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拆散人家的婚姻是损阴德的
那些项目都是李党育教授自己申请下来的,科研院的人从没给李党育教授身上强压过丁点儿的科研任务,凭什么让他们背锅
因此,李党育教授的内人这么一闹,往后李党育教授再想申请课题,那就变得难如登天了。
李党育教授原先还不知道缘由,以为是自己得罪了人,又是托人又是托关系,总算将这个事情给打探清楚了,得知真相的他回家之后就和妻子吵了一大架,第二天就去离了婚。
李党育教授的内人又换了一个套路,她每天都去李党育教授的办公室门口哭骂,哭李党育教授无情,骂李党育教授忘恩负义,硬生生将李党育教授周围几个办公室的人都哭没了谁能忍受一个妇女天天在门口哭
而且李党育教授这内人不仅哭,她还找人诉苦,拉着一个人叨逼叨逼一天,她自个儿抒发了心里的怨气,别人却被浪费了大好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被李党育教授家内人拉住诉苦的那些人心里难受,他们和李党育教授处了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党育教授的性格和人品
万一他们同李党育教授家这位内人聊天唠嗑还吐槽李党育教授的消息传出去,那他们还要不要做人了
故而李党育教授的内人去了京城理工大学机械系哭了三天,就将一整个楼层哭成了空楼,大家都跑去别的地方办公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李党育教授手中的课题也被科研院给收了上去,科研院同李党育教授说,“你先解决好家里的事情再说课题的事儿,你的课题我们给你留着,你的经费谁都不会动,但你必须把家里给安顿好,不然你内人整天哭来吵去,影响学校正常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啊”
李党育教授心里苦,他要了一辈子的脸,最后却被家里人给丢尽了。更要命的是,这个丢他脸的人还是曾经的结发妻子,现在的前期。
就在李党育教授孤苦烦闷、壮志难酬的时候,苏娇杨去京城理工大学挖墙脚去了。
李党育教授一听国防科大的条件那么好,想都没想就从京城理工大学辞职了,家里的东西他一点都没有,只是拿了自己的一点工资,然后就轻装上阵来国防科大报道来了。
国防科大同其他高校不一样,国防科大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对于门禁的管控相当严格,当初苏爸爸和苏妈妈来找苏娇杨的时候,都是经过门卫的盘问以及苏娇杨本人的确认之后,他们才被放进校园的。
李党育教授知道国防科大的这个优点,在报道当天就塞给门卫一张照片,叮嘱说,“如果照片上这个人来学校,你一定一定不要放进来她叫宋爱梅,是我前妻,我们已经离婚很久了,她一直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如果她不来还好,要是她找来了,请你一定要替我拦下她一定要”
“并且,你们都不用征求我的意见,劝她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顺便再同她说一句,我老李要了一辈子的脸,都被她给丢尽了,她要是不再胡搅蛮缠,或许二十年的夫妻感情还会留点儿好印象,要是她在胡搅蛮缠,那夫妻感情就真的熬成仇了。”
看大门的门卫将李党育教授的话草草写在一张纸上,夹住李党育教授留下的那张照片,仔细看了好几遍,同李党育教授保证道:“您放心,我们吃的就是这口饭,既然您都叮嘱过了,那我们肯定不会给人放进来的。危急时刻,我们可能会报警处理,您介意吗这毕竟是您的前妻。”
李党育教授想了想,答道:“如果她真的追来,你们劝都劝不走,就同她再说一句,哪怕曾经的爱情已经被柴米油盐耗干,也应当维持最后一份体面,不要再让双方难堪了。”
为了避开前妻的胡搅蛮缠,李党育教授住进了国防科大的教职工公寓,好在苏娇杨给的科研条件好,只要他想做研究,就不用担心没有经费的问题,李党育教授这才渐渐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
李党育教授本就是业内知名大牛,算是苏娇杨捡了个大便宜,直接把人挖到国防科大之后,熟悉了三天项目,也熟悉了三天的课题组内部成员,而后李党育教授就直接上手研究了。
为了寻找到最适合做铁轨的合金,李党育教授分别研究了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些金属材料的硬度高,有些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好,有些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强,还有些金属材料的耐磨性特别好,可问题来了,该怎么找到硬度、延展性、导热性与耐磨性都好的材料呢
李党育教授守在高温炉旁边,一组一组样品去混合,等冷却成合金后,再拿着合成的样品去做力学性质测试,忙活了数月,得到的数据不止一组,却越做越混乱。
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混合,得到的力学性质测试曲线就很复杂了,三种金属材料混合之后,得到的力学性质测试曲线就和虫爬一样,如果是四种不同金属材料混合在一起,那简直就是散点图李党育教授不得不承认,自己低估了这个课题的难度。
第56章常规操作
如果李党育教授还是在京城理工大学,那他肯定是用原先的研究思路来。
原先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大量的实验不断缩小四种金属材料的配比,直到得到一种最合心意的材料。
可现在已经从京城理工大学跳槽到了国防科大,而且他跳槽的地方还是以数学而知名的国内唯一一所以理科命名,实际研究内容却是工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党育教授想试试看,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能不能给他制造一个奇迹,就如同苏娇杨给石油工业部制造的那个奇迹一样。
现在别说是石油工业部,就算是他们这些同石油工业部所负责的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学科,都听说过苏娇杨的名气。
之前的研究人员一直都将数学当成解决理工科问题的工具,没想到这个工具居然这么好用,用在苏娇杨手中,居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这也给那些理工科的研究人员提了个醒,并不是数学这个学科鸡肋,而是他们不会用。
李党育教授将他遇到的问题同苏娇杨说了之后,还提了几种他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法给苏娇杨参考。
苏娇杨找李党育教授拿了实验数据,然后便钻进办公室闭关去了。
材料的力学性质本身就不会是完全呈线性关系的直线,多数都以抛物线的形式存在。
每种材料的力学性质不同,得到的抛物线方程也不同,而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不同原子之间会结合新的金属键,这直接导致二者不会出现112的标准结合形式,而是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
更别提理想中的材料是需要至少四种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得到的合金。
饶是苏娇杨的数学功底已经相当不错,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她都感到相当的头痛,只能从基础的东西入手,先将每一种材质的力学性质函数分析出来,然后再分析两种材质混合在一起后得到的力学性质函数,最后再将这三个函数放到一起求解,以得到这三个函数之间的关系。