,他们正在尝试利用太阳能。”
“熟悉个中机理的人都明白,不管是哪种发电方式,都是将能量转变为电能,诸如火力发电,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等高速列车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幸福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已经一一显现我们该从哪里调度来充足的电能,以维持超级列车的快速运转”
“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核能的,所以我这个关子就不卖了。就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科技而言,能够放出的最大能量,应当就是核能。老邻居家的那两个城市在顷刻间被摧毁成了废墟便是这能量之大的绝对显现。而且根据前人的核试验研究,我们不难知道,的威力是远胜于原子弹的,换言之,核聚变能带来的能量远胜于核裂变。”
“核聚变这个
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应当都不陌生。如果有人陌生的话,那不妨在白天抬头看看太阳,泽披万物苍生的太阳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向整个太阳系供能,便是因为太阳上一直都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即氘与氚的聚变反应。”
“而我今天要讲的,正是一个思路,一个关于如何将太阳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反应带到地球上的思路。至于我为什么直接舍弃了核裂变的尝试,大家应该能想到,核裂变会产生长期且高水平的核辐射,核聚变不会有,核聚变不会产生任何的核废料所以,我们本次会议的议题,经过简化后,可以这么说,如何有效控制爆炸。”
会议室中鸦雀无声。
以萌新段位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人已经懵掉了,有人喃喃自语,“这会一开始就要这么刺激吗这个苏老师是不是疯了还是说她有点飘了”
谢荣成教授也收起了心中的那点儿轻视,从口袋里摸出老花镜来,架在鼻梁上,开始认真地盯着苏娇杨挂在黑板上的那几张大白报纸看。
核聚变的基础理论参会者都懂,苏娇杨也就没有在这一部分废话,她将自己的时间与唾沫都用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首先,我们大致回顾一下核聚变发生的具体流程,长话短说,核聚变的第一步便是将作为反应体的混合气加热到等离子态,记住等离子态这个关键名词,这将会是相当重要的一步,也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何为等离子态,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温度加热到足够高,直到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使得原子核能自由运动。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原子核才能发生直接接触,这是可控核聚变的前提。”
苏娇杨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公式。
为什么叫一串,不叫一行因为这个公司太长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不断地出现,写了足足六行,一张黑板被用去大半,苏娇杨才将这个公式写完。
在座的研究员都被苏娇杨这一手数学能力秀的目瞪口呆。
这就是数学家的实力吗
强到变态。
苏娇杨盯着公式看了一会儿,就如同得了帕金森一样,提笔抖着手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最终还在这条线上标了一个点。
她提笔开始算。
接下来的将近十分钟里,苏娇杨用现实给在场的专家学者上了一堂生枯动燥形乏象味的数学课,她在黑板前推导得兴奋至极,那些专家学者只剩下眼珠子跟着苏娇杨动,鼻尖疯狂地在纸上滑,脑子却已经跟不上苏娇杨的速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路先把这些自个儿看不懂的东西给抄下来再说。
苏娇杨又算了一会儿,手中的粉笔突然掉转了个儿,她在一串数字下面画了一条下划线,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丢回了粉笔盒中,她拍拍手上的粉笔灰,道:“结果算出来了,我们想要将作为反应体的混合气加热到等离子态,差不多需要10万摄氏度的温度。这对于反应器的导热性提出了超级高的要求。”
一众专家学者飞快地将苏娇杨写下的那一行数字圈到了本子上,有一些细致的人还在这串数字旁边标注了等离子态四个字。
苏娇杨见这些人不停地抄,笑了笑,继续开讲,道:“大家都别先别急着抄这些,因为这个温度并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极限温度。”
“在核聚变反应的第二过程中,为了克服库仑力,即带有正电荷的不同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原子核需要以极快的速度运行,为了得到这个速度,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诸如粒子回旋加速器等等,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继续加温,提升原子核所带的内能,使得内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布朗运动会在这个阶段达到一个疯狂的水平。”
报告厅中的那些专家学者都抓瞎了,这都十万摄氏度了,怎么还要升温
温度再提高的话,地球会不会都容不下这种神奇的鬼东西了
想想氢弹爆炸时的大场面,分分钟摧毁一个大城市啊苏娇杨想要将氢弹爆炸的能量约束起来发电,不得不说,这个狼汝人的心挺大的,也挺膨胀的。
苏娇杨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了一阵,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