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 / 2)

之前同苏娇杨打电话沟通过的人自报家门,“苏主任,我是小张,咱昨天晚上通过电话的。”

苏娇杨擦头发的动作停下,她同苏爸爸和苏妈妈说,“妈,你和我爸带着小君去菜市场那边转转吧,买两条鱼回来,小君有一段时间没吃鱼了,吃鱼补脑。”

苏妈妈知道苏娇杨这是故意支开他们老夫妻俩和孩子,肯定要探视,点点头就解下围裙出去了。

那小张赶紧喊冤,“苏主任,昨天咱的电话没通完,您曲解我的意思了。国家确实有过让您去美利坚同那边的人进行沟通的想法,但您应当理解,国家有国家的难处。而且就算需要您出面摆平这场风波,国家也不会让您以身犯险,肯定会派人陪同您一起去的。”

苏娇杨幽幽地问,“这是让我自己找死,然后拉着一群人做垫背吗我可不想刚坐上飞机就被大炮打中了,落一个机毁人亡的下场。”

那人一脸尴尬,硬着头皮继续喊冤,“这是最坏的打算,外交部那边也在积极沟通,希望能够寻求到解决问题的转机。不过有一点得给您提个醒,我们怀疑您这国重出了一些美利坚的爪牙,所以会查一遍所有人的根底,希望您能配合一点。”

“另外,既然那边能将暗子插在国重,您的安全就已经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您的安全,我们建议您换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继续做研究。”

苏娇杨皱眉,“让我换去哪儿”

那人指了一下外面,道:“川蜀军区。乘坐超级列车去的话,只需要四十分钟就能到达,一天打个来回都可以。您去那边安心搞研究,也可以把您的家人也一并带过去,等危机解除再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宅腐双修40瓶;661xxxxxx17瓶;静静的下午茶10瓶;龙猫先森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不,我想去

最先同美利坚接洽的就是超级列车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国防部,国防部原先预定了n多种策略来应对种种突发状况,并且想将这件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没想到这消息还是传到了大领导的手里。

第二天,国防部的领导就接到了大领导的通知,被喊去训了个狗血淋头。

“你们出的这都是什么昏招美利坚在使什么计策,你看不出来国内好不容易冒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学者出来,美利坚在那儿不痛不痒地上蹿下跳几次,就把你们逼得动了寒功臣心的念头”

“那是诺贝尔双奖的得主是带领我们国家突破石油桎梏的功臣你们就是这样对功臣的如果国内学者知道了这件事情,你有没有想过,还会不会有人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卖命”

那国防部的领导心里委屈,“我们从没打算过要把人交出去,最坏的打算就是由我们这边派专人护卫她的安全,带她去美利坚走一趟,美利坚既然耍阴谋,那我们就用堂堂正正的事实去粉碎他们的计划。”

大领导冷笑,“胡扯现在人在国内,你们都护不住,人送到国外之后,你们就能护得住了”

国防部的领导越发委屈,“可万一美利坚那边”

“打住打住哪有什么万一那边就是使一个虚招子,根本没什么威胁,你们自个儿就脑补出一堆万一来吓唬自己当初和他们唱对台戏,援助北朝鲜的时候,我们都没怕过,现在我们发展了这么多年,你却怕了我看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原先多么勇猛,现在怎么就变得前怕狼,后怕虎”

“你别忘了,我们也是有杀手锏的,从来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那边拿着这东西做文章可以,我们不予理会就是,实在不行就严厉谴责他”

“事情的具体情况我都了解过了,当初住的是他们安排的酒店,每天去参观的地方也都是他们那边人的安排的,苏娇杨唯一不在的那半天,还是去购物了,所有的购物记录都能查到,时间点也能完全吻合上,让他们先找一个苏娇杨窥探他们国家机密的时间点出来”

“如果找不到,那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就是无理取闹咱去谴责他,这是对科学家的亵渎一个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需要觊觎他们的那点儿成果吗更何况,如果他们的成果真的研发的比我们早,为什么我们的超级列车已经建好了,他们还是只有一张图纸”

国防部的领导听着连连叹气,“可我们如果这样表态的话,国际形势会越发严峻的。我们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加入世界贸易大群体,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谣言来,怕是对我们后续的布局不利啊”

大领导一锤定音,“那也不能寒了功臣的心国家的进步倚仗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倚仗的是科学家的付出没有他领导的团队,我们国家能够修出那么长的铁路来我们能修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退一万步讲,就算那技术真的是偷回来的,我们也绝对不会承认,还得反咬他们一口贼喊捉贼”

“脑子脑子脑子做事动动脑子”

大领导平时挺和气的,如今为了这件事情动怒,可见他是真的动了肝火。

国防部的领导挨了训之后,也开始正视苏娇杨在这位大领导心中的地位,他原本觉得自己已经高看了苏娇杨一眼,没想到现如今再看,他还是低估了苏娇杨。

国防部的领导决定亲自往平沙市走一趟,来安抚一下功臣的情绪。

说起来,苏娇杨是国防科大的教职工,同国防部还有过那么密切的合作他本应当无条件支持苏娇杨来着,怎么就变得畏首畏尾了

苏娇杨之前从未正视过发动机技术,哪怕她手上就有工业复兴的摇篮这本书,也很少去刷,她的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数学上帝的语言上,如今被这样的形势一逼,苏娇杨反倒是沉下心来去专心琢磨工业复兴的摇篮这本书了。

相比起数学上帝的语言,这本书中包罗的东西更多,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都杂糅在一起,甚至还有一些篇幅提到了制药工程正因为这样,苏娇杨需要看的书更多。

有国防部的人守着,她不方便出去,就让国防部的人去国重喊了几个研究员过来,每天都帮她去图书馆借书,日子过得虽然枯燥了些,但也还算有意义。

国防部的大领导赶来时,苏娇杨刚好抓住一个发动机制造的灵感,正对着超级高铁的设计图进行二次设计。

头上戴着的绿发夹持续发挥作用,源源不断地灵感涌入苏娇杨的脑海中,时间的维度仿佛变得无限长,脑海中迸发出来的每一个灵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不是时间真的变慢了,而是苏娇杨的思维变快了。

国防部来的那些人是发自心底地佩服苏娇杨的定力,给苏娇杨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